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已經過去數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偉(wei) 依舊記得那個(ge) 夜晚——她走出劄達縣桑達隆果墓地的考古工地時,月亮剛剛爬上山頭,如水的月光灑在劄達縣聞名世界的地貌景觀劄達土林上。
但步履匆匆的何偉(wei) 沒有欣賞景色的時間。又一天的考古工作結束,考古隊收獲滿滿,她要和隊友們(men) 抓緊把發掘出的文物整理好。
和多數考古隊不同,這支考古隊的6名成員都是女性。4年多來,她們(men) 每年總有一段時間留守在距離拉薩近1500公裏的劄達縣,在考古現場從(cong) 事發掘工作。
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是西藏地區考古項目第三次入選,也是首次由西藏本地科研機構人員獨立承擔完成發掘的考古項目。
墓坑挖掘往往曆時多日,文物數量眾(zhong) 多且構成複雜,何偉(wei) 和同伴們(men) 小心翼翼地清理,一點不敢急躁。金銀麵飾、陶俑……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在他們(men) 手裏慢慢被清理出來,拂去塵埃,按照發現的時間詳細排好,等待研究者解讀它們(men) 背後的曆史。挖掘工作的每一天,何偉(wei) 和隊員們(men) 基本都這樣度過。
出生於(yu) 1985年的何偉(wei) 從(cong) 小對考古很感興(xing) 趣,高考那年,她選擇了考古專(zhuan) 業(ye) 。2010年碩士畢業(ye) 後,她來到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10多年來,她出入工地、風餐露宿,卻樂(le) 在其中。
2016年,何偉(wei) 與(yu) 同事來薩迦縣拉洛水庫附近從(cong) 事考古發掘。因為(wei) 附近要籌建水庫,很多居民早已搬走,他們(men) 被安排到一處廢棄的房屋居住。周邊沒有飯館,也沒有條件生火做飯,考古隊員隻能到幾公裏外吃飯。有天晚上,陣雨忽至,年久失修的房頂不斷落灰,何偉(wei) 和同伴灰頭土臉,好不狼狽。睡不著的時候,她也忍不住想:“我為(wei) 什麽(me) 要做這行?”
而次日清晨開始的考古發掘卻讓她忘記了前一晚的糾結。一鏟一鍬,當地層裏的文物重見天日,當她把一件件物品上的浮土拭去,和曆史對話的快樂(le) 湧上心頭,一切辛苦拋到腦後。
“西藏有12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很多遺址都在荒郊野外,有時去一個(ge) 地方光路上就要好幾天。長時間野外施工,對體(ti) 力和心理都是挑戰。”何偉(wei) 說:“好奇心推著我一直往前走。完成一次發掘、保護一批文物、發現一段曆史,這些帶給我的成就感無以複加,讓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