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達孜區政協副主席桑林·才旦旺姆:建議達孜區“優化調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發布時間:2022-01-04 10:10:00來源: 西藏商報


桑林·才旦旺姆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達孜區政協副主席桑林·才旦旺姆在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五次會(hui) 議上提出了關(guan) 於(yu) 達孜區“優(you) 化調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議。她建議將無保護價(jia) 值的區域合理調出自然保護區範圍,有利於(yu) 加快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建設和現代農(nong) 村建設。

  黑頸鶴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到達達孜區,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北返,在越冬地生活150天左右。以植物的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wei) 食,也吃昆蟲、魚、蛙以及農(nong) 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根據黑頸鶴的習(xi) 性,建議結合黑頸鶴過冬棲息的時間段、棲息習(xi) 性,出台針對黑頸鶴過冬棲息區的保護管理政策,以確保經濟發展與(yu) 動物保護和諧共生。

  據悉,西藏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達孜區的核心區,位於(yu) 達孜以東(dong) 、墨竹工卡以西的拉薩河穀地段,緩衝(chong) 區位於(yu) 達孜核心區外圍,達孜區的五鄉(xiang) 一鎮(除德慶鎮)均在自然保護區內(nei) 。以黑頸鶴為(wei) 主的珍稀水禽的越冬地棲息環境與(yu) 當地農(nong) 田、水塘等密不可分,與(yu) 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高度重疊。因此,桑林·才旦旺姆提出了以上建議,希望該建議能夠引起相關(guan) 部門的重視,給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提升當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