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缺氧、交通不便,雲(yun) 南、西藏等高原地區的一些孤殘腦癱兒(er) 童難以得到及時救治。2021年,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承擔了由中央財政支持、民政部組織實施的《在涉藏工作重點省份孤殘兒(er) 童篩查救助康複項目》,目前項目實施情況如何,對患兒(er) 展開了哪些救助?
2022年1月26日,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孤殘兒(er) 童康複救助項目總結會(hui)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ju) 行。民政部兒(er) 童福利司兒(er) 童福利處處長李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秘書(shu) 長敖虎山,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院長倪鑫,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er) 童醫院院長封誌純等分別致辭,總結會(hui) 由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孤殘兒(er) 童康複救助項目領隊羅玫主持。
線上播放項目回顧短片,項目領隊石明對項目基本情況、實施過程、取得成效等進行總結,雲(yun) 南迪慶州殘疾人聯合會(hui) 負責人楊麗(li) 萍等分別發言。
2021年10-12月,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組織北京兒(er) 童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醫院有關(guan) 專(zhuan) 家深入高海拔的雲(yun) 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和拉薩市及阿壩州,為(wei) 孤殘兒(er) 童開展疾病篩查,並對篩查結果進行評估和研判,為(wei) 每個(ge) 孩子製定個(ge) 性化解決(jue) 方案,為(wei) 後續的治療和康複提供幫助和指導。根據項目要求,應篩查兒(er) 童70人,治療和康複兒(er) 童20人。專(zhuan) 家團隊克服高原反應,馬不停蹄地展開篩查,實際完成篩查93人,治療和康複20人。
為(wei) 全麵詳細了解孩子們(men) 的情況,學會(hui) 還通過遠程醫療的方式為(wei) 孩子們(men) 診斷,與(yu) 當地的醫務人員、孩子本人以及監護人等進行反複溝通。經評估,安排部分兒(er) 童進京手術治療,部分兒(er) 童在當地康複中心進行康複。學會(hui) 後續還將對上述孩子們(men) 的愈後情況進行跟蹤和隨訪,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遠程醫療手段的使用,也為(wei) 當地的醫務人員提供了很好的培訓機會(hui) 和平台。
敖虎山表示,學會(hui) 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成立專(zhuan) 門工作組來負責組織實施,從(cong) 前期部署、製定方案,到對接各地、協調進京治療等事宜,都做到以孩子為(wei) 中心,實現無縫對接。這些孩子們(men) 的病情不僅(jin) 牽動了民政部、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北京兒(er) 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單位的心,也牽動了各界愛心人士的心,部分愛心企業(ye) 也紛紛提供資金支持。
“2015年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成立之時,其宗旨就是不僅(jin) 要把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做好,更要做一個(ge) 有溫度的社會(hui) 福利組織,要為(wei) 群眾(zhong) 健康服務。”敖虎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學會(hui) 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一係列公益活動,川藏行、雲(yun) 南行、天山行、青海行等,都以送健康為(wei) 目標,形成了很好的社會(hui) 效益。學會(hui) 發起的“心手相連 點亮生命”心肺複蘇普及公益培訓項目在全國就已培訓百餘(yu) 萬(wan) 人,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心肺複蘇技術,讓普通人也可以創造生命奇跡。學會(hui) 承擔的孤殘兒(er) 童康複救助服務項目,涉及4個(ge) 省(區)9個(ge) 藏族聚居區的孤殘兒(er) 童,很多誌願者都深深地被公益精神所感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學會(hui) 將繼續匯聚更多的力量,不僅(jin) 幫助孤殘兒(er) 童,還要為(wei) 更多的偏遠地區貧困群眾(zhong) 開展義(yi) 診,防止因病返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把愛心持續傳(chuan) 遞下去。
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hui) 通過本次活動,調研搜集了實施地區常見病、多發病的有關(guan) 資料,為(wei) 後續研究分析這些地區孤殘兒(er) 童的健康狀況、更好地提出完善孤殘兒(er) 童健康保障政策提供科學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