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布,藏語意為(wei) “聚寶、多寶” 之意。
近年來,仁布縣委、縣政府通過支持發展產(chan) 業(ye) 、創業(ye) 、就業(ye) 和鄉(xiang) 村建設,因地製宜做規劃、選產(chan) 業(ye) 、定項目,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奏響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行曲。
主基調:
黨(dang) 建引領 凝聚發展動力
仁布縣康雄鄉(xiang) 亞(ya) 德細褐紡織工藝,至今已有1300餘(yu) 年曆史。德細褐精布與(yu) 服飾曾享譽全區,極具商業(ye) 價(jia) 值和收藏價(jia) 值。
2013年1月,28名康雄鄉(xiang) 貧困群眾(zhong) 看準這一傳(chuan) 統民族手工藝的發展前景,共同籌資28.4萬(wan) 元,成立了仁布縣康雄鄉(xiang) 亞(ya) 德細褐羊毛織品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合作社由康雄鄉(xiang) 黨(dang) 員、亞(ya) 德細褐紡織手工藝傳(chuan) 承人南木珍擔任理事長。
合作社成立以來,依靠黨(dang) 組織管理和黨(dang) 員幹部示範,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wei) 專(zhuan) 合組織不斷向前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增收的典型代表、亮麗(li) 名片。
62歲的村民白瑪央金老人,家裏隻有8.9畝(mu) 地,牲畜4頭,除了務農(nong) 的微薄收入再無其他經濟來源。2013年起,白瑪央金便在康雄鄉(xiang) 亞(ya) 德細褐羊毛加工合作社打工,現在,白瑪央金每天的工資收入有100元。僅(jin) 去年上半年,白瑪央金的收入已達到11000元,分紅收入2000元。
2019年起,亞(ya) 德細褐羊毛織品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仁布縣的其他7鄉(xiang) 1鎮建設羊毛織品加工分社,進一步帶動了更多像白瑪央金這樣的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
把群眾(zhong) 聚在產(chan) 業(ye) 鏈上、讓群眾(zhong) 富在產(chan) 業(ye) 鏈上。近年來,仁布縣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著力培養(yang) 村幹部發展合作社的能力。
2020年,仁布縣組建了35家村辦集體(ti) 牛羊養(yang) 殖合作社,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和村集體(ti) 投工投勞共建設羊圈140座。為(wei) 支持和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縣委、縣政府整合強基惠民資金1003.56萬(wan) 元和村級黨(dang) 建經費428萬(wan) 元,以村集體(ti) 入股的形式發展壯大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圍繞“黨(dang) 建+”,仁布縣凸顯基層黨(dang) 組織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基層黨(dang) 建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度融合、齊頭並進,不斷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力,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帶領群眾(zhong) 、推動經濟發展的戰鬥堡壘作用,把黨(dang) 建這個(ge) “最大政績”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績有機統一,在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標上久久為(wei) 功、持續發力。
銜接曲:
健全機製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仁布縣聚寶石材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石材開采、加工、雕刻、安裝能力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型石材實體(ti) 企業(ye) 。
2020年,仁布縣委、縣政府經過層層篩選將該公司申報為(wei) 精準扶貧產(chan) 業(ye) 脫貧項目,計劃信貸1900萬(wan) 元擴大生產(chan) 規模。目前,1192人通過公司受益,並就地就近就便解決(jue) 就業(ye) 131人次,分紅金額28.838萬(wan) 元。
曾經的仁布縣屬於(yu) 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332戶10277人,平均貧困發生率達到31.4%。
麵對脫貧攻堅戰已全麵勝利,但戰果比較脆弱的實際問題,仁布縣堅決(jue) 貫徹“四個(ge) 不摘”政策,不斷完善政策銜接機製,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麵推進農(nong) 牧民就業(ye) 增收,運用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切實拓寬增收路。紮實對接本地用工需求,收集了解崗位信息436個(ge) ,並通過縣勞務公司、村勞務輸出合作社、村勞務經紀人組織化輸送農(nong) 牧民就近就業(ye) 。
全縣深入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點對點”招聘活動,把征集到的158個(ge) 崗位送到搬遷群眾(zhong) 家中。
全麵開展“ 訂單定向式”技能培訓,組織各合作社、扶貧產(chan) 業(ye) 采取“熱門專(zhuan) 業(ye) 清單+產(chan) 業(ye) 清單+市場需求清單+學員清單”的四單對接模式開展技能培訓班25期,培訓學員540人。
“整體(ti) 工作局麵不能變、工作力度更不能減、幫扶政策更不能斷。”仁布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鄭重承諾。
目前,仁布縣已製定並實施了《仁布縣關(guan) 於(yu) 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優(you) 化了“十四五”產(chan) 業(ye) 項目規劃,完善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領導小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習(xi) 宣傳(chuan) 教育工作等相關(guan) 製度和方案也在進一步完善,鞏固拓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正穩步銜接。
重頭戲:
人才助力 能人帶動效應好
德吉林鎮艾瑪村距離仁布縣縣城20公裏,這裏人多地少,山高坡陡,自然資源和地理優(you) 勢很不明顯,但非常適宜藏香豬的生長。
2012年,艾瑪村黨(dang) 員貢覺正式搞起了藏香豬的養(yang) 殖,為(wei) 了讓更多群眾(zhong) 特別是貧困戶拓寬增收渠道,貢覺走家串戶,動員群眾(zhong) 加入他的合作社,並通過提供藏香豬、技術、資金的扶持,提高貧困戶參與(yu) 的積極性。
如今,艾瑪村的藏香豬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從(cong) 原先的3頭發展到現在的近200頭,養(yang) 殖基地麵積達3500平方米,豬圈11個(ge) 。僅(jin) 2020年合作社經營性收入24萬(wan) 元,純收入10.2萬(wan) 元,為(wei) 15人實現分紅,共計0.95萬(wan) 元。貢覺也因成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後獲得黨(dang) 員創業(ye) 致富帶頭人、優(you) 秀黨(dang) 員、西藏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通過“能人+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讓致富帶頭人帶領貧困群眾(zhong) 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齊心協力把“貧窮循環”從(cong) 源頭上阻斷。其實,艾瑪村的成功實踐隻是仁布縣挖掘培養(y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的一個(ge) 典型事例。
今年以來,仁布縣注重人才隊伍的挖掘、培養(yang) 和引進。
——全縣積極把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優(you) 秀青年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用起來,注重從(cong) 返鄉(xiang) 知識青年、退伍軍(jun) 人中重點培養(yang) 致富帶頭人,育好“排頭兵”,鼓勵引導青年積極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激勵大學生、廣大青年在各行各業(ye) 創新創優(you) 、建功立業(ye) 。
——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給予“土專(zhuan) 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讓鄉(xiang) 土人才“香”起來,推動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讓各類人才在鄉(xiang) 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對71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開展素質提升培訓,表彰19名“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 幸福家園建設者”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製定了鄉(xiang) 鎮幹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shu) 記結對幫教製度,組織村(居)幹部參加崗前培訓、業(ye) 務培訓、理論培訓,從(cong) 多角度、多方位壯大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仁布縣將持續緊盯脫貧群眾(zhong) 和邊緣低收入群眾(zhong) ,牢牢把握風險節點,落實好‘防貧保’工作,及時消除風險,築牢守穩脫貧底線。堅定守住就業(ye) 這個(ge) 基本盤,切實鞏固好群眾(zhong) 的‘錢袋子’。”仁布縣縣長李東(dong) 興(xing) 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