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機械化讓耕作跑出“加速度” 西藏農牧民享實惠

發布時間:2022-06-29 08: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機械化讓耕作跑出“加速度”西藏農(nong) 牧民享實惠
圖為(wei) 拉薩市林周縣江角村村民駕駛農(nong) 用拖拉機。冉文娟 攝

  “以前犁4畝(mu) 地,靠牲畜需要一整天。現在用機器,一個(ge) 小時就幹完了。”拉薩市林周縣江角村旦羅家中有22畝(mu) 地,今年種上了青稞、麥子和油菜,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耕作。

  近年來,拉薩市不斷提升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促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糧食生產(chan) 安全有了更好保障。有拉薩“糧倉(cang) ”之稱的林周縣,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經達到83%左右,當地農(nong) 牧民切實得到實惠。


圖為(wei) 拉薩市林周縣曲嘎強村正在播種燕麥飼草。冉文娟 攝

  旦羅所在的江角村於(yu) 2008年組建了農(nong) 機合作社,目前擁有收割機等農(nong) 機具共20台。說起機械化帶來的好處,旦羅讚不絕口。“以前我和老婆都要下地幹活,現在使用機械省時省力,老婆隻用做做家務,照看牲畜。我自己也有了空閑時間,可以去縣城打工。”

  6月末的林周縣曲嘎強村,村民們(men) 正在播種燕麥飼草,機器在田間穿梭不停,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圖為(wei) 拉薩市林周縣曲嘎強村正在播種燕麥飼草。冉文娟 攝

  “以往,村裏依靠傳(chuan) 統單一的種植模式,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極差,加上整村勞動力不足,導致大部分土地處於(yu) 荒廢狀態。”曲嘎強村第一書(shu) 記楊先亮介紹,村裏於(yu) 2018年成立了農(nong) 機合作社,現在已擁有聯合收割機、飼草打捆機、植保機等各類農(nong) 機具108台。

  有了農(nong) 機具助力,曲嘎強村不斷擴大飼草種植規模,飼草種植已成為(wei) 民眾(zhong) 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家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更足了。”楊先亮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