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用群眾滿意度填寫民生答卷

發布時間: 2022-03-09 09:3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進入“兩(liang) 會(hui) 時間”,西藏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聚焦民生、心懷家國,結合各自領域一年來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實實在在的民生獲得感和美好的新期盼,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鼓與(yu) 呼。

  全國政協委員張驍:

  “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我出生在山南、上學在拉薩,如今工作生活也是在西藏。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不斷帶來更多民生福祉,我們(men) 是見證者、親(qin) 曆者,更是獲得者。”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天極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驍由衷感歎西藏民生碩果。

  2021年,對張驍所在的行業(ye) 領域來說,又是一個(ge) 充滿獲得感的一年。“2021年,西藏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63億(yi) 元,企業(ye) 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額7713.19萬(wan) 元,稅務部門落實社保費降費政策新增降費2.77億(yi) 元,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新增西藏特色便民舉(ju) 措,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促進了企業(ye) 創新發展。”實實在在的優(you) 惠政策,讓張驍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當前西藏經濟社會(hui) 取得的成績凝結著各行各業(ye) 的共同心血,是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集中體(ti) 現。”張驍認為(wei) ,著眼“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的宏偉(wei) 藍圖,需要大批優(you) 秀人才匯聚到治藏穩藏興(xing) 藏各項事業(ye) 中來。

  張驍說,西藏各項事業(ye) 的蓬勃發展,各類新領域、新業(ye) 態對專(zhuan) 業(ye) 性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為(wei) 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各行各業(ye) 要以自治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為(wei) 契機,重視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yang) ,充分發揮用人主體(ti) 的積極性,用心用情為(wei) 各類人才當好“後勤部長”,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ye) 留人,努力促進各項事業(ye) 取得新發展。

  張驍表示,近年來,自治區關(guan) 於(yu) 高校畢業(ye) 生適應形勢、轉變就業(ye) 觀念的政策激勵,有效盤活了本地人才資源。希望相關(guan) 部門、學校特別是學生家庭,對高校畢業(ye) 生市場就業(ye) 給予更多關(guan) 心、支持和鼓勵,幫助高校畢業(ye) 生更加堅定自信地追求和實現人生價(jia) 值,在廣闊的社會(hui) 舞台上大顯身手。

  全國人大代表米瑪國吉:

  “在點滴變化中感受幸福生活”

  “在多年的農(nong) 網建設工作中,我能最真切地感受到西藏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全國人大代表米瑪國吉說,西藏電力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的發展,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好日子變得更加“明亮”。

  回想自己的從(cong) 業(ye) 經曆,讓米瑪國吉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5月30日,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紮果村戶戶通電工程竣工投運,就在通電合閘的一瞬間,紮果村的男女老少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悅與(yu) 激動,爭(zheng) 先恐後地為(wei) 電力工人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米瑪國吉回憶說,那天,鄉(xiang) 親(qin) 們(men) 和電力工人一起圍著嶄新的變壓器,一連幾個(ge) 小時,又是唱歌、又是鍋莊,大家久久不肯散去。一位年過八十的老阿爸還緊緊握著米瑪國吉的手,說他能在有生之年見到村裏人用上大網電的日子,激動的心情,就像盲人突見光明。“作為(wei) 一名土生土長的藏家孩子,我特別能體(ti) 會(hui) 老阿爸當時的心情,因為(wei) 在舊西藏,能用上電的人,絕不可能是我們(men) 這些普通的農(nong) 牧民。”米瑪國吉說。

  米瑪國吉表示,如今家鄉(xiang) 的老百姓除了用電帶來的便利,寬敞的道路、潔淨的自來水,住房、就醫這些都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看得見、摸得著。

  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

  “讓更多兒(er) 童免於(yu) 網癮傷(shang) 害”

  墨脫縣,地處雅魯藏布大峽穀深處,曾是中國全境唯一不通公路的縣。2013年10月,墨脫第一條公路通車以來,如今公路總裏程增長超過500公裏,“藏南秘境”的神秘也不再難以探尋。

  交通鋪就“幸福路”,讓墨脫人民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20年來深耕基層教育。家鄉(xiang) 教育事業(ye) 的不斷發展,讓她感慨萬(wan) 千。“我們(men) 學校建起了三層教學樓,孩子們(men) 有科學實驗室、美術室、音樂(le) 室,老師們(men) 上課也用起了PPT。”格桑德吉說。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對偏遠農(nong) 牧區的孩子更是如此!”格桑德吉作為(wei) 從(cong) 大山中走出來的大學生,對“知識改變命運”深有體(ti) 會(hui) 。多年來,她堅守讓孩子們(men) 有學上、上好學的初心,為(wei) 家鄉(xiang) 發聲、為(wei) 教育建言成為(wei) 她每年“兩(liang) 會(hui) 時間”的關(guan) 鍵詞。

  “現在很多孩子拿著手機玩遊戲,沉溺其中,這一現象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糾正,但也需要國家層麵出台合適的措施進行管控。”格桑德吉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墨脫縣完全小學,很多農(nong) 牧民孩子都住校,現在國家倡導“減負”,孩子們(men) 的空閑時間較多,一些自控力較弱的孩子就沉浸網絡遊戲,對身心健康發展都造成了消極影響。

  “希望國家能出台政策,對青少年參與(yu) 網絡遊戲進行管控。”格桑德吉表示,相關(guan) 部門和網絡產(chan) 品、服務提供者應該嚴(yan) 格落實法律規定和政策要求,防止未成年人手機成癮。同時,學校和家長應該切實履行未成年人預防沉迷網絡的義(yi) 務,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讓更多兒(er) 童能夠免於(yu) 網癮的傷(shang) 害。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