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青年工作,親(qin) 切關(guan) 懷青年成長成才,引導廣大青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今日起,本報推出“奮鬥者·正青春”欄目,充分聚焦在區黨(dang) 委的關(guan) 心帶領下,西藏自治區青年在“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 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火熱實踐中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的奮鬥曆程,全麵展現廣大青年為(wei) 推動“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不懈奮鬥的青春擔當,生動講述當代西藏青年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奮鬥故事。敬請關(guan) 注。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襖”,這是那曲市雙湖縣的真實寫(xie) 照。
可就有一位郵政人,在這樣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默默堅守了15年,被雙湖的牧民群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雪域信使”。
她,就是全國勞動模範、雙湖縣郵政分公司原總經理、現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藏自治區機要通信局職工益西卓嘎。
“我是郵政所第三名員工”
2005年,益西卓嘎通過招聘,成為(wei) 當時尼瑪縣雙湖地區郵政所的一名臨(lin) 時工,“我是郵政所的第三名職工,當時所裏隻有兩(liang) 名年齡較大的老員工,服務著雙湖7個(ge) 鄉(xiang) 鎮。”益西卓嘎回憶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營業(ye) 廳內(nei) 陳設簡陋:一個(ge) 辦理業(ye) 務的櫃台、一張堆放郵件的桌子和一把椅子,再沒有別的東(dong) 西了。”益西卓嘎說。
辦公條件不好,還需麵對生活的不便。益西卓嘎回憶說:“那時候,我住的是從(cong) 電信公司借來的一個(ge) 雜貨間,吃水要等運水車送過來,或者到10公裏外的河裏去打,飯菜就是糌粑、牛羊肉和土豆、白菜等‘老三樣’,沒有新鮮的綠葉菜。”
麵對艱苦條件,“說實話,當時我有些猶豫,要不還是回老家吧?”益西卓嘎說,但離別時,同為(wei) 郵遞員的父親(qin) 的叮囑,迅速湧上她心頭:“郵遞員是牧區群眾(zhong) 與(yu) 外界溝通的重要渠道,責任重大,在崗位上就要好好幹!”
隨後的日子裏,益西卓嘎時刻用父親(qin) 的話勉勵自己,再苦再難都再沒打過退堂鼓。
剛到崗,益西卓嘎就發現,因為(wei) 老員工不識字,雙湖地區郵政業(ye) 務還僅(jin) 限於(yu) 報紙征訂,郵寄等業(ye) 務幾乎為(wei) 零。
於(yu) 是,她上班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熟悉業(ye) 務,而是教同事認字。
“便民惠民業(ye) 務不斷拓展”
慢慢地,工作時間久了,僅(jin) 有初中文化的益西卓嘎發現自己儲(chu) 備的知識不夠用了。於(yu) 是,每天下班後,她都會(hui) 主動學習(xi) 到淩晨一兩(liang) 點。
同時,因受學曆限製,益西卓嘎臨(lin) 時工的身份也一直轉不了正。“於(yu) 是我報考了那曲職業(ye) 技術學校,平時工作後自學,周末就上那曲地區參加考試。”
2013年,雙湖縣成立後,急需人才,益西卓嘎抓住機會(hui) ,從(cong) 當時的20多名臨(lin) 時工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一名正式帶編的郵遞員。
這隻是一個(ge) 起點。雙湖縣的成立,對郵政業(ye) 務範圍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時代在發展,越來越多的郵政業(ye) 務需要在網上處理。我自己在計算機刊物上學習(xi) 知識,硬啃五筆輸入法,熟悉網上業(ye) 務。”益西卓嘎告訴記者,“我一下班就鑽進房子學習(xi) ,顯得跟周邊人、環境有些格格不入。當時還有人取笑我‘你一個(ge) 初中生難道還想上本科’。”
“為(wei) 什麽(me) 初中生就不能上本科!”益西卓嘎不服輸的勁兒(er) 上來了。2015年至2018年,她順利考上石家莊郵電學院函授班(大專(zhuan) 學曆)並畢業(ye) 。2018年,又通過了石家莊郵電學院本科班的考試,目前,除計算機結業(ye) 考試錯過時間外,其他科目均已結業(ye) 。
得益於(yu) 益西卓嘎的努力,雙湖縣郵政所業(ye) 務也有大幅拓展。“我們(men) 結合老百姓實際需要,先後開通了匯兌(dui) 、包裹、函件、報刊、集郵、農(nong) 牧區鄉(xiang) 郵通信、郵件投遞、代收費和網上購物等便民惠民業(ye) 務。”益西卓嘎自豪地說。
隨著電商業(ye) 務的發展,益西卓嘎也動起心思,手把手地教牧民群眾(zhong) 使用“郵樂(le) 購”等網購平台,讓牧民群眾(zhong) 享受現代郵政帶來的便捷與(yu) 紅利。
“15年堅守,我不後悔”
工作15年來,在益西卓嘎的堅持下,雙湖縣郵政隊伍從(cong) 3人發展到現在的50多人,網點遍布鄉(xiang) 、村一級,郵政也成為(wei) 雙湖縣唯一一個(ge) 快遞公司。
15年來,雙湖縣郵政快遞不僅(jin) 多了起來,鄉(xiang) 鎮特色產(chan) 品也走了出去,“郵政與(yu) 嘎措鄉(xiang) 形成戰略合作關(guan) 係,幫助嘎措鄉(xiang) 卡墊、背包等民族手工藝品走了出去,一個(ge) 季度能賣8000件左右。”益西卓嘎說。
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作為(wei) 郵遞員的益西卓嘎,是合格的,也是稱職的。但作為(wei) 妻子,她有遺憾。因為(wei) 常年的勞苦奔波,生活在高海拔的惡劣環境裏,益西卓嘎身體(ti) 垮了,流產(chan) 兩(liang) 次,可能終生不會(hui) 再有自己的孩子。
2016年,醫生拿著她的體(ti) 檢報告單說:“你才30出頭,卻患有腎炎、胃炎、風濕性關(guan) 節炎這麽(me) 多病。”
愛人心疼地勸她:“向組織提出申請,把你調整到低海拔地方工作。實在不行,辭職到拉薩好好調養(yang) 身體(ti) ,我來養(yang) 你。”
益西卓嘎卻說:“雙湖是我成長的地方,我經曆雙湖郵政的發展,草原的牧民需要我,我不能就這樣放棄。”
這樣值得嗎?萬(wan) 一沒有孩子,會(hui) 不會(hui) 後悔?益西卓嘎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hui) 上回答了這個(ge) 問題,她說:“在雙湖,很少見到樹木和綠色,但是,郵政人為(wei) 這片荒涼的地方帶來了寶貴的綠色。我的心中一直有一種火一樣的熱情和希望,這是我在雙湖堅守15年的理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