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
西藏自治區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西藏調查總隊
2022年4月
光輝榮耀的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西藏視察指導,全區各族兒(er) 女沐浴幸福,共祝黨(dang) 的百年華誕,同慶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勝利召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西藏自治區第十次代表大會(hui) ,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邁上新征程。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西藏重要講話精神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hui) 精神,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抓好“四件大事”、實現“四個(ge) 確保”,聚力“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團結一心、奮勇攻堅,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GDP)2080.17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164.12億(yi) 元,增長7.3%;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757.28億(yi) 元,下降0.9%;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1158.77億(yi) 元,增長11.8%。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56831元(按年平均美元匯率折算為(wei) 8809美元),增長6.1%。
圖1 2015-2021年全區生產(chan) 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在全區生產(chan) 總值中,第一、二、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別為(wei) 7.9%、36.4%、55.7%。與(yu) 上年相比,第一產(chan) 業(ye) 比重持平,第二產(chan) 業(ye) 下降1.2個(ge) 百分點,第三產(chan) 業(ye) 提高1.2個(ge) 百分點。
圖2 2015-2021年三次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總數為(wei) 366萬(wan) 人。其中,城鎮人口134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36.61%;鄉(xiang) 村人口232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63.39%。人口出生率14.17‰,死亡率5.47‰,自然增長率8.70‰。
全年全區居民消費價(jia) 格比上年上漲0.9%。商品零售價(jia) 格上漲1.5%。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上漲1.5%。
年末全區市場主體(ti) 40.66萬(wan) 戶,比上年增長11.5%;全年新增市場主體(ti) 7.04萬(wan) 戶,增長11.4%。
二、農(nong) 牧業(ye)
全年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274.20千公頃,比上年增加7.29千公頃。其中,青稞麵積140.71千公頃,增加1.92千公頃;小麥麵積32.49千公頃,增加2.63千公頃;油菜籽麵積18.96千公頃,減少1.16千公頃;蔬菜麵積29.36千公頃,增加3.54千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106.15萬(wan) 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青稞產(chan) 量80.12萬(wan) 噸,增長0.8%。小麥產(chan) 量20.12萬(wan) 噸,增長14.0%。油菜籽產(chan) 量4.56萬(wan) 噸,下降9.9%。蔬菜產(chan) 量89.47萬(wan) 噸,增長6.1%。
年末牲畜存欄總數1692.52萬(wan) 頭(隻、匹),比上年末增加34.99萬(wan) 頭(隻、匹)。其中,牛657.06萬(wan) 頭,增加33.04萬(wan) 頭;羊942.32萬(wan) 隻,減少9.05萬(wan) 隻。全年豬牛羊肉產(chan) 量達26.95萬(wan) 噸,比上年下降3.0%。生牛奶產(chan) 量48.85萬(wan) 噸,增長8.8%。
圖3 2015-2021年主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產(chan) 量
三、工業(ye) 和建築業(ye)
全年工業(ye) 增加值189.9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12.9%。在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公有工業(ye) 增加值增長23.8%,非公有工業(ye) 增長2.4%。分經濟類型看,股份製企業(ye) 增加值增長13.7%,外商及港澳台企業(ye) 增長3.5%,國有控股企業(ye) 增長58.6%。分門類看,采礦業(ye) 增加值增長35.1%,製造業(ye) 增長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長6.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5%,有色金屬礦采選業(ye) 增長36.4%,農(nong) 副食品加工業(ye) 增長9.0%,食品製造業(ye) 下降39.5%,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ye) 下降0.1%,醫藥製造業(ye) 增長17.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ye) 下降8.8%,電力、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長4.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48.9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43.1%。分經濟類型看,股份製企業(ye) 利潤26.50億(yi) 元,增長209.0%,外商及港澳台企業(ye) 利潤20.80億(yi) 元,增長96.3%;國有控股企業(ye) 利潤盈利2.99億(yi) 元,扭虧(kui) 為(wei) 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產(chan) 品銷售率98.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水泥產(chan) 量991.59萬(wan) 噸,比上年下降12.7%;鉻礦石21.60萬(wan) 噸,增長57.0%;中成藥(藏醫藥)3430噸,下降4.4%;自來水1.72萬(wan) 噸,增長1.8%;發電量84.32億(yi) 千瓦時,增長18.5%;啤酒12.31萬(wan) 噸,下降1.8%;包裝飲用水48.77萬(wan) 噸,增長17.7%。
全年建築業(ye) 增加值567.38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計算,比上年下降5.8%。
圖4 2015-2021年建築業(ye) 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四、固定資產(chan) 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額比上年下降14.2%。按產(chan) 業(ye) 分,第一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56.3%,第二產(chan) 業(ye) 投資下降29.7%,第三產(chan) 業(ye) 投資下降13.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投資下降12.5%,集體(ti) 經濟投資增長21.0%,個(ge) 體(ti) 經濟投資下降78.2%,其他各種經濟類型投資增長53.6%。全年民間投資增長0.7%。
圖5 2015-2021年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速度
全年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141.97億(yi) 元,比上年下降14.2%。房地產(chan) 開發施工房屋麵積945.37萬(wan) 平方米,與(yu) 上年基本持平;竣工房屋麵積87.97萬(wan) 平方米,增長214.2%;商品房銷售麵積140.81萬(wan) 平方米,增長51.0%;商品房銷售額121.73億(yi) 元,增長45.0%。
五、國內(nei) 貿易
全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810.3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8.7%。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68.25億(yi) 元,增長8.7%;鄉(xiang) 村消費品零售額142.09億(yi) 元,增長8.6%。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728.61億(yi) 元,增長7.6%;餐飲收入81.73億(yi) 元,增長19.2%。
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值中增長較快的有,體(ti) 育和娛樂(le) 用品類、五金和電料類、家具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飲料類,分別增長為(wei) :533.7%、234.9%、217.6%、95.9%、94.0%。
圖6 2015-2021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六、對外貿易
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40.16億(yi) 元,比上年增長88.3%。其中,出口22.52億(yi) 元,增長74.1%;進口17.64億(yi) 元,增長1.1倍。一般貿易進出口22.55億(yi) 元,增長1.0倍。其中,出口5.02億(yi) 元,增長75.2%;進口17.53億(yi) 元,增長1.2倍。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均為(wei) 出口)17.22億(yi) 元,增長78.1%。
圖7 2015-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2021年,西藏與(yu) 77個(ge) 國家或地區有貿易往來,前三大貿易夥(huo) 伴是尼泊爾、德國、剛果(金)。其中,對尼泊爾貿易額17.97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9.4%,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4.8%;對德國貿易額12.65億(yi) 元,增長45.1倍;對剛果(金)貿易額2.46億(yi) 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貨物運輸周轉量150.86億(yi) 噸公裏,比上年下降4.1%。其中,鐵路運輸31.23億(yi) 噸公裏,下降21.5%;公路運輸118.91億(yi) 噸公裏,增長1.9%;民航運輸0.34億(yi) 噸公裏,下降20.7%;管道運輸0.38億(yi) 噸公裏,下降68.9%。全年旅客運輸周轉量95.32億(yi) 人公裏,增長11.7%。其中,鐵路運輸15.38億(yi) 人公裏,增長24.6%;公路運輸14.77億(yi) 人公裏,增長1.1%;民航運輸65.17億(yi) 人公裏,增長11.7%。
年末公路總通車裏程120726公裏,比上年增加1895公裏。其中有鋪裝路麵總裏程48949公裏。
圖8 2015-2021年公路通車裏程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郵政業(ye) 務總量5.16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5.9%;全區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1485.17萬(wan) 件,增長30.4%。其中快遞業(ye) 務收入4.95億(yi) 元,增長40.2%。全年電信業(ye) 務總量60.65億(yi) 元(按2020年不變價(jia) 計算),增長20.4%。建設通信光纜總長度達27.14萬(wan) 公裏。
年末電話用戶總數413.75萬(wan) 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80.32萬(wan) 戶,移動電話用戶333.43萬(wan) 戶。移動電話用戶本年新增11.5萬(wan) 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91.4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15.31萬(wan) 戶,比上年增加19萬(wan) 戶。固定互聯網寬帶家庭普及率達92.35部/百戶。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112.8萬(wan) 戶,增加19.7萬(wan) 戶。移動互聯網用戶229.8萬(wan) 戶,增加20.7萬(wan) 戶。全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77993.9萬(wan) GB,比上年增長38.2%。年末手機上網用戶299.5萬(wan) 戶。農(nong) 村地區寬帶接入用戶37.2萬(wan) 戶,比上年末增加12.4萬(wan) 戶。全區行政村光纖寬帶覆蓋率達99%。
圖9 2015-2021年電話用戶數
全年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4153.44萬(wan) 人次,比上年增長18.5%。其中,接待入境遊客0.92萬(wan) 人次,增長171.6%;接待國內(nei) 遊客4152.52萬(wan) 人次,增長18.5%。旅遊總收入441.90億(yi) 元,增長20.6%。其中,旅遊外匯收入545萬(wan) 美元,增長80.5%;國內(nei) 旅遊收入441.53億(yi) 元,增長20.6%。
圖10 2015-2021年接待旅遊者人數和旅遊總收入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5.62億(yi) 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稅收收入142.17億(yi) 元,下降0.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27.01億(yi) 元,下降8.3%。
圖11 2015-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yu) 額5591.85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住戶存款1151.31億(yi) 元,增長6.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yu) 額5135.13億(yi) 元,增長3.6%。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9.98億(yi) 元,比上年增長0.4%。財產(chan) 險業(ye) 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7.44億(yi) 元,增長0.7%。其中機動車輛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23億(yi) 元,下降7.7%。人身險業(ye) 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2.54億(yi) 元,下降0.2%。其中,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40億(yi) 元,增長3.1%;意外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94億(yi) 元,增長1.2%;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20億(yi) 元,下降5.0%。全年各類賠款及給付支出29.31億(yi) 元,增長32.3%。
九、教育、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846人,在學研究生4255人,畢業(ye) 生732人。普通本專(zhuan) 科招生11077人,在校生41304人,畢業(ye) 生9054人。中等職業(ye) 教育招生14585人,在校生33196人,畢業(ye) 生9970人。普通高中招生26656人,在校生75736人,畢業(ye) 生24678人。初中招生49160人,在校生145089人,畢業(ye) 生46543人。普通小學招生65029人,在校生365581人,畢業(ye) 生52790人。特殊教育招生100人,在校生1057人,畢業(ye) 生149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er) 156438人。全區小學學齡兒(er) 童入學率達99.96%,比上年提高0.03個(ge) 百分點。
年末西藏氣象係統共有911個(ge) 自動氣象站。其中,有人值守氣象站39個(ge) ,無人值守氣象站872個(ge) 。天氣雷達站12部。其中,多普勒雷達站4部,小型X波段雷達8部。
十、文化、衛生和體(ti) 育
年末全區共有廣播電視台76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99.24%和99.39%。全年出版報紙6658.59萬(wan) 份,比上年下降33.0%;期刊2481.9千冊(ce) ,增長6.6%;圖書(shu) 1762.96萬(wan) 冊(ce) ,增長13.0%。
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650個(ge) 。其中,醫院179個(ge) ,鄉(xiang) (鎮)衛生院675個(ge)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個(ge) ,疾病預防控製中心82個(ge) ,婦幼保健院(站)36個(ge) 。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19650張。其中醫院14808張。衛生技術人員25392人。其中執業(ye) (助理)醫師10448人。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37張。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6.94人。每千人執業(ye) (助理)醫師數2.85人。
本年度認證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388人。其中,一級90人,二級115人,三級183人。全年銷售體(ti) 育彩票8.71億(yi) 元,籌集體(ti) 育彩票公益金2.21億(yi) 元。西藏運動員在國際國內(nei) 各種競技體(ti) 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25枚、銀牌9枚、銅牌20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hui) 保障
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0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3元,增長13.0%;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5元,增長16.0%。
圖12 2015-2021年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全體(ti)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42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159元,增長13.0%;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577元,增長18.6%。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45.62平方米,農(nong) 牧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40.63平方米。
圖13 2021年全體(ti)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
截至年底,全區城鎮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4%以內(nei) ,城鎮新增就業(ye) 5.21萬(wan) 人。全區參加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含退休人員)30.51萬(wan) 人,參加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含待遇領取人員)174.63萬(wan) 人。參加工傷(shang) 保險43.87萬(wan) 人,參加失業(ye) 保險29.6萬(wan) 人,參加生育保險41.62萬(wan) 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55.06萬(wan) 人,參加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90.96萬(wan) 人。
全區城鎮居民共有23669人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共兌(dui) 現低保救助金2264.80萬(wan) 元。農(nong) 村居民共有134307人納入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共兌(dui) 現低保救助金2880.37萬(wan) 元。年末全區共有11個(ge) 兒(er) 童福利機構,集中收養(yang) 4623人;全區共有80個(ge) 養(yang) 老機構,集中收養(yang) 6114人;分散供養(yang) 6796人。
全年全區銷售福利彩票7.08億(yi) 元。籌集社會(hui) 福利彩票公益金2.02億(yi) 元。其中,上繳中央公益金1.01億(yi) 元;上繳地方公益金1.01億(yi) 元(含棄獎公益金)。
十二、安全生產(chan)
全年共發生各類事故532起,比上年增加174起,比上年增長48.6%;死亡175人,增加42人,增長31.6%。萬(wan) 車死亡人數1.88人,營運車輛萬(wan) 車死亡人數0.53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人數11人。
注釋:
[1].本公報數據均為(wei) 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yu) 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對外貿易、交通、郵電、旅遊、財政、金融、保險、教育、科技、氣象、文化、衛生、體(ti) 育、社會(hui) 保障、礦產(chan) 資源、安全生產(chan) 方麵的數據均由自治區各有關(guan) 部門提供。
[3].地區生產(chan) 總值及其各產(chan) 業(ye) 、工業(ye) 和建築業(ye) 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jia) 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jia) 計算。其它指標未特殊說明均按現價(jia) 計算。
[4].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及有關(guan) 製度規定,對分省區曆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核算數和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進行了修訂。
[5].按照國家統計局報表製度要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糧食產(chan) 量中薯類按5:1折算糧食產(chan) 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