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平凡的地方做平凡的事
2016年9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快遞站——珠峰驛站正式掛牌營業(ye)
“包裹給鄉(xiang) 民們(men) 帶去了快樂(le) ,我也因為(wei) 他們(men) 的快樂(le) 而快樂(le) 。”
“我隻希望在珠峰這個(ge) 不平凡的地方做一些平凡的事,把快遞和快樂(le) 帶給大家。”
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開一家快遞站是什麽(me) 體(ti) 驗?
位於(yu) 珠穆朗瑪峰腳下的紮西宗鄉(xiang) ,由於(yu) 地理位置偏遠,曾一度與(yu) 網購和快遞“絕緣”。2016年,這裏開設起全鄉(xiang) 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快遞站。在站長兼快遞員楊濤的經營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包裹終於(yu) 能翻越“天路”,平安送到鄉(xiang) 民手中。
“包裹給鄉(xiang) 民們(men) 帶去了快樂(le) ,我也因為(wei) 他們(men) 的快樂(le) 而快樂(le) 。”楊濤說。
海拔最高的快遞站
楊濤是一名來自陝西鹹陽的90後小夥(huo) 。曾經的他,是一個(ge) 很喜歡“到處亂(luan) 跑”的人。
讀完高中後,他在國內(nei) 不少城市或長或短地停留,從(cong) 事過圖書(shu) 管理員、機械調試、商業(ye) 營銷等不同領域的工作,收獲了許多新鮮體(ti) 驗。“那時比較愛跑愛動,大半個(ge) 中國我都轉了一遍。”楊濤說。
2016年,楊濤決(jue) 定前往西藏。這一去,就是將近六年。
楊濤所在的地方是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這裏海拔在4000米以上,距珠穆朗瑪峰隻有49公裏,是珠峰腳下最近的行政鄉(xiang) 。
楊濤出發時,家鄉(xiang) 正是38攝氏度的酷暑天,他隻穿著一件短袖便去了西藏。飛機落地後才發現當地氣溫隻有十幾攝氏度,他準備網購一些厚實的衣物,但由於(yu) 位置偏遠,有些賣家要給一百多元的衣服加上五六十元的郵費,有些賣家甚至直接拒絕發貨。
經曆一番周折,楊濤終於(yu) 找到一家同意發貨並且承擔郵費的店鋪,但包裹最終到手時,距離下單的日子已過了大半個(ge) 月。
楊濤遇到的事在當地並不鮮見。因為(wei) 物流不便,紮西宗鄉(xiang) 的居民們(men) 很少網購。紮西宗鄉(xiang) 占地近3000平方公裏,下轄30個(ge) 行政村,全鄉(xiang) 有約7000人。此前,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沒有一家快遞站,到縣裏距離最近的快遞點,往返一趟需要四五個(ge) 小時車程。
這不是鄉(xiang) 民們(men) 遇到的唯一難題。從(cong) 紮西宗鄉(xiang) 到定日縣,途經海拔5198米的加烏(wu) 拉山口,盤山公路有108道彎,地形曲折危險。沒有車的鄉(xiang) 民隻能冒著風險,付將近一百元車費到縣裏取件。
“超過三天不取,包裹就會(hui) 退回。”楊濤說。在鄉(xiang) 民眼中,去縣城取一次快遞的代價(jia) 太高,許多人對包裹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
楊濤決(jue) 定做些什麽(me) ,幫助大夥(huo) 解決(jue) 取快遞難。他先後聯係了快遞網點總部與(yu) 紮西宗鄉(xiang) 政府,提出準備在當地開設一家快遞收發站的想法,獲得了各方的大力支持。
2016年9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快遞站——珠峰驛站正式掛牌營業(ye) 。
從(cong) 新手快遞員到靠譜站長
剛到西藏時,楊濤曾出現高原反應,一陣一陣的頭痛讓他難以入眠,嘴角也裂開了,“連喝水都難受”。
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半個(ge) 多月才有所好轉。
而這隻是開始,珠峰驛站經營起來後,還有更多困難等著他。
作為(wei) 一名快遞員,駕駛技能不可或缺。但作為(wei) 新手快遞員,開著貨車在曲折的“天路”之間往返,對楊濤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到縣城的路約有65公裏,寬度隻有五六米,其間常有近180度的急彎,視野盲區很多。第一次開車去縣裏取貨時,楊濤內(nei) 心忐忑,手一直抖個(ge) 不停,開了三個(ge) 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路上,楊濤常會(hui) 遇上牧人趕著成群的犛牛經過,他隻好停下車子,直到牛群全部通過才能趕路。
最驚險的是冬天。下雪時,楊濤隻用1擋或2擋慢速前行,“刹車都不敢踩,稍微踩一下車輪就飄了”。遇到大霧、冰雹等極端天氣,稍不留神就可能遇到危險,他隻能比平時更加謹慎。
不在路上跑時,楊濤也不輕鬆。
紮西宗鄉(xiang) 時常停電。一次要維修電路,足足停電了五天五夜。為(wei) 不影響鄉(xiang) 民們(men) 正常取件,楊濤要準備好電瓶、充電寶、蠟燭等物品,以應對突發情況。
下一個(ge) 是解決(jue) 語言不通的難題。剛到西藏時,楊濤不會(hui) 說藏語,當地居民認識漢字、會(hui) 說漢語的人也很少。互相聽不懂時,他偶爾會(hui) 與(yu) 鄉(xiang) 民產(chan) 生誤會(hui) 。後來,他發現來取快遞的年輕人中懂漢語的較多,便麻煩他們(men) 當翻譯,將意思傳(chuan) 達清楚。
幾年下來,楊濤學會(hui) 了一點藏語,部分鄉(xiang) 民也掌握了簡單的漢語,他們(men) 之間的交流不像最初那樣吃力了。
“笑容是可以傳(chuan) 染的”
楊濤曾想過放棄,但看到鄉(xiang) 民們(men) 迫不及待拆開快遞的喜悅神情時,這個(ge) 念頭也隨之打消了。
“笑容是可以傳(chuan) 染的。”看到鄉(xiang) 民們(men) 開心的樣子,楊濤也會(hui) 有種發自內(nei) 心的快樂(le) ,這也是他堅持下去的原因。
在楊濤的打理下,珠峰驛站幾年間的業(ye) 務量增長十幾倍,物流時間縮短到五天左右,健身器材、電子產(chan) 品、樂(le) 器……鄉(xiang) 民們(men) 購買(mai) 的物品種類越來越豐(feng) 富。
這些改變並非一蹴而就。快遞站成立之初,不少居民對網購不了解,楊濤就教他們(men) 如何下載軟件、綁定銀行卡、填寫(xie) 地址。幾次下來,這些鄉(xiang) 民已經能熟練地在網上挑選自己想買(mai) 的商品。
還有些剛接觸網購的鄉(xiang) 民,分辨不清平台上商品真假,也會(hui) 找楊濤幫忙鑒定。有一次,一位鄉(xiang) 民看中了一款手機殼,卻遲遲不敢下單。因為(wei) 手機殼在當地的售價(jia) 基本要五十元左右,而網上的一個(ge) 手機殼隻要9.9元,這位鄉(xiang) 民以為(wei) 自己遇到了假貨。經過楊濤的耐心解釋後,鄉(xiang) 民終於(yu) 放心下了單。
點滴平凡小事的積累,讓改變一點一滴地發生在紮西宗鄉(xiang) 和這裏的人們(men) 身上。
楊濤自己也在改變:“以前我喜歡四處輾轉,現在更想安頓下來。平日工作雖忙,心中卻有一種別樣的平靜。”
“我隻希望在珠峰這個(ge) 不平凡的地方做一些平凡的事,把快遞和快樂(le) 帶給大家。”楊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