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以“展現新時代昌都風采 喜迎二十大勝利召開”為(wei) 主題的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第一屆全民運動會(hui) 順利召開。此次全民運動會(hui) 既是對昌都全市體(ti) 育運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也是一場展現昌都人民精神風貌的體(ti) 育盛會(hui) 。
此次運動會(hui) 是該市曆史上參賽人數最多、設置項目最全、辦賽規模最大的一屆全民體(ti) 育盛會(hui) 。在22天的賽程中,來自昌都市11個(ge) 縣(區)和5個(ge) 行業(ye) 係統的16支代表隊共計736名運動員,在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足球共5個(ge) 大項33個(ge) 小項中展開激烈角逐。
近年來,昌都市始終堅持發展體(ti) 育運動、增強人民體(ti) 質的指導方針,以全民健身生活化、競技體(ti) 育優(you) 勢化、體(ti) 育產(chan) 業(ye) 效益化為(wei) 主要抓手,大力推進體(ti) 育強市建設,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場館設施開放全麵加強,競賽組織水平和體(ti) 育健身指導工作明顯提高,辦人民滿意體(ti) 育事業(ye) 發展勢頭良好。
豐(feng) 富賽事活動——
體(ti) 育健身有氛圍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積極營造全民參與(yu) 、全民關(guan) 注的群眾(zhong) 體(ti) 育氛圍,豐(feng) 富市民體(ti) 育文化生活,提升民眾(zhong) 幸福指數,昌都市以建設體(ti) 育強市為(wei) 目標,以增強市民健康體(ti) 魄為(wei) 宗旨,以品牌賽事活動為(wei) 引領,開展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滿足群眾(zhong) 多元化健身需求。在充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穩步開展各類群眾(zhong) 體(ti) 育活動。
丁青縣“蟲草杯”職工足球賽、貢覺縣“青春杯”足球賽、左貢縣“察瓦杯”足球賽、洛隆縣“園丁杯”籃球賽、八宿縣賽馬節、類烏(wu) 齊縣生態文化藝術節、民族民間體(ti) 育活動等活動已經成為(wei) 全民健身有力的“助推器”,極大激發了市民參與(yu) 體(ti) 育健身活動的熱情。
今年下半年,昌都市第一屆賽馬節、昌都市民族民間傳(chuan) 統體(ti) 育活動、昌都市達瑪拉山地自行車越野賽、昌都市青年幹部趣味運動會(hui) 等體(ti) 育健身活動將一一舉(ju) 辦,這將為(wei) 豐(feng) 富群眾(zhong) 的健康生活添磚加瓦。
羽毛球愛好者劉齊學生時代就喜歡打羽毛球。來到昌都工作後,打羽毛球便成為(wei) 他打發業(ye) 餘(yu) 時間和日常鍛煉的主要活動。羽毛球也讓他結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每周至少兩(liang) 次,劉齊和球友會(hui) 相約到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羽毛球場打球。
羽毛球球速快,落點變化又多,球技各式各樣,這些都需要係統訓練才能形成條件反射。在與(yu) 球友切磋球技之餘(yu) ,他也會(hui) 抽空指點新入門的羽毛球愛好者,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掌握基本動作、步法等。
不久前,劉齊報名參加了西藏自治區第十三屆運動會(hui) 暨第五屆民族傳(chuan) 統運動會(hui) ,他和隊友對此次比賽充滿信心。這也激勵了他們(men) 身邊更多羽毛愛好者加入到這項健身活動中。
完善場所設施——
健身鍛煉有去處
在察雅縣香堆鎮學龍村黨(dang) 群活動中心,經常能看到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鍛煉。2021年4月,自治區審計廳駐學龍村工作隊到崗後,第一時間召開會(hui) 議,明確職責,轉變角色,融入群眾(zhong) 。他們(men) 堅持駐村更要“助”村,從(cong) 幹“群眾(zhong) 活”、說“群眾(zhong) 話”、唱“群眾(zhong) 曲”著手,為(wei) 豐(feng) 富村民們(men) 的業(ye) 餘(yu) 文化生活,爭(zheng) 取項目資金為(wei) 村民安裝了全民健身器材。
昌都市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為(wei) 契機,結合《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zhong) 體(ti) 育的意見》要求,對全市健身設施進行了全麵摸底調查,把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作為(wei) 進一步為(wei) 民辦實事的惠民工程,打造群眾(zhong) 家門口的健身樂(le) 園,有力推進城鄉(xiang) “十五分鍾健身圈”建設,極大改善了基層全民健身設施條件,逐步建立起市、縣區、鄉(xiang) 鎮、村(居)四級公共體(ti) 育健身場地設施網絡。
2021年,昌都市財政投入179.66萬(wan) 元,為(wei) 12家社區購置體(ti) 育健身器材和市綜合體(ti) 育場配套設施建設。向上成功申報包括3人製籃球場3個(ge) 、5人製籠式足球場3個(ge) 、全民健身器材補短板項目3個(ge) 等12個(ge) 健身項目,已到位項目資金240萬(wan) 元。
同時,編製完成《昌都市“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和《昌都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表》。規劃58個(ge) 全民健身項目(體(ti) 育公園4個(ge) 、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小型運動綜合體(ti) 32個(ge) 、公共體(ti) 育場6個(ge) 、籠式足球場5個(ge) 、健身步道6個(ge) 、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2個(ge) 、全民健身器材設施項目3個(ge) ),總投資45282.4萬(wan) 元,已列入自治區體(ti) 育局“十四五規劃”項目庫。
每天早上,在市區大大小小的公園,能看見三五成群的老人鍛煉,有打拳的,有使用健身器材的……
家住邦達街的達瓦老人年近75歲,雖然年事已高,但仍一直堅持鍛煉。他告訴記者,每天清晨,他都會(hui) 來到水上廣場,熱身後再打拳一小時左右,如今,他手腳靈活,無病無痛。他說:“現在環境好,體(ti) 育設施也很齊全,沒事的時候來這裏走一走,也能讓人神清氣爽。”
加強指導服務——
科學健身有保障
“一二三四,大家堅持……”每天傍晚,劉三姐都會(hui) 在解放廣場帶領市民朋友健身。她已經快到退休的年齡,但在健身場上,卻像年輕人一樣活力四射。
最開始,她隻是為(wei) 了打發時間,活動筋骨,買(mai) 了音響設備,帶領周圍的姐妹跳廣場舞。她義(yi) 務將舞步、動作教授給更多人,樂(le) 此不疲:“每天這樣跳一下,覺得全身舒坦,睡眠也好了。大家健康,我就快樂(le) !”
近年來,昌都市狠抓各級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培訓工作,加強社會(hui) 體(ti) 育組織的科學管理,充分發揮社會(hui) 體(ti) 育組織對全民健身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提供科學健身指導。
在舉(ju) 辦業(ye) 餘(yu) 足球教練員、羽毛球教練員等培訓後,目前,全市市、縣區兩(liang) 級群眾(zhong) 體(ti) 育健身指導組織逐步健全,指導和帶領各健身活動站點,組織各界群眾(zhong) 開展健身活動。
同時,實施青少年體(ti) 育促進行動計劃,全市中小學普遍開展校運會(hui) 、廣播操和眼保健操等“兩(liang) 課三操”體(ti) 育活動,有序推進非遺廣播操、民族民間體(ti) 育項目進校園,全市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水平監測達到全覆蓋,體(ti) 質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昌都市將在繼續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斷打造群眾(zhong) 體(ti) 育品牌活動,推動全民健身指導向基層傾(qing) 斜,培育各級各類社會(hui) 體(ti) 育組織,打造多元載體(ti) 形成體(ti) 育產(chan) 業(ye) 等方麵下功夫,持續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加快推進公共體(ti) 育服務體(ti) 係建設。
如今,無論是在鄉(xiang) 村,還是城市,到處都有人們(men) 運動的身影,“健康”和“快樂(le) ”成為(wei) 城市熱詞,健身已經融入了人們(men) 的生活,也讓昌都這座底蘊深厚的城市更具活力、更顯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