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6日正在拉薩召開,西藏作為(wei) 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wei) 不少代表關(guan) 注的重點。
資料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日土縣風光。(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阿裏位於(yu) 西藏西部,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中國國家級、西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等各類生態功能保護區麵積占阿裏地區國土麵積的70%以上。
阿裏行署專(zhuan) 員旦巴旺久介紹,自2006年,阿裏實施野生動物肇事補償(chang) 工作,進一步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同時保障人民財產(chan) 安全。每年組織森林公安結合各項專(zhuan) 項活動,嚴(yan) 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wei) 。每年例行維護南部藏羚羊遷徙通道,對重點遷徙通道和路段樹立了警示標示標牌。
旦巴旺久說:“通過調查顯示,阿裏地區各類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各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恢複到100萬(wan) 隻以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數量明顯增加。”
他還表示,“十四五”時期,阿裏地區計劃對5個(ge) 極高海拔鄉(xiang) 鎮進行生態搬遷。
資料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境內(nei) 的藏野驢。(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目前,評估調整生態保護紅線3.21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市國土麵積的29.22%。”昌都市林草局工程師郭迎亞(ya) 介紹說,2021年完成草原生態修複治理4萬(wan) 畝(mu) ,新增營造林58.64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分別提高到約34%、78%。
她還說,野生動物種群也得到了恢複性增長,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si) 猴由原來300餘(yu) 隻提高到800餘(yu) 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種群數量由5000餘(yu) 頭增長到8000餘(yu) 頭。
資料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尼瑪縣境內(nei) 的藏羚羊。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作為(wei) 陸地垂直地貌落差較大的地帶,林芝是西藏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區域之一,各類生態功能區麵積超過了本市國土麵積的一半以上。林芝市林草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局長鄭都介紹,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96種,包括孟加拉虎、雲(yun) 豹等。“十三五”以來,林芝市累計實施林草項目178個(ge) ,完成投資33.21億(yi) 元(人民幣,下同)。
鄭都說,“十四五”規劃,計劃投入3.7億(yi) 元用於(yu) 生態文明建設,2022年將通過科技手段加大林草資源監測。
那曲位於(yu) 藏北,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各類生態功能保護區麵積占那曲市國土麵積超50%,高寒是造成生態脆弱的主要原因。
那曲市林草局副局長張少輝介紹,在那曲,主要野生動物140餘(yu) 種,其中被列入國家級、西藏自治區級保護的約有40餘(yu) 種。植物約有360餘(yu) 種。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一直呈恢複性增長。目前,那曲範圍內(nei) 藏羚羊約有15萬(wan) 隻、野犛牛1萬(wan) 頭,藏野驢9萬(wan) 頭。
記者關(guan) 注到,中國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
他還說,保護區建設方麵,那曲市走在全中國前列。羌塘自然保護區(現為(wei) 國家級)於(yu) 1993年成立,現設有36個(ge) 野生動物保護站,共390名野保員。
資料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境內(nei) 的野犛牛。(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除了人防,他還提到了科技監測,自2017年便通過科技手段監測雪豹種群,累計設600餘(yu) 台紅外線相機,獲取了大量的雪豹影像資料,初步分析現有600餘(yu) 隻。
他表示,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片區)已成功獲批,羌塘國家公園正在積極創建申報,2022年,將啟動建立那曲市種質資源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