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援藏大哥”王軍(jun) 強
【故事】王軍(jun) 強,中央單位第九批援藏幹部,曾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申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2019年7月,王軍(jun) 強主動投身援藏,把申紮當故鄉(xiang) ,視群眾(zhong) 為(wei) 親(qin) 人,被老鄉(xia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援藏大哥”。援藏期間,王軍(jun) 強助力申紮脫貧攻堅、產(chan) 業(ye) 發展、群眾(zhong) 增收,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畜牧、藏醫藥等產(chan) 業(ye) ,積極探索攜手結對產(chan) 業(ye) 幫扶發展新模式。2022年5月8日,王軍(jun) 強在下鄉(xiang) 調研途中因突發交通事故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48歲。
【點評】
王軍(jun) 強的手機聊天記錄裏,一段段對話迫切而誠懇:“你研究過用牛糞發電嗎?我們(men) 縣裏急需用牛糞來發電”“地源熱泵了解嗎?在西藏使用你覺得有問題嗎”……從(cong) 渤海之濱到萬(wan) 裏羌塘,王軍(jun) 強用1000多個(ge) 日夜的殫精竭慮,把“缺氧不缺精神”融進血脈,把“艱苦不怕吃苦”化作行動,把“海拔高境界更高”鑄成信念,用生命的厚重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詮釋了一名援藏幹部的初心與(yu) 使命。
2019年,在大連工作的王軍(jun) 強主動請纓,來到素以險遠、艱苦著稱的申紮縣。從(cong) 第一眼看到雄渾的高原山色起,王軍(jun) 強就把“申紮”裝進心裏,把“深深紮根”落在行動中。從(cong) 大連到申紮,巨大的海拔落差曾給王軍(jun) 強的身體(ti) 帶來強烈不適,但他的工作作風卻從(cong) 未有過“高原反應”。白天下鄉(xiang) ,來回就是好幾百公裏,晚上討論問題、撰寫(xie) 調研材料……“既然選擇來到,就不要浪費生命的一分一秒”,入藏之初的這句話,體(ti) 現在王軍(jun) 強辦公桌上一份份工作方案的字裏行間。
牽引式牧居車讓牧民告別漏風漏雨的帳篷,極高海拔風電示範項目讓多年不通電的村子用上了電,貧困戶犛牛收購補貼專(zhuan) 項基金助力牧戶增收……援藏期間,王軍(jun) 強積極為(wei) 申紮人民的幸福生活忙碌奔波,幫助牧民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許多困難。2020年4月,王軍(jun) 強還在雪域高原開啟了“直播帶貨”,“邊吸氧邊帶貨的扶貧縣長”獲得網友好評。
主動援藏、矢誌紮根,王軍(jun) 強用生命續寫(xie) “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彰顯著穿越時空的力量。幾十年來,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前赴後繼奔赴雪域高原,奉獻青春與(yu) 熱血。他們(men) 中,有“耿耿忠心照雪山”的模範共產(chan) 黨(dang) 員、優(you) 秀領導幹部孔繁森,有“用生命播種雪域未來”的著名植物學家、“時代楷模”鍾揚,以及一大批甘將雪域作故鄉(xiang) 的優(you) 秀黨(dang) 員、模範幹部。他們(men) 的援藏行、家國情,為(wei) 創造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奇跡、繪就各族群眾(zhong) 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顯著優(you) 勢。”幾十年來,在這片雪域高原上,堅定的信仰鍛造著高尚的境界,如磐的信念激發著勇毅的行動。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無私的奉獻、火熱的奮鬥都將激勵人們(men)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讓雪域高原不斷煥發新時代的榮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