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河湖長製工作穩步推進: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雖然時下是冬季,但傍晚時分,仍有不少市民在拉薩河邊散步,夕陽的餘(yu) 暉灑在河麵上,泛著溫暖的光芒……
“以前,拉薩河兩(liang) 岸的環境不太好,河水也沒這麽(me) 清澈。如今,不僅(jin) 河水清澈,兩(liang) 岸風光也越來越美了。”家住仙足島的市民平措紮西老人在河邊散步時,看著風景如畫的河岸,由衷地讚歎道。
拉薩河的成功治理,是西藏全麵推行河湖長製的一個(ge) 縮影。
2018年6月,西藏全麵建立河長製;2018年12月,西藏與(yu) 全國一道全麵建立湖長製。五級河湖長組織體(ti) 係、1.47萬(wan) 餘(yu) 名河湖長治理保護著境內(nei) 的湖水,確保了西藏河清湖淨。
組織體(ti) 係全麵建立
為(wei) 順利推進河湖長製的實施,西藏堅持高位推動,由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共同擔任總河長,實行雙總河長製,建立“黨(dang) 政同責”的責任體(ti) 係。
各市地、縣區結合本地實際,按照黨(dang) 委、政府指導,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的原則,大力實施河湖長製。
“十三五”期間,全區建立了自治區、市地、縣區、鄉(xiang) 鎮、村居五級河湖長組織體(ti) 係,共設立1.47萬(wan) 餘(yu) 名河湖長,其中,設立22名自治區級河湖長、219名市地級河湖長、1530名縣區級河湖長、4751名鄉(xiang) 鎮級河湖長、8229名村級河湖長,把河湖長製體(ti) 係延伸到了村居一級。針對無人區的河湖,采用片區河湖長,實現全覆蓋。
阿裏地區還將河湖長製體(ti) 係延伸到村民小組、自然村和邊境點,確保邊境地區河湖也有人管。同時,在河湖岸邊顯著位置設立了河湖長公示牌,標明河湖長職責、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nei) 容,全方位接受社會(hui) 監督。
製度體(ti) 係不斷健全
為(wei) 推動河湖長製組織工作規範化,促進河湖管理工作高效化,西藏按照“統一建設、分級部署”的原則,研發和構建覆蓋四級河湖長的綜合信息化應用平台,積極推進信息係統建設,為(wei) 實施河湖長履職和河湖管理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製定《河湖長助理服務機製》《河湖長參謀與(yu) 技術服務製度》,充分調動成員單位工作積極性,配合河湖長做好河湖巡查調研、落實工作部署,協助河湖長履行職責。
製定《河湖水庫保潔管理辦法》,定期組織開展河湖水庫沿線垃圾清理工作,河湖保潔實現常態化、製度化。
建立《部門聯合執法機製》《部門聯動製度》,不定期組織成員單位開展綜合執法,對入河排汙口、涉水工程、河道采砂等進行執法檢查,並同步排查認定河湖“四亂(luan) ”問題。
市地、縣區、鄉(xiang) 鎮黨(dang) 委、政府層層簽訂《河長製湖長製工作責任書(shu) 》,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政府與(yu) 村居分別簽訂河湖長製工作責任狀,明確各級黨(dang) 委、政府全麵推行河湖長製工作的主體(ti) 責任。
自治區、市地、縣區均建立了河湖長會(hui) 議、信息報送、信息共享、工作督查、考核問責與(yu) 激勵、驗收6項製度。出台河湖長助理服務、河道保潔管理、投訴舉(ju) 報受理等製度。
自治區、市地、縣區三級河湖名錄全麵建立,自治區、市地級主要河湖“一河(湖)一檔”基本建立,“一河(湖)一策”方案編製完成。
製定《西藏自治區水利廳關(guan) 於(yu) 推進確權劃界工作的指導意見》,依法開展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工作。
2020年,自治區再一次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從(cong) 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工作重點、落實工作責任、創新履職方式、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麵明確了自治區各級河湖長職責,切實解決(jue) 好河湖長“幹什麽(me) ”“誰來幹”“怎麽(me) 幹”“幹不好怎麽(me) 辦”的問題,推動西藏河湖長製進一步從(cong) “有名”向“有實”轉變。
長效機製全麵見效
打造河清湖淨的前提是做好河湖的日常管理。墨竹工卡縣水生態保護和村級水管員巴桑說:“墨竹工卡縣有156名水生態保護和村級水管員,我們(men) 會(hui) 在村委會(hui) 的組織下不定期開展河湖垃圾清理活動,大家親(qin) 身參與(yu) ,共同保護河湖生態環境。”
近年來,西藏把全區河湖“清四亂(luan) ”專(zhuan) 項行動作為(wei) 河湖強監管的標誌性工作,全力推進河湖長製從(cong) “有名”到“有實”,從(cong) 全麵建立到全麵見效。
將“清四亂(luan) ”、河湖沿線垃圾清理與(yu) 自治區環保督察、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有效結合,切實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在河湖執法檢查中同步開展“清四亂(luan) ”工作,有效督促問題整改落實。
創新垃圾清理模式,建立“垃圾銀行”,用垃圾兌(dui) 換日常生活用品和旅遊紀念品,通過村民和遊客收集、鄉(xiang) 鎮政府轉運、縣區集中處理的模式,切實解決(jue) 河湖水域岸線垃圾亂(luan) 堆問題。
自治區總河長辦加大對全麵推行河湖長製督導檢查力度,按照“一市地一單”的方式下發整改通知,確保整改到位,並將河湖長製工作考核納入自治區政府對市地績效目標考核體(ti) 係,分類實行差異化考核,把考核結果作為(wei) 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jia) 的重要依據。
全區各級河湖長以“垃圾圍壩”“清四亂(luan) ”等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重要抓手,積極履行巡河、管河、護河、治河職責,河湖管理保護實現常態化、製度化,鄉(xiang) 鎮、村居定期組織水生態崗位人員開展河湖沿線垃圾清理工作,清理各類垃圾,“垃圾圍壩”現象基本杜絕,河湖水環境有效改善,人民群眾(zhong) 保護河湖生態環境的意識逐步提高。
自西藏全麵推行河湖長製工作以來,各級河湖長開展巡河10萬(wan) 多次,實現了河道、湖泊、水庫等各類流域全覆蓋。“十三五”期間,全區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達100%,無劣Ⅴ類水體(ti) ,全區主要江河湖泊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市林業和草原局紮實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林業和草原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保護昌都現有森林草原資源,紮實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詳細] -
去年西藏六市地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4%以上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年來,區生態環境廳緊緊圍繞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切實把西藏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範地、綠色發展試驗地。[詳細] -
2021年西藏超80%財政支出用於改善民生
2021年,西藏堅持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於民生,主要民生標準明顯高於全國和中西部平均水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