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城關區綜合施策推動鄉村發展:美麗鄉村 踏歌而來
沃野織錦繡,田疇好風光。寬敞的馬路兩(liang) 邊二層農(nong) 房錯落有致,規範化的種植養(yang) 殖基地生機勃勃,標準的溫室大棚排列有序,“戶外體(ti) 育+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勢頭強勁……拉薩市城關(guan) 區廣袤鄉(xiang) 村美景如畫、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活如蜜。
2021年,和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嘹亮號角,循著砥礪奮進的堅實足跡,城關(guan) 區緊緊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麵貌明顯改善,環境更加宜居,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奮力書(shu) 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走進洛歐村巷道內(nei) ,記者看到,新鋪設的混凝土路連著家家戶戶,路麵幹淨整潔,各雨水管網、窨井分布均勻。“以前的石板路到處坑坑窪窪,走起來很不方便,現在一出門就是混凝土路,還安裝有太陽能路燈,晚上出門也是亮堂堂的。”拉薩市城關(guan) 區奪底街道洛歐村村民強巴曲珍說。
城關(guan) 區整合近1.97億(yi) 元資金,推動實施奪底街道維巴村和洛歐村2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村建設項目,開展基礎設施、公共配套服務建設行動,提升鄉(xiang) 村水、電、路、網等發展弱項,優(you) 化配齊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等公共配套設施,全力落實示範村建設要求。
思路與(yu) 實踐並行,大力實施鄉(xiang) 村建設。城關(guan) 區探究製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綜合分析農(nong) 村發展基礎與(yu) 開發前景,提出了“5年3步走”發展思路,努力在5年銜接期內(nei) 建設錯落有致、各富特點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在鄉(xiang) 村建設中,秉持“破題”思路,準確把握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村建設重點和目標方向,按照“示範引領、以點帶麵”的基本原則,在涉農(nong) 區域基礎條件較好、產(chan) 業(ye) 發展要素齊備村居率先推動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
城關(guan) 區持續壯大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經營規模、提升產(chan) 業(ye) 效益,同步提升帶動貧困群眾(zhong) 各項收入的能力。製定《扶貧收益資金管理辦法》,用好用活扶貧收益資金,先後解決(jue) 了331戶跨縣區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配套燃氣灶資金以及農(nong) 村四類人員危房改建資金缺口等問題;優(you) 化完善並製定統一的城關(guan) 區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資產(chan) 移交及利益聯結協議書(shu) ,有效解決(jue) 了扶貧項目與(yu) 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確權中的堵點問題,保障了扶貧資產(chan) 所有者、經營者、受益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著力加快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及扶貧資金形成的扶貧資產(chan) 登記、確權、移交、保障收益等相關(guan) 工作;製定《城關(guan) 區扶貧產(chan) 業(ye) 發展指導製度》,配備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產(chan) 業(ye) 指導監督員及產(chan) 業(ye) 發展員,目前已設立32名區、街道產(chan) 業(ye) 發展指導員;2021年,全年統籌整合各級各類扶貧資金1.59億(yi) 餘(yu) 元,實施11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設施、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截至2021年底,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支出資金達1.48億(yi) 餘(yu) 元。
依托創建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城關(guan) 區一體(ti) 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
認證14個(ge) “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品種,規範建設3個(ge) 基層速測檢測站,城關(guan) 區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綜合抽檢合格率達100%,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評為(wei) 第三批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縣創建單位;以創新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方式為(wei) 主線,結合2020年、2021年基補項目,在2家養(yang) 殖企業(ye) 建立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基地,1家合作社培育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經營主體(ti) ,向市級推薦8家龍頭企業(ye) ,向城關(guan) 區推薦10家優(you) 選企業(ye) 。2021年4月,城關(guan) 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通過2021年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創建績效中期評估,年內(nei) 推進7個(ge) 現代產(chan) 業(ye) 園項目建設,總投資達1.51億(yi) 餘(yu) 元。淨土中央廚房學生配餐中心建設完工並試運營,極大地提升了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質量及規模。“一支奶”“兩(liang) 支水”持續發揮效益,2021年1月至11月,淨土乳業(ye) 產(chan) 值達2285.96萬(wan) 元,銷售額達7689.8萬(wan) 元;大昭聖泉積極開拓市場,成功進入高鐵市場,現已在全國38條專(zhuan) 線、450多個(ge) 站台、近400趟列車上銷售,截至目前,“兩(liang) 支水”銷量達2.46萬(wan) 餘(yu) 噸,銷售額近4000萬(wan) 元。
以線上線下培訓、理論教育與(yu) 實踐鍛煉、“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培育38名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通過以工代訓形式開展農(nong) 牧民種植技術培訓12人、養(yang) 殖技術培訓52人,村(社區)致富帶頭人和技術能手越來越多。選派配強204名“1+3”專(zhuan) 幹、103名駐村幹部和13名大學生村官到村居工作,助推各村(社區)黨(dang) 建、經濟、穩定、宣傳(chuan) 等工作。
組織舉(ju) 辦宣講員培訓8場2500餘(yu) 人次,7支宣講團410名骨幹宣講員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街道黨(dang) 校、“四講四愛”講習(xi) 所、鄉(xiang) 村小講堂、廣播喇叭和“五大課堂”等載體(ti) 平台,開展3680場次差異化、對象化的主題宣講,受眾(zhong) 達74萬(wan) 餘(yu) 人次。持續推進、廣泛開展“五下鄉(xiang) ·四進社區”“永遠跟黨(dang) 走”等活動1820餘(yu) 場次,受眾(zhong) 達37萬(wan) 餘(yu) 人次,通過一係列激發內(nei) 生動力的措施,廣大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過好今生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jue) 心越來越強。組織脫貧群眾(zhong) 開展“產(chan) 業(ye) 扶貧我受益、見證發展頌黨(dang) 恩”活動,充分調動群眾(zhong) 積極性,提高群眾(zhong) 對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的參與(yu) 感。
紮實推進河湖長製,對重點排汙企業(ye) 監管實現全覆蓋,城關(guan) 區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全麵消除“無樹村、無樹戶”,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8%,自治區級生態縣鄉(xiang) 村創建率達100%。同時,在完成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基礎上,繼續以建設美麗(li) 宜居村莊為(wei) 目標,重點推進村容村貌提升、農(nong) 村“廁所革命”、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農(nong) 業(ye)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等,特別是積極推動8個(ge) 鄉(xia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
持續抓好基層黨(dang) 組織“六個(ge) 基本”建設,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培育6個(ge) 自治區級黨(dang) 建示範點、9個(ge) 市級黨(dang) 建示範點。圓滿完成村(社區)“兩(liang) 委”班子換屆工作。“四個(ge) 100%”成果不斷鞏固;創新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比講活動,457人參加村(社區)幹部履職能力培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基層全麵普及;積極探索村級集體(ti) 經濟多樣化發展模式,統籌政策、資金、項目等資源向集體(ti) 經濟薄弱村傾(qing) 斜,城關(guan) 區51個(ge) 村(社區)年收入全部超過10萬(wan) 元,年收入100萬(wan) 元以上的村(社區)達18個(ge) ,占35.3%。
如今,新征程的號角已全麵吹響,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戰場正迸發著勃勃生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地區桑日縣加強鄉村旅遊扶持促進群眾增收
近年來,山南地區桑日縣以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為根本,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旅遊專項經費用於扶持農牧民興辦旅遊服務實體,做大做強旅遊富民工程,使更多群眾通過興辦旅遊服務實體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詳細] -
林芝市不斷加強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
今年以來,林芝市在巴宜、米林、工布江達和波密四縣(區)重點打造了10個設施完善、知名度高、品牌作用明顯、帶動範圍大的鄉村旅遊示範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特一組織”(一個村至少擁有一個品牌、一個當地特色產品、一個居民...[詳細] -
林芝市大力推進鄉村旅遊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催熱”鄉村遊
鄉村旅遊信息化建設,是今年林芝市旅遊工作的一大亮點,目前已經投入近300萬元推進鄉村旅遊信息化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