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邦達高高原機場下來,車輛便沿著214國道向北疾速前行。一路上,峻峭界天的雪山、柳色依依的藏式村落、刀削斧鑿的千仞岩壁、蜿蜒奔騰的瀾滄江,從(cong) 窗外悉數應眸而過。
從(cong) 邦達機場到昌都市區,行程100多公裏,等車輛抵達市區最繁華的茶馬廣場時,已是午後時分。剛一下車,趙芹和女茶藝師紮西擁宗便迎上前來,為(wei) 我們(men) 獻上潔白的哈達。
暮春的昌都,天宇蔚藍,陽光充足,整座城市顯得格外明亮。寬闊的街道上,觸目皆是高樓廣廈;廣場上更是商鋪林立,市民往來絡繹——毋庸置疑,如今的昌都,已是頗具規模的新都會(hui) 了,這與(yu) 趙芹首次抵達昌都見到的景象已然大不相同。
趙芹,四川眉山人,生於(yu) 1988年。17歲時,與(yu) 好友來到昌都,一待便是十七年,她將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歲月、愛情與(yu) 事業(ye) ,全部揮灑在了這片雪域高原。更重要的是,在昌都這座茶馬古道重鎮,趙芹開始了創業(ye) 生涯,經營起自己的茶葉人生。漸漸地,她找到了立身之本、奮鬥之源——將茶葉連鎖店開遍西藏、搭建起溝通藏漢茶文化的橋梁。
昌都創業(ye) :從(cong) 搬運工到茶店老板
來到西藏後的趙芹,打的第一份工,是在昌都一家副食品批發店當搬運工。“剛來昌都,我個(ge) 頭小,隻有80多斤。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貨、送貨。那時的昌都街頭,根本沒電動車,我一人踩著三輪車,給客戶送貨。當時,昌都的路不好走,上下坡很多,貨物又重,每次都在100斤以上,有時還要將繩子勒在身上,拖著車和貨物走……”
回憶起持續了五六年之久的搬運生涯,趙芹感慨地說,“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me) 熬過來的。每個(ge) 女孩子都愛美,我也想和同齡人一樣,穿高跟鞋,穿幹淨衣服。”正是這份單純質樸的少女情結,促使她下定決(jue) 心,要換一份工作。
昌都,曾是茶馬古道上滇藏道和川藏道的交會(hui) 點,四川、雲(yun) 南等地的茶葉,經由此地,源源不斷地輸入西藏拉薩、日喀則等地。然而,到了現代,這裏的茶葉貿易已與(yu) 往昔不同。2010年前後,偌大的昌都城,最熱鬧的街區僅(jin) 有三家不到的散茶店。這些散茶,多數從(cong) 四川茶葉批發市場運來,主要賣給當地人及嗜茶商客,口糧茶,幾十元一斤;好的茶葉,則數百或上千元一斤,往往包裝成精美禮盒,作為(wei) 禮品茶之用。
創業(ye) 之初,趙芹先是相中了臨(lin) 街一家待轉讓的小店麵,隻因租金便宜。小店原是賣茶葉的,沒想到她竟然“愛屋及烏(wu) ”,從(cong) 此走上了茶業(ye) 之路。其後,幾經輾轉,換過數家門店,但她對茶的興(xing) 趣卻越發濃厚起來,甚至自己鑽研起了茶藝。
“那時的昌都茶葉店,絕大多數單純是賣茶,基本不講究什麽(me) 服務,更沒有衝(chong) 泡的茶幾。”為(wei) 了給客人提供品茗體(ti) 驗,她開始在小小的門店裏,擺放上60公分大小的茶幾。
未曾想,趙芹自以為(wei) 的創新之舉(ju) ,卻遭到一些客人的不理解。因飲茶習(xi) 慣不同,有些客人指責盛茶的杯子太小,對人不尊重。
遭遇數次指責後,趙芹更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茶行闖出一片天地,必須經曆一番苦心研究,了解不同顧客的飲茶習(xi) 慣和喜好。
那幾年,趙芹一人苦苦維係著小小的茶葉店,慘淡經營,也沒有多餘(yu) 的錢聘請茶藝師。每次客人要求送貨,她便臨(lin) 時關(guan) 門,在門上留下紙條:“出去送貨,有事電聯”;昌都的冬天,尤為(wei) 寒冷,即使零下20℃,趙芹也會(hui) 騎車跑遠路,給客戶送貨,“我不想放棄任何一單生意。”
當時,門店裏銷售出去的,主要是四川綠茶,諸如毛峰、雪芽、竹葉青等,但“綠茶須冷藏存放,上半年賣得出去最好,如果庫存積壓,下半年想再賣出去,就難多了”;而且,由於(yu) 銷售的茶類過於(yu) 單一,利潤不高,導致銷售額一直上不去。
為(wei) 雪域高原帶來飲茶新風
趙芹的事業(ye) 真正步入正軌,是在2017年正式加盟八馬茶業(ye) 這家國內(nei) 頭部茶企之後。
有了大牌茶企的支持,運營上有了保證。但由於(yu) 地理氣候的差異,加以飲茶文化不同,要想在昌都經營好一家品牌茶葉店,遇到的困難要比想象中大得多。對她來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昌都市係高海拔地區,這裏的水沸點在85℃左右,水溫低導致衝(chong) 泡時茶香溢出慢,香氣明顯淡於(yu) 低海拔地區。為(wei) 此,趙芹進行了反複的衝(chong) 泡實驗,諸如增加溫杯次數、改用銀壺燒水、采取低衝(chong) 久泡等方式,來維係茶的香氣,以達到更好的衝(chong) 泡口感。
此外,在昌都開茶葉店,成本較高。從(cong) 四川等地輸入的物資,運費高昂;市區繁華地段的店鋪租金也不便宜,甚至每平方米500元以上每月,在多重成本的擠壓之下,利潤空間自然更小。
最大的難點還在於(yu) ,不同地域的飲茶習(xi) 慣也不同。當地群眾(zhong) 雖然嗜茶,但極少有衝(chong) 泡的習(xi) 慣,認為(wei) 行業(ye) 內(nei) 流行的茶藝過於(yu) 講究繁瑣。
“來門店前,我從(cong) 來沒有接觸衝(chong) 泡茶。以前家裏的茶都是煮的,比如酥油茶、清茶。清茶呢,還要加鹽巴。我第一次喝衝(chong) 泡茶,覺得盛茶的杯子好小啊,味道也太淡了,沒加鹽!”門店的女茶藝師紮西擁宗,笑著談起自己初喝衝(chong) 泡茶的經曆。
然而,工作數月後,紮西擁宗有了不一樣的體(ti) 驗,漸漸覺得細細品一杯衝(chong) 泡的茶,也是一件非常舒心的事。而真正讓她喜歡上茶藝師這份職業(ye) 的,是因為(wei) 她覺得“茶藝,動作太優(you) 美了,看著舒服,而且衝(chong) 泡時,人很容易安靜下來”。
紮西擁宗的心路轉變,也從(cong) 另一個(ge) 側(ce) 麵增強了趙芹在昌都經營茶葉店的信心。
回想起數年前,隻有她自己單打獨鬥,爭(zheng) 取更多推銷產(chan) 品的機會(hui) 。她經常奔走於(yu) 昌都各類活動,提供免費茶敘服務、參與(yu) 茶藝演出等等。有一年,她還鼓動來昌都過暑假的小女兒(er) ,和她一起同台獻藝,在當地的文化節表演茶藝。
趙芹對茶的熱愛,及不懈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zhong) 接觸到了不同的衝(chong) 泡茶藝,為(wei) 雪域高原帶來新的飲茶風氣。如今,入店品茶、買(mai) 茶的顧客,明顯比以前多了起來。
開一家“溫暖的茶葉店”
如今,有“藏東(dong) 明珠”之稱的昌都,正處於(yu) 蓬勃發展期,各類城建項目、惠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經濟和旅遊業(ye) 的發展,各地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深入,趙芹的茶葉店也逐漸成了小小的文化交流之地。遠道而來的人都將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每天一有閑暇,便約上好友,衝(chong) 上幾泡茶,在此侃天說地。
“我想開一家有溫度的茶葉店,讓來門店的人感受到家的溫暖。”趙芹說。
長期與(yu) 父母、子女分居川藏兩(liang) 地,一年與(yu) 家人隻見一兩(liang) 次麵的她,更明白“家”的意義(yi) 。2016年前後,趙芹遭遇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當時的她,多重債(zhai) 務壓身、事業(ye) 停滯不前、婚姻瀕臨(lin) 破裂。正當她覺得難以為(wei) 繼、想要放棄時,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她參加了八馬在深圳舉(ju) 辦的企業(ye) 文化課。培訓課上,她被八馬的“家文化”深深打動了,當天她立即決(jue) 定加盟八馬。
在八馬,趙芹找到了事業(ye) 上的同行者。來自全國各地的八馬加盟商,時不時會(hui) 噓寒問暖,給她打氣,並且在困難時為(wei) 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那時,我更加確定,八馬就是我的依靠。除了開茶葉店,我這輩子再也不會(hui) 做其他的了。”
出於(yu) 對八馬“家文化”的高度認同,趙芹開茶葉店的用心,也發生深刻轉變,她希望自己經營的茶葉店,能讓更多的人找到家的感覺。
“前年,有一位來自福建的客人來到店裏,激動地跟我說,那天在茶馬廣場逛,一抬頭就看到了家鄉(xiang) 的茶企,入店後,喝了鐵觀音、武夷岩茶,太感動了,沒想到能在雪域高原,喝到家鄉(xiang) 的熟悉味道!”
回首來時路,趙芹總結道,從(cong) 事茶行業(ye) 應信奉長期主義(yi) ,貴在持之以恒,堅持真摯無偽(wei) 、心細如一的服務。如今,她更將重心放在培養(yang) 茶藝師隊伍上,努力將門店服務做到第一,讓客人進店體(ti) 驗後,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事實上,不少茶客對這位“四川幺妹”有著莫名的好感,樂(le) 於(yu) 與(yu) 她接觸、聊天。趙芹日常待人熱情周到,總是充滿活力和激情。在她的感染下,當門店人手不夠時,這些客人還會(hui) 自願幫忙看店、搬運貨物等,主客融洽、一派祥和。
雪域新茶人的夢想
趙芹熱情、細致的待客之道,使其在當地商圈獲得好評,最終贏得了昌都市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的認可,成為(wei) 首批50人會(hui) 員之一。
昌都市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成立於(yu) 2021年,是西藏首個(ge) 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由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女企業(ye) 家組成。自創立之始,該團體(ti) 便致力於(yu) 扶貧濟困、關(guan) 愛弱勢群體(ti) 等公益事業(ye) ,以展示藏東(dong) 女企業(ye) 家的風采。
去年年底,趙芹積極參與(yu) 了協會(hui) 組織的針對農(nong) 村線路改造的募捐活動,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此外,趙芹還積極參與(yu) 資助當地的困難殘疾大學生創業(ye) 等公益活動。
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會(hui) 長劉蘭(lan) 秀對趙芹有著極高的評價(jia) ,“趙芹是一個(ge) 有愛心的人,經常參與(yu) 協會(hui) 的各項公益活動。每次她都毫無保留,第一個(ge) 捐錢捐物,真正頂起了屬於(yu) 女人的半邊天。”
2020年,西藏開始大力推廣低氟健康茶。趙芹在得知消息後,也第一時間向八馬建議,並希望自己能參與(yu) 到宣傳(chuan) 推廣低氟茶的公益事業(ye) 中來,“八馬的使命是讓人人享受茶的健康與(yu) 快樂(le) ,我很想借此機會(hui) ,深入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推廣低氟茶,這也算是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能喝上放心茶、健康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如今,趙芹在昌都新開了第二家茶葉店,還招聘了不少年輕的茶藝師。劉蘭(lan) 秀對此表示歡迎,“八馬茶業(ye) 是國內(nei) 頭部茶企,希望有更多的八馬門店能開到昌都來,促進就業(ye) 。”
當問起趙芹未來的夢想時,作為(wei) 雪域高原上的新茶人,她動情地說道:“我這一輩子可能就奉獻給茶葉了。我的終極夢想,就是將茶葉連鎖店開遍整個(ge) 西藏。我希望,未來自己能成為(wei) 不同地域茶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將西藏的高原茶引出去,讓更多人熟悉;同時,將外地優(you) 秀的茶文化引進來,促進各地茶文化的交流與(yu) 融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