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普蘭縣普蘭鎮多油村:孔雀河畔的綠色名片

發布時間: 2022-07-11 09:15: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c9d36a7c-5fbd-4c5e-afc2-d3dcefbc8b48[1].jpg
圖為(wei) 俯瞰多油村。記者 洛桑旦增 攝

  順著巍巍納木那尼山腳一路向著南方前行,幾經盤旋,快到普蘭(lan) 縣城之際,矗立在孔雀河穀之上的一大片平整坡地映入了眼簾,坡地上潔白的屋舍、綠色的青稞、成片的樹林,還有黃色的油菜花構成了一幅仿佛油畫般的田園美景。

  這裏便是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普蘭(lan) 鎮多油村,藏西高原上為(wei) 數不多的以農(nong) 業(ye) 為(wei) 主、被人們(men) 稱為(wei) “阿裏小江南”的地方,一個(ge) 讓人身心愉悅、忘記缺氧的自治區級生態村。

  綠色蝶變,有山有水

  行走在多油村裏,徜徉在孔雀河畔,記者驚訝於(yu) 這裏的綠化和整潔。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後均種有數目不等的新疆楊或普蘭(lan) 柳,讓多油成為(wei) 包裹在綠色中的村莊,而村道四周,幾乎看不到任何垃圾,甚至一片紙屑。

  “這都得益於(yu) 2014年陝西省援藏資金投入1600萬(wan) 元,在多油村實施環境整治工程,一下子讓全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油村村委會(hui) 主任紮西群培介紹說。

  8年前,在一個(ge) 行政村投入上千萬(wan) 資金開展環境整治,這樣的手筆堪稱大氣,自此掀開了多油發展曆史上的嶄新篇章。

  紮西群培說,當時多油村對211戶群眾(zhong) 庭院、外牆進行了統一硬化、粉刷,拆除破舊房屋、實行人畜分離,動員全體(ti) 村民對環境死角進行改造和綠化美化,完成全村住房周圍、道路兩(liang) 旁植樹造林、閑地栽花,規範處置生活垃圾。

  成效立竿見影。當年,多油村便被評為(wei) “西藏自治區級生態村”,又在2017年啟動了“阿裏地區生文明第一村”創建活動。村“兩(liang) 委”班子在過去的基礎上,引導村民全麵實施“十棵樹計劃”,鼓勵家家戶戶種植大量樹木,2019年至今,全村每年種植樹木30畝(mu) ,綠化麵積達到4500畝(mu) 。

  多油村自來水工程的啟動,則讓群眾(zhong) 花2個(ge) 小時去3公裏以外的河溝取水的經曆成為(wei) 曆史,如今家家戶戶可以直接用上清亮的自來水,汙水也要經過處理後再排入孔雀河,全村生態文明建設和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改善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采訪間隙,微風襲來,引得成片的綠樹搖曳輕擺,滿含負氧離子的空氣讓記者沉醉。

  保護環境,有你有我

  嘎瑪加措的家位於(yu) 多油村旁半山腰上,盡管屋子周邊的地不算大,但他還是見縫插針地栽滿了樹木,院內(nei) 種上了蔬菜和飼草,屋內(nei) 則窗明幾淨、一塵不染,樓梯拐角處還養(yang) 了十餘(yu) 盆花卉。

  “國家投入這麽(me) 多資金為(wei) 村裏改善環境,我們(men) 自己也要做出努力,保護來之不易的美麗(li) 家園。”嘎瑪加措如是說道。

  基礎設施改善了,思想觀念更要提高。多油村“兩(liang) 委”班子不斷強化教育引導,向群眾(zhong) 積極宣傳(chuan)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xi) ,修訂完善了32條村規民約,製定了6條多油村村民環境保護公約,對亂(luan) 扔垃圾和破壞環境的行為(wei) 進行處罰和批評教育。

  “剛開始還有個(ge) 別群眾(zhong) 受到了處罰,這幾年幾乎一個(ge) 都沒有了,反而是隨手撿垃圾的人多了起來,”嘎瑪加措說道,言語中透著滿滿的自豪,“現在多油村不管哪裏都看不到垃圾堆了,家家戶戶都像我家一樣整潔幹淨。”

  2020年,多油村組建了環衛清掃隊,安排8名環衛工人,每天打掃各自負責的區域,全村修建了8個(ge) 固定垃圾收集點,各作業(ye) 組也配備垃圾桶,做到了垃圾日產(chan) 日清、統一處理。村裏還成立垃圾兌(dui) 換超市,鼓勵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可用垃圾兌(dui) 換獎品,並按照“戶收集、村分類、鄉(xiang) 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垃圾處理。

  近年來,多油村還以“河長製”為(wei) 抓手,配合有關(guan) 部門對轄區汙染河道進行整治,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製紅線。聯合駐村工作隊,開展了化糞池建造入戶的選址工作,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大全村的環境保護力度。

  村美人富,有滋有味

  站在高處眺望,休林組農(nong) 家樂(le) 那幾頂彩色的帳篷,在滿眼綠色的樹林草地間格外醒目。

  今年年初,多油村休林組群眾(zhong) 石確桑姆開始琢磨,如何利用多油村的大好美景,讓別人的腳步留下來,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幾經思考,最終她向村裏申請興(xing) 邊富民農(nong) 家樂(le) 建設項目,承包了一塊草地,支起了4頂帳篷,購置了藏式家具、棋牌酒水等,辦起了全村第一家農(nong) 家樂(le) 。

  “馬上學校就要放暑假了,加上村子離縣城也很近,大人小孩都需要一個(ge) 避暑玩樂(le) 的地方,相信農(nong) 家樂(le) 生意一定會(hui) 很好,”石確桑姆充滿自信地對記者說道,“這幾天我要趕緊把設施和物資再備齊一點,加大點宣傳(chuan) ,到時候就能守著家門、看著美景掙錢了,想想都很開心。”

  曲登組群眾(zhong) 達瓦加布則瞅準村裏項目多的商機,早在2018年就牽頭成立了桑吉多傑農(nong) 牧民施工隊,承接水渠、房屋、道路等修建項目,帶動20多名鄉(xiang) 親(qin) 在家門口就業(ye) 增收。

  “黨(dang) 和政府一直很關(guan) 心我們(men) 村的生態環境建設,投入了不少相關(guan) 項目,讓我們(men) 施工隊既能建設家鄉(xiang) ,又能致富增收,”達瓦加布說,“大家在施工中,也格外注重保護環境,規範處理建築垃圾,絕不破壞一棵樹,一片草。”

  如今的多油村,風景越來越美,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正昂首闊步在生態文明與(yu) 經濟發展互促共贏、奮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康莊大道上。

  這張孔雀河畔的綠色名片,正在雪域高原四處傳(chuan) 遍。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