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總書記和代表委員的故事丨“我要給他看看玉麥的新變化”

發布時間: 2022-03-02 08:33:00 來源: 新華網

  “總書(shu) 記叫出我的名字,能不讓我激動嗎?”回憶4年前那個(ge) 溫暖的場麵,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原鄉(xiang) 長卓嘎笑得開懷。

  2018年3月,新當選為(wei)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卓嘎,走出青藏高原,走進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

  “總書(shu) 記向我們(men) 走過來,和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和藹可親(qin) 。”卓嘎用剛剛學會(hui) 的漢語,一字一頓地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您好!”

  “身邊的代表告訴總書(shu) 記我來自玉麥,總書(shu) 記就問,是不是玉麥鄉(xiang) 的卓嘎。”卓嘎連連點頭,用“紮西德勒”回應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

  那之前不到半年,2017年10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卓嘎姐妹寫(xie) 了回信——“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wan) 家的平安。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men) 都要看好守好……”

  這封信,掛在卓嘎家中最醒目的位置。她說:“總書(shu) 記在信中對我說的話,常讓我想起那些跟隨阿爸巡邊的日子。”

  玉麥曾經隻有3口人——老鄉(xiang) 長桑傑曲巴和他的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卓嘎、央宗。34年前,接過阿爸的拐杖,卓嘎行走在為(wei) 國巡邊的路上。

  走累了,她就仰望聖潔的日拉雪山,想起阿爸捧著親(qin) 手縫製的那麵五星紅旗告訴她:“守護腳下的土地,就是守護國家。”

  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豪言壯語。收到總書(shu) 記的回信後,卓嘎依然頂風冒雪,堅持巡邊。“總書(shu) 記的囑托、父親(qin) 的心願,是我堅守的精神寄托。”

  再次近距離見到總書(shu) 記是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金色大廳,“七一勳章”頒授儀(yi) 式。

  “紮西德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麵帶笑容,親(qin) 切地問候卓嘎。

  百感交集,卓嘎緊緊握住總書(shu) 記的手,靦腆地道了一聲:“總書(shu) 記好,您辛苦了!”

  畢生難忘的場景,化為(wei) 珍貴的照片。每當玉麥迎來新的建設者,卓嘎都會(hui) 拿著照片告訴他們(men) :“總書(shu) 記頒授的‘七一勳章’不隻屬於(yu) 我,黨(dang) 和國家不會(hui) 忘記,所有堅守在祖國邊陲的各族人民。”

  曾經,帶著欣喜和感激,卓嘎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向大家展示玉麥鄉(xiang) 的“規劃圖”。

  如今,藍圖已變現實——曾經的“三人鄉(xiang) ”已變成67戶200多人、下轄兩(liang) 個(ge) 行政村的小康鄉(xiang) 。2021年,全鄉(xiang) 人均年收入近4萬(wan) 元。家家戶戶的門前,高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新建的幼兒(er) 園和小學傳(chuan) 出孩子們(men) 的歡笑……

  卓嘎的大女兒(er) 巴桑卓嘎大學畢業(ye) ,選擇回到玉麥成為(wei) 一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她的外甥索朗頓珠大學畢業(ye) ,成為(wei) 玉麥鄉(xiang) 的一名公務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就像一朵朵美麗(li) 的格桑花,綻放在雪域高原的邊境線上。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開幕之際,恰逢藏曆新年。卓嘎準備的建議是關(guan) 於(yu) 邊民補助、道路建設和旅遊發展。

  亮出手機裏的照片和視頻,她高興(xing) 地說:“如果再見到總書(shu) 記,我要給他看看玉麥的新變化!”

  總策劃:傅華

  監製:趙承、沈虹冰、霍小光

  統籌:吳晶、王絢、施永南

  文字:史競男、陳尚才、李鍵

  編輯:楊文榮、張愛芳、張惠慧

  視頻:堅讚、洛登、格桑朗傑

  視覺 | 海報:徐壯

  新華社國內(nei) 部出品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