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連線丨珠峰下,海拔6100米的冰洞是這樣……
冰川
是地球的年輪,記錄著時光的奧秘
不僅(jin) 保留著曆史上自然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
還記錄著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的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有著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
東(dong) 絨布冰川(5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在這次“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康世昌負責的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
在東(dong) 絨布冰川海拔6350米以上區域
利用先進的儀(yi) 器
探查著厘米級乃至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
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出發前往東(dong) 絨布冰川區域(5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自28歲第一次站在珠峰腳下
今年已是康世昌第11次來到珠峰做科研
“珠峰是世界之巔,我們(men) 通過對冰川變化和大氣汙染物的研究,可以看到全球人類活動對珠峰地區帶來的影響。”
康世昌說
研究冰川變化就是在明晰全球變暖的影響
這對全球氣候變化治理和應對都是有益的
拚版照片:左圖為(wei) 進山作業(ye) 前的康世昌(5月1日攝);右圖為(wei) 從(cong) 東(dong) 絨布冰川作業(ye) 完畢返回後的康世昌(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小組5月1日至6日分批次從(cong) 珠峰大本營出發,5月9日返回
除對東(dong) 絨布冰川14.68平方公裏的範圍進行精準測量外
還帶回了豐(feng) 富的冰川影像素材
這是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位於(yu) 海拔5800米的科考營地(5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東(dong) 絨布冰川(5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在東(dong) 絨布冰川觀察測量(5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在東(dong) 絨布冰川觀察測量(5月5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冰川與(yu) 汙染物小組在東(dong) 絨布冰川行進(5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9032米!中國第二次青藏科考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北京時間5月15日4時40分,“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平台到達海拔9032米、超過世界最高峰珠峰的高度,創造出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詳細] -
新華全媒+|探營“巔峰使命”:在海拔5200米“放鬆一下”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正在進行,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有一頂帳篷被科考隊員們叫做“娛樂帳”,記者帶你一探究竟。[詳細] -
新華全媒+丨八張海報帶你了解珠峰科考
青藏高原作為地球上獨特的地質、地理、資源及生態單元,被科學界稱作“天然實驗室”,而珠峰就是這個實驗室裏一塊亟待被科學認知的璞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