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奮鬥青年說】紮西次仁:讓世界屋脊之巔蔬果飄香

發布時間: 2022-08-05 08:43:00 來源: 科技日報

  新時代賦予科技創新新的曆史使命和時代重托。在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新征程中,西藏自治區廣大科技工作者將深入踐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圍繞自治區部署的既定目標任務和《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規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wei) 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八月的獅泉河畔,紅柳花開。一簇簇即將成熟的青稞,經過高原烈日的炙烤,散發出獨有的陣陣芳香。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藏西高原,“連綿起伏”的蔬菜大棚裏蔬果飄香。每每說起這些,獅泉河一帶的眾(zhong) 多農(nong) 牧民,都要對紮西次仁讚不絕口。

  讓科技服務深入田間地頭

  紮西次仁是阿裏地區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的高級農(nong) 藝師,工作18年來,他奔走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把論文寫(xie) 在雪域高原上,把科技服務送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心坎間。

  7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海拔3600多米的阿裏地區日土縣熱角村水果蔬菜大棚,村民們(men) 正忙著給草莓圃除雜草、拔萵筍、移栽菜苗……大棚裏一片火熱的勞動景象,紮西次仁正忙著對農(nong) 牧民進行果蔬技術指導和示範種植服務,他告訴記者:“通過科技賦能讓‘屋脊之巔’果蔬飄香,自己很有成就感!”

  2020年夏秋之交,熱角村從(cong) 林芝引入一批新品種草莓試種。當時秧苗移栽成活後,根莖發生病害,影響了當年草莓的產(chan) 量和收入。望著村民緊鎖的眉頭,為(wei) 提高草莓種植管理技術水平,紮西次仁一頭紮進大棚裏找原因、尋良方,認真查看大棚內(nei) 草莓的生長情況,圍繞草莓產(chan) 前、產(chan) 中和產(chan) 後等各環節在大棚內(nei) 進行現場教學,詳細給村民普及草莓日常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技術、土壤選擇改良等生產(chan) 技術要點,並對村民進行培訓指導。

  村民邊巴說:“在紮西次仁的技術指導下,草莓的掛果量明顯增加。眼下,大棚草莓進入成熟旺季,自己家的2座草莓大棚,一天就能賣出2000多元,紮西次仁是我們(men) 農(nong) 牧民的‘科技使者’,讓我們(men) 的‘莓’好日子甜如蜜。”

  把為(wei) 農(nong) 服務信念鐫刻在心中

  阿裏被稱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這裏種活一棚蔬菜的難度可想而知。“一年一場風,從(cong) 冬刮到冬,四季不下雨,有雨即沙粒”,這句諺語折射出當地自然環境的惡劣。

  “紮西次仁來了我們(men) 就有了主心骨!”改則縣洞措村的菜農(nong) 們(men) 眉頭舒展,笑語連聲。當前,洞措村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已完成三茬農(nong) 作物種植,兩(liang) 茬西瓜,一茬蔬菜。蔬菜畝(mu) 均產(chan) 量4噸左右,除了在本縣銷售外,還遠銷至阿裏的周邊縣市。

  “阿裏現在不僅(jin) 可以種樹,還能生產(chan) 西瓜、草莓等水果和蔬菜,到了旺季,能滿足阿裏六成以上的市場需求。”紮西次仁自豪地說,“這果蔬清香既是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的‘味道’,更是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追夢高原幸福新生活的味道!”

  18年來,紮西次仁每年有280天時間在阿裏的鄉(xiang) 村住宿、在田間地頭度過。在改則縣蹲點發展大棚蔬菜的5年間,紮西次仁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nong) 民們(men) 種植蔬菜,一步一步地改變當地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生活習(xi) 慣。

  過去,果蔬是阿裏的稀缺品,群眾(zhong) 吃菜常年靠外地運輸;如今,“科技使者”紮西次仁利用科技的力量在這個(ge) 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地方創造出奇跡,黃瓜、豆角等蔬菜綠意盎然,上海青、奶油生菜等品種蒼翠欲滴。此外,通過直銷點,各類新鮮蔬菜觸手可及,當天采摘當天就能端上百姓的餐桌。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