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是藏曆12月29日,按照藏族傳(chuan) 統習(xi) 俗,當天晚上藏族家家戶戶吃“古突”(一種麵食,包有不同寓意的各種餡料),迎接藏曆新年。圖為(wei) “古突”之夜,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周邊煙花璀璨。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羅薩紮西德勒!”3月1日晚,位於(yu)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街道色瑪社區的甘小平家中其樂(le) 融融。熱氣騰騰的古突、璀璨的煙花烘托出濃濃的喜慶氣氛。
3月1日是藏曆新年的“古突夜”,重要程度類似於(yu) 農(nong) 曆春節的除夕夜。按照習(xi) 俗,這是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古突”的日子。藏語中,“古”意為(wei) “9”,寓意二十九日;“突”意為(wei) 麵食。
1日一早,甘小平一家都換上了嶄新的藏裝。妻子普布卓瑪和阿媽忙著揉麵做“古突”,爐子上的牛肉湯鍋“咕咕”沸騰,整個(ge) 廚房肉香四溢。三個(ge) 孩子用各式飲料在客廳桌子上擺放成“心”形。房間裏,吉祥切瑪和大紅燈籠則散發著這個(ge) 藏漢家庭的獨特年味。
甘小平入藏生活已經37年,說著一口流利的藏語,就連本地人也連連誇讚。和藏族妻子相濡以沫生活幾十年,家中日常習(xi) 慣早已藏漢交融。“我們(men) 早上吃糌粑糊糊,中午和晚飯吃川菜。老婆的川菜做得很不錯,四川話也說得好。”每年的農(nong) 曆春節和藏曆新年,家裏都過得很隆重。
夜幕降臨(lin) ,熱氣騰騰的古突上桌。每個(ge) 人的碗裏都有一個(ge) 古突包了“餡兒(er) ”。9種不同的“餡兒(er) ”代表不同寓意,比如豌豆代表勤奮,木炭代表心黑,羊毛代表性格溫和等。大家打開各自的“盲盒”,互相調侃一番,歡笑聲不斷。
吃著古突,甘小平一邊和客人聊著家常。“我剛來拉薩的時候,什麽(me) 苦力活都幹過。當初家裏修房子,連賒了三年的買(mai) 菜錢。”回憶過往,甘小平感慨生活不易。“這些年總算是打拚出來了,現在我很知足。”
甘小平說,自己幹過廚師、包過工程,也種過地。後來自己在物流行業(ye) 闖出了名堂,漸漸發家致富。現在從(cong) 事倉(cang) 儲(chu) 行業(ye) ,生意也紅紅火火。
“這些年拉薩發展太快了,以前的菜地現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我自己也是受益於(yu) 城市的發展和各項好政策,才能過上今天的生活。”談起創業(ye) 經曆,甘小平說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讓人信得過。他也不忘誇誇老婆,“我做什麽(me) 事情她都支持,對父母也非常孝順,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賢內(nei) 助”。
晚餐後,一家人點燃青稞杆火把,一路不回頭跑著“驅鬼”。然後大家點燃煙花,夜空中一片璀璨。
甘小平的女兒(er) 旦增卓瑪和索朗德吉都在念高中,倆(lia) 人的新年願望都和學習(xi) 有關(guan) 。“希望學習(xi) 成績能再提高一點,能考進理想的大學。”甘小平的新年願望則事業(ye) 心滿滿,“希望把公司打理好,能帶動更多人就業(ye) ,也希望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一些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