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攜手共建美麗幸福西藏

——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成就綜述

發布時間: 2022-08-18 08:43:00 來源: 新華社

  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決(jue) 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堅強領導下,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國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中央部委和全國相關(guan) 省份對口援藏發揮優(you) 勢,“組團式”援藏創新開展,極大促進了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廣大援藏幹部人才正和西藏各族兒(er) 女一道,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

  西藏,有著全中國的牽掛。

  黨(dang) 中央對西藏工作始終高度重視,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如今,走在西藏各地市的大街上,常能見到許多以其他兄弟省份命名的道路:拉薩市有“北京路”,山南市有“湖南路”,日喀則市有“山東(dong) 路”……一個(ge) 個(ge) 路名,正是西藏人民對兄弟省份情感積澱的見證。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西藏的發展和援藏工作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

  201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加快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2015年8月、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兩(liang) 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搞好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優(you) 化援藏幹部人才結構。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統闡釋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並就援藏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

  2021年7月,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給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送去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習(xi) 近平作為(we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在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達了黨(dang) 中央對西藏工作的支持、對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關(guan) 懷。

  國家確定了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製定了惠及西藏各族人民的一係列特殊優(you) 惠政策。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團結一心、艱苦奮鬥,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去年7月,在西藏考察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切會(hui) 見了援藏幹部代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顯著優(you) 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ge) 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yu) 天。你們(men) 在高原上,精神是高於(yu) 高原的。這個(ge) 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幹下去。”  

  一批批來自五湖四海的援藏幹部人才,接續奮鬥在雪域高原,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寫(xie) 下動人的奮鬥詩篇。

  十年來,援藏幹部在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上勇於(yu) 擔當,在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wei) ,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苦幹實幹,在促進交往交流交融上用心用情,助力西藏曆史性告別絕對貧困,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麵小康,闊步奔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新時代的西藏,全區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麵提高、生態安全屏障切實築牢、民族團結日益鞏固、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日趨適應、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攜手同心、團結奮進

  玉麥,一度是一家三口撐起的“三人鄉(xiang) ”,桑傑曲巴老人和女兒(er) 卓嘎、央宗堅守在這裏,幾十年如一日放牧戍邊。

  如今,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已經變成住有67戶240人的美麗(li) 家園。

  “我們(men) 這裏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湖南援建的。”玉麥鄉(xiang) 副鄉(xiang) 長巴桑次仁介紹,3年來,湖南投入資金1200萬(wan) 元,新建了玉麥鄉(xiang) 史館、文化廣場、消防車庫、玉麥小學圖書(shu) 館等設施,還修繕了桑傑曲巴老人故居,重修了約3公裏的道路。

  2019年7月以來的3年中,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交出一份亮麗(li) 的工作成績單:

  累計落實援藏資金206.31億(yi) 元,實施援藏項目2712個(ge) ,引進全國各地企業(ye) 1141家,累計實施627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

  與(yu) 第九批選派情況相比,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的結構功能不斷優(you) 化,進藏接力工作。其中,精準選派“組團式”醫療人才292名,選派“組團式”教育人才400名。

  “組團式”援藏,正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根據西藏所需醫療、教育等方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實際情況,創新實施的援藏舉(ju) 措。

  2015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啟動。對口援藏省市多家醫院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直屬醫院選派骨幹醫生援藏工作,改變了過去醫療援藏短期分散的格局。

  今年年初,西藏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接診孕期僅(jin) 29周的臨(lin) 產(chan) 孕婦曲珍。當時曲珍情況十分危急。在援藏婦產(chan) 科專(zhuan) 家和當地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曲珍最終成功誕下一名男嬰。經過47個(ge) 日夜的專(zhuan) 業(ye) 診療和精心護理,新生兒(er) 逐漸度過危險期。“多虧(kui) 援藏醫生,現在寶寶身體(ti) 好多了。”曲珍激動地說。

  這個(ge) 早產(chan) 兒(er) 的救治案例,刷新了山南市婦幼保健院低體(ti) 重兒(er) 成功救治的紀錄。

  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和西藏醫務人員的接續努力,西藏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實現400多種“大病”診療不出自治區、2400多種“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療,全自治區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2015年的68.2歲提高至72.19歲。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2016年,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啟動。

  天津市“組團式”援藏教師幫助昌都市實驗小學開設了無人機編程、機器人操作等科創課程;陝西省等地“組團式”援藏教師推動受援學校和支援學校開展雲(yun) 端課堂等活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開展以來,西藏中小學教育理念、課堂教學、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不僅(jin) 是醫療、教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西藏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成果,民族團結工作紮實開展——

  第九批山東(dong) 省援藏幹部實施“對標壽光·高原果蔬產(chan) 業(ye) 提升行動”,新建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示範基地;

  福建省援藏工作隊推動福建漆畫和昌都唐卡相融合,探索發展唐卡漆畫文化產(chan) 業(ye) ;

  廣東(dong) 省深圳市投資建設易地搬遷項目,同步配套“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等基礎設施;

  ……

  源源不斷的支持,正匯聚為(wei) 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合力。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對口支援西藏不僅(jin) 為(wei) 西藏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更奏響了民族團結的強音。

  3年前,來自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帕那鎮的洛桑,通過考試進入遼寧省盤錦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疾控應急科工作。“在這裏,我學到了許多醫療衛生規範,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洛桑說。

  通過就業(ye) 援藏工作,越來越多的西藏大學生選擇到自治區外就業(ye) ,促進了各族兒(er) 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如今,援藏工作正成為(wei) 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實的重要載體(ti) ,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賡續精神、續寫(xie) 新篇

  2019年,來自中國寶武集團的徐坡放棄上海優(you) 渥的生活條件,申請援藏,來到高寒苦遠的日喀則市仲巴縣擔任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

  經過徐坡深入的調研,仲巴縣啟動了教育基礎振興(xing) 項目,第二年就為(wei) 當地6所鄉(xiang) 鎮小學建成了標準運動場,完成了3所小學的示範直飲水工程。

  去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作為(wei) 援藏幹部代表,徐坡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我內(nei) 心感到無比溫暖,也更加堅定了我紮根雪域、奉獻高原的決(jue) 心,激勵著我在工作中不斷砥礪奮進。”徐坡說。

  今年,順利完成援藏任務的徐坡,主動選擇調到西藏工作。徐坡說,他想為(wei) 西藏發展再出一些綿薄之力。

  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20餘(yu) 年間,援藏幹部人才發揚“老西藏精神”,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帶著高原特有的古銅色,同西藏各族兒(er) 女一道奮鬥、一道跋涉,鞏固了黨(dang) 在西藏的執政基礎。

  援藏3年,來自安徽的援藏幹部裴含龍每天和家人通電話的習(xi) 慣雷打不動。

  “對家人的思念依托於(yu) 一部手機,我在這頭,他們(men) 在那頭。”裴含龍說,在外工作,最想接聽的是來自親(qin) 人的電話,最害怕的也是親(qin) 人的電話。2020年12月,當得知外婆去世的消息,裴含龍悲痛萬(wan) 分,但他選擇了堅守在西藏山南市錯那縣的工作崗位。

  援藏期間,裴含龍主抓錯那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田間地頭搞調研、四處奔走聯絡資源、不厭其煩做群眾(zhong) 思想工作,是大家眼中的“拚命三郎”。

  登山的手杖、遮雨的鬥笠、禦寒的棉大衣、救死扶傷(shang) 的錦旗、一本本隨感詩篇、一頁頁家書(shu) 日記……在位於(yu) 西藏林芝市魯朗小鎮的全國援藏展覽館,一件件實物,見證的正是援藏幹部人才吃苦、戰鬥、忍耐、團結、奉獻的光輝歲月。

  在援藏過程中,廣大幹部人才也得到了鍛煉和成長。

  楊灝,曾任天津市援藏工作隊領隊。在藏期間,他倡導通過經濟、民生、文化等多種方式推進援藏工作,得到當地幹部群眾(zhong) 認可。

  楊灝說:“在雪域高原上工作生活的經曆,‘老西藏精神’的滋養(yang) ,讓我在麵對困難時意誌更堅定,麵對複雜問題時頭腦更清晰。這是對黨(dang) 性和能力難得的曆練,這是高原獨有的精神饋贈。”

  滾滾江水,見證著雪域高原的滄桑巨變;巍巍群山,鐫刻著援藏幹部人才的無悔誓言。

  前赴後繼紮根雪域高原,舍小家為(wei) 大家,援藏幹部人才用實績書(shu) 寫(xie) 著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新時代新篇章。

  我們(men) 堅信,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援藏幹部人才矢誌艱苦奮鬥、勇擔初心使命,一定能和西藏各族兒(er) 女共同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