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藏南穀地、西藏糧倉(cang) ”之稱的山南,氣候獨特,孕育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農(nong) 產(chan) 品和商品。作為(wei) 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搭上潮流快車,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項目,從(cong) 此貢嘎縣本地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品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銷往全國各地。
貢嘎縣依托現有農(nong) 村物流,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裏”。結合西藏縣域“地廣人稀、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的實際,把“農(nong) 村物流配送難”作為(wei) 推進綜合示範工作的重點難點來抓,著力打通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的“最後一公裏”。依托現有的農(nong) 村物流配送網絡,貢嘎縣積極整合供銷、郵政、快遞等物流配送資源,投入資金647萬(wan) 元,建成1365平方米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818平方米的物流分撥倉(cang) 庫,邀請郵政、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ye) 入駐,形成集群效應。投資311.45萬(wan) 元,選擇交通條件便利、人口相對集中的30個(ge) 行政村分別建立鄉(xiang) (村)級服務站,輻射解決(jue) 周邊4.5萬(wan) 人口上網購物的問題。其中,傑德秀網點上線試運行2個(ge) 月內(nei) ,幫助當地群眾(zhong) 在網上代購物品120餘(yu) 件,實現交易額18211元。30個(ge) 網點全麵上線運行後,預計月交易額將達到30萬(wan) 元以上。
同時,貢嘎縣落實補貼政策,扶持農(nong) 牧民創業(ye) 就業(ye) 。積極探索電商發展與(yu) 扶貧工作的有機結合,從(cong) “用工扶貧、產(chan) 業(ye) 扶貧、創業(ye) 扶貧”三個(ge) 方麵來帶動部分貧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結合實際,製定了農(nong) 村物流配送補貼辦法,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發展,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網購成本。目前,貢嘎縣已與(yu) 中國郵政山南分公司達成協議,並安排160萬(wan) 元的補助資金,用於(yu) 企業(ye) 購置電商物流配送車、補貼配送人員工資等。推動農(nong) 牧民創業(ye) 就業(ye) ,帶動農(nong) 村扶貧開發。
此外,貢嘎縣依托平台優(you) 勢,助力貢嘎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熱銷。利用電子商務帶動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讓群眾(zhong) 和電商都在參與(yu) 中受益。貢嘎縣依托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突出宣傳(chuan) 特色產(chan) 品品牌定位。打造“互聯網+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創新模式,實現全網絡推廣和營銷。2015年至2021年底實現1115.3萬(wan) 元銷售總額。連續兩(liang) 年借“雙十一購物節”之機,通過統一品牌包裝、精心策劃廣告、開展促銷活動等整體(ti) 營銷推廣,促成“昌果紅土豆”在網上熱賣,解決(jue) 了貢嘎縣紅土豆銷路不暢的問題。
以及打造農(nong) 村電商平台,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貢嘎縣開展以“互聯網+非遺+打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硬仗”“大力發展農(nong) 村電商+鼎力弘揚文化遺產(chan) +攜手齊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的非遺入駐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推廣活動。圍繞該主題,邀請西藏吉蘇啦抖音網紅團隊創始人索朗加參,為(wei) 貢嘎縣非遺產(chan) 品和特色產(chan) 品進行現場直播推介。直播共展出民族服飾、民族家居用品、農(nong) 產(chan) 品及藏族繪畫等產(chan) 品80餘(yu) 種,12個(ge) 非遺展銷點的銷售額達到1.8萬(wan) 餘(yu) 元,此次活動拓寬了宣傳(chuan) 渠道,提高了產(chan) 品知名度,有利於(yu)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
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項目極大地促進了“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上線”雙向流通,開啟了農(nong) 戶致富新路徑,為(wei) 貢嘎縣打造智慧縣城、智慧農(nong) 村,形成有貢嘎特色的電子商務新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