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裏地委、行署將阿裏地區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軟環境”、競爭(zheng) 的“軟實力”、和諧的“推進器”、特色的“明信片”,著力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生活,促進文化旅遊融合。
——建強基層文化陣地。阿裏地區高度重視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目前,除楚魯鬆傑鄉(xiang) 文化站正在建設以外,其餘(yu) 鄉(xiang) 鎮文化站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覆蓋率達到97.29%。每個(ge) 鄉(xiang) 鎮文化站年均舉(ju) 辦活動12場、每年平均投入資金5萬(wan) 元。同時,阿裏地區以傳(chuan) 承“紅色精神”為(wei) 著力點,2020年正式啟動阿裏分工委舊址修複和紀念館建設項目,通過精心編纂展陳腳本、反複研討完善設計方案,按時開展各項建設項目,阿裏分工委紀念館於(yu) 2021年6月27日如期開館。
為(wei) 保護和傳(chuan) 承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阿裏地區積極籌建阿裏博物館,2021年9月,阿裏博物館二期建設工程已開工,計劃於(yu) 2022年底開館運營;將薩讓邊防連遺址保護展示利用工程項目等6個(ge) 文物保護項目和劄達縣博物館建設項目列入西藏“十四五”重點文物保護項目規劃。
——大力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近年來,阿裏地區以“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wei) 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文物保護傳(chuan) 承。2014年,阿裏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同時入選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2020年,劄達桑達隆果墓地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墓地文化遺產(chan) 在旅遊業(ye) 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目前,阿裏地區改則縣森郭非物質文化傳(chuan) 承有限公司已正式掛牌,森郭服飾目前已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目錄;革吉縣鹽湖鄉(xiang) 鹽巴粗加工廠和底雅杏子酒合作社已開展了非遺扶貧就業(ye) 工坊前期工作,劄達縣底雅鄉(xiang) 列入首批自治區非遺特色縣鄉(xiang) 村名錄;重點扶持了日土縣文創產(chan) 品研製開發項目和古格繪畫文創產(chan) 品項目等8項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著力打造的阿裏古格特色壁畫、唐卡、木板畫等文創產(chan) 品廣泛分布在國內(nei) 外,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收藏。
——推廣文藝精品新作。阿裏地區象雄藝術團深入普蘭(lan) 縣開展精品舞蹈《果爾孜》和民樂(le) 彈唱《央典穹穆》實地采風工作,重點為(wei) 傳(chuan) 統文藝注入新的時代內(nei) 涵,力爭(zheng) 於(yu) 2022年春節藏曆新年晚會(hui) 正式麵向觀眾(zhong) 展示;向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整理上報大型舞台情景劇《天邊邊來了菩薩兵》、紀錄片《光耀阿裏70載》、動漫微電影《先遣連——向西藏大進軍(jun) 》、院線電影《格桑花開》、大型文旅直播《去阿裏》和《阿裏旅遊動漫形象——牛大犛和羊小妹》6部優(you) 秀作品,申請文化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為(wei) 有力推廣阿裏精品新作開通新的推廣渠道;委托西藏人民出版社再版阿裏地區民歌、民諺、民間故事三套集成精粹《象雄遺風》,積極推廣傳(chuan) 承阿裏優(you) 秀傳(chuan) 統民族文化;積極推進《砥礪奮進——阿裏70年》畫冊(ce) 編輯製作,目前已在征集的一萬(wan) 多幅圖片中精選出1350張,形成畫冊(ce) 主體(ti) 內(nei) 容;認真組織阿裏地區國家級非遺項目“普蘭(lan) 服飾”參加了上海舉(ju) 辦的“百年百藝·薪火相傳(chuan) ”中國傳(chuan) 統工藝線下參展活動,切實提高了阿裏文化知名度。此外,精品舞蹈《果沃情》入選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終評、《甲·宣》入選第二屆中國舞蹈優(you) 秀作品集萃、《西藏人民心向黨(dang) 》榮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hui) 演圓夢獎劇目“藝術表演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