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基層統戰工作往心裏走
圖為(wei) 西藏布達拉宮。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2021年,多國藝術家在西藏林芝參觀傳(chuan) 統村落、體(ti) 驗藏餐。圖為(wei) 波蘭(lan) 年輕藝術家白尾在西藏林芝一藏餐館內(nei) 與(yu) 一隻小狗拍照。記者 江飛波 攝
2016年2月,藏族民眾(zhong) 與(yu) 回族朋友同慶藏曆新年。 中新社記者 貢嘎來鬆 攝
2020年11月,西藏改編傳(chuan) 統藏戲《文成公主》拉薩首演。 記者 江飛波 攝
拉薩
打造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的民族互嵌式社區典範
拉薩市堅持把社區作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要基點,推動各民族越走越近、越走越親(qin) 。
拉薩市城關(guan) 區河壩林社區居住著漢族和藏、回、白、東(dong) 鄉(xiang) 、撒拉、維吾爾等10個(ge) 少數民族。近年來,社區積極打造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的民族互嵌式社區典範。
河壩林社區積極將少數民族成員納入黨(dang) 組織行列,各族居民群眾(zhong) 主動參與(yu) 社區治理。社區還利用各類平台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教育進家庭、進學校、進寺廟。
河壩林社區多措並舉(ju) 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往深裏走、往心裏走。社區組建了由藏、漢、回三個(ge) 民族組成的演出隊,每逢各民族傳(chuan) 統節日舉(ju) 辦文藝表演等活動。以重大節日為(wei) 契機,社區堅持慰問轄區內(nei) 各族貧困居民、孤寡老人、留守兒(er) 童、僧尼。社區每年還召開民族團結表彰會(hui) 議。
2017年,河壩林社區被評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
2019年作為(wei) 模範集體(ti) 受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表彰。
日喀則
推動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邁出新步伐
日喀則市持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上下足功夫,築牢了新時代僧尼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鋼鐵長城。
紮什倫(lun) 布寺深挖曆代班禪在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進程中的珍貴曆史實物、相關(guan) 文獻資料以及黨(dang) 中央、區黨(dang) 委關(guan) 心關(guan) 懷紮寺僧眾(zhong) 的文獻資料,打造愛國主義(yi) 教育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吸引區內(nei) 外僧尼和群眾(zhong) 前來參觀。
山南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 讓各族群眾(zhong) 共享成果
山南市把民族團結工作納入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及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與(yu) “四件大事”結合統籌推進,促進各族群眾(zhong) 在團結進步中,共建共享改革發展穩定成果。
持續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整合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實施“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十項提升工程,全市供水和灌溉保證率分別達95%、85%,行政村主電網覆蓋率達100%,鄉(xiang) 鎮村居公路通暢率分別達100%、82%,行政村通郵率、通寬帶率、通電話率均達100%,各族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2021年形成《山南市興(xing) 邊富民項目和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統籌整合協調監督管理製度》,落實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2億(yi) 元人民幣;製定了《山南市民族手工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共有民族手工業(ye) 企業(ye) (合作社)193家,實現產(chan) 值5422.615萬(wan) 元,帶動農(nong) 牧民、貧困戶和殘疾人就業(ye) 達2249人。
林芝
吸引各民族精英團隊共同入駐創業(ye)
林芝市因地製宜規劃建設多民族共居環境,成功打造幸福小區、青年公寓、福建公寓等多民族和諧社區。
深入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民族聯誼活動,林芝市各級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定點幫扶504個(ge) 村(居)、近5000名黨(dang) 員幹部結對幫扶各族貧困群眾(zhong) ,161家民營企業(ye) 定點幫扶119個(ge) 村(居)、1116戶4322人。廣東(dong) 67個(ge) 市縣區與(yu) 林芝全部縣區、鄉(xiang) 鎮結對幫扶,促使各族人民像親(qin) 戚一樣越走越近、越走越親(qin) 。
大力實施《林芝市加強招商引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試行)辦法》,完善支持外來產(chan) 業(ye) 能手和致富能人落戶林芝的政策措施,促成佛山高新技術區、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等多家企業(ye) 、高校建立協作關(guan) 係,並入駐落戶林芝;依托永久精準扶貧雙創孵化基地,吸引300餘(yu) 家各民族精英團隊共同入駐創業(ye) 。
昌都
凝聚思想共識 促進宗教和順
強化政治引領。2021年以來,昌都市舉(ju) 辦各級宗教界人士座談會(hui) ,開展“送法進寺廟”活動,重點開展藏傳(chuan) 佛教活佛轉世管理宣傳(chuan) 。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xi) 普及活動,全市各級寺管會(hui) 共開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xi) 班303個(ge) 。
深化宣傳(chuan) 教育。組建全市統戰係統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chuan) 文藝小分隊,赴鄉(xiang) 鎮、村居、寺廟、軍(jun) 營等地演出40餘(yu) 場次。聘請昌都籍“網紅”擔任義(yi) 務宣傳(chuan) 員。
強化學習(xi) 實踐。每年召開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談會(hui) ,頒發“愛國愛教、遵規守法”寺廟流動紅旗。2021年以來,舉(ju) 辦宗教教職人員培訓班5期,組織2批次共70名宗教界代表人士赴拉薩、日喀則等地考察。推行寺廟電子燈代替酥油燈工作,已覆蓋寺廟258座,替換酥油燈8000餘(yu) 盞。引導寺廟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廣大僧尼為(wei) 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達700餘(yu) 萬(wan) 元。
那曲
高站位抓教育 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
那曲市統戰係統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為(wei) 重點,進一步發揮新時代統一戰線法寶作用,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創建工作,深化宗教治理,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上做功課,在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上出實招,編印《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讀本》(藏漢)。
舉(ju) 辦“活佛轉世管理政策法規”宣講骨幹人員專(zhuan) 題培訓班,結合那曲統戰宗教工作實際製定培訓方案,從(cong) 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那曲市委黨(dang) 校等地邀請專(zhuan) 家學者授課。
組織那曲市黨(dang) 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及統戰係統幹部職工開展學習(x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組織歸國定居藏胞及境內(nei) 親(qin) 屬代表人士赴拉薩、山南、日喀則實地開展區情教育活動,讓廣大藏胞開闊眼界、促進交流,切身體(ti) 會(hui)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來的變化,激發愛國熱情。
阿裏
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
阿裏地區不斷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結合“法製宣傳(chuan) 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月”,開展普法宣傳(chuan) 等320餘(yu) 場次;開設“阿裏法治講堂”“阿裏民族團結進步專(zhuan) 欄”,宣傳(chuan) 民族法律法規。深化執法部門教育,引導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執法部門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糾紛,不以民族身份劃線搞選擇性執法,對蓄意挑撥民族關(guan) 係、破壞民族團結的人員堅決(jue) 依法處理。
阿裏地區著力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十三五”以來建設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85個(ge) ,帶動7283名建檔立卡群眾(zhong) 人均增收1400元。建成37個(ge) 邊境小康村。
阿裏地區發揮民族部門職能優(you) 勢,扶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2016年以來共下達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億(yi) 餘(yu) 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固邊興邊富民 西藏統一戰線建功雪域高原
2021年,西藏迎來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拚搏,社會製度實現曆史性跨越,經濟社會實現全麵發展,[詳細] -
嘎瑪澤登:在西藏“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中彰顯統戰新作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統一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守正創新、大膽實踐探索,努力推動西藏統戰工作開創了新局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