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海拔5300米!看西藏亞熱邊境派出所的“追風”人

發布時間: 2022-04-08 08:52: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十年@每一個(ge) 奮鬥的你】海拔5300米!看西藏亞(ya) 熱邊境派出所的“追風”人
圖為(wei) 亞(ya) 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崩崩拉執勤點巡邏。龍小鳳 攝

  編者按: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亞(ya) 熱的風有多大,駐守在這裏的民警體(ti) 會(hui) 最深。

  這個(ge) 清晨,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亞(ya) 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趙晨打開窗戶。氣溫比前一天明顯降低,冷風打在臉上,他不禁緊了緊領口。

  “今天的風得有八級。”趙晨把手伸到窗戶外麵。“中午要變天,下午會(hui) 有雨夾雪。”他自信地預測著天氣。


圖為(wei) 亞(ya) 熱邊境派出所民警雪中巡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 攝

  派出所的老民警都說,熟悉了亞(ya) 熱的風,也就熟悉了亞(ya) 熱。亞(ya) 熱,藏語的意思是“犛牛生活的地方”。雖然名字帶“熱”字,可它一點都不熱。“一年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在這堅守六年的趙晨自創了一首“大風歌”。

  亞(ya) 熱邊境派出所成立於(yu) 2002年6月,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仲巴縣亞(ya) 熱鄉(xiang) ,平均海拔5300米,含氧量隻有平原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20℃,狂風夾雜著雪粒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民警們(men) 的手、耳朵、臉一年四季都有凍傷(shang) 的疤痂。

  如果不是親(qin) 身經曆,很難想象這裏冬天的風刮得有多凶悍。飛起來的雪粒和沙塵砸在臉上,讓人睜不開眼睛,甚至連呼吸都變得很困難。蒙磊剛來所裏的時候很不適應,因為(wei) 在這樣大風天氣裏,就連走路這樣的小事都要從(cong) 頭學起。


圖為(wei) 亞(ya) 熱邊境派出所民警雪中巡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 攝

  民警蒙磊清晰記得,2020年10月1日,是他到達亞(ya) 熱邊境派出所的第一天。乘車前往所裏,剛下車,咆哮的風便將蒙磊的帽子刮飛了,這個(ge) “特殊的見麵禮”,讓他的心一下涼了半截。

  半年多後,蒙磊漸漸適應了風裏的日子,“著涼鬧了幾次肚子”後,他學會(hui) 了用麵罩封住口鼻;巡邏時頂著風,就近找個(ge) 小山溝,等風小了再繼續巡邏。

  提起風,被稱為(wei) “亞(ya) 熱野犛牛”的民警桑傑次仁能一口氣說上大半天,他留下太多的“追風記憶”。順風、逆風,上山、下山……和同事們(men) 一起戰風鬥雪的故事。

  “隻有走上邊境線,才能讀懂戍邊人。”桑傑次仁對首次巡邊的民警孫家輝說。走過一個(ge) 風口,眼前是一段陡峭的斜坡,孫家輝拖著沉重的身子,跟隨隊伍向上攀爬。


圖為(wei) 亞(ya) 熱邊境派出所民警救助被困車輛。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 攝

  每攀登一步都在挑戰自我,孫家輝大口喘氣,仿佛聽到雙腿關(guan) 節發出的“哢哢”聲。他的肺部像拉著風箱,胸口伴隨持續的灼痛感。這一刻,他理解了桑傑次仁的話。

  肆虐的寒風中,民警們(men) 像一座座堅不可摧的流動界碑,手拉著手,在齊膝深的積雪中亦步亦趨、頂風前行,無數次踏上了巡邏路……

  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一群民警執勤、巡邏、潛伏。一條條巡邏路一遍遍地走,一個(ge) 個(ge) 山頭翻了一次又一次,戍邊人的堅守亙(gen) 古不變。

  “我們(men) 的青春屬於(yu) 風。”他們(men) 相信,吹過亞(ya) 熱的風,人生中的大風大浪,都能扛過去。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