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機場滯留人員當“貼心管家”、為(wei) 老弱病殘孕開展上門核酸檢測、為(wei) 保供商戶提供便捷溫馨服務……
這一幕幕,在空港新區抗擊疫情“戰場”的各個(ge) 角落,每天都溫暖地發生著。
疫情發生以來,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和山南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下,空港新區管委會(hui) 把疫情防控作為(wei) 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堅持所有工作都服從(cong) 服務於(yu) 疫情防控工作,下轄甲竹林鎮和6個(ge) 村(居)的各族群眾(zhong) 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共同築牢了群防群控的鋼鐵長城。
滯留人員服務——
留得安心、走得順心
“真是太感謝了!”8月23日晚,滯留旅客張先生對機場滯留人員服務點的誌願者表達著謝意。
服務點負責人格列告訴記者,23日,張先生因為(wei) 飛成都的航班臨(lin) 時取消,成了滯留人員,在誌願者的引導和幫助下很快解決(jue) 了吃住問題。
“但張先生有2年多的糖尿病史,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原本他計劃到成都再買(mai) 藥的,但航班取消,當天就沒辦法用藥。”格列告訴記者,“他找我們(men) 求助,了解到這個(ge) 信息後,我們(men) 先是詢問了周邊縣區,都沒有藥。”
後來,空港新區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鄒雲(yun) 聯係到山南市有藥,為(wei) 了張先生的身體(ti) 健康,管委會(hui) 立即安排專(zhuan) 人去取藥,第一時間免費提供給張先生。
從(cong) 張先生6點提出困難,到8點左右拿到藥,不到2個(ge) 小時的時間,生動展現出了服務保障人員的速度與(yu) 溫度。
與(yu) 格列一起保障旅客服務的,還有6名誌願者。“我們(men) 為(wei) 在藏滯留人員提供24小時服務保障。7個(ge) 人輪換著工作,每天基本上隻能休息3、4個(ge) 小時。”格列向記者介紹。
連日來,空港新區按照就近就地安置原則,為(wei) 滯留旅客搭建了17頂帳篷,免費為(wei) 旅客提供被褥、礦泉水、盒飯等基本生活物資,並安排誌願者全天候在線,盡最大努力為(wei) 遊客提供服務保障,讓他們(men) 感受到溫暖。
付出總有回應。格列記得滯留的四川理塘遊客王秀珍一行,“他們(men) 一行5人是到西藏旅遊的,年紀最大的70多歲,王秀珍算最小的,也有50多歲,滯留期間,我們(men) 格外關(guan) 心,積極紓困解難。”
因為(wei) 滯留時間長,大家難免有些情緒。“我們(men) 耐心地解答問題、做好信息登記、及時協調安排離藏事宜,他們(men) 也是理解並支持。”
安全到家後,王秀珍還打電話對格列表示感謝。“我們(men) 的工作沒有白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格列說。
流動核酸檢測——
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最近,每天下午5點左右,甲日普村村民次仁桑姆和桑旦曲吉都等著做同一件事情:核酸檢測。
與(yu) 其他村民不同,她們(men) 是空港新區甲竹林鎮流動核酸檢測組上門服務的對象。
“我們(men) 就像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作為(wei) 聯絡員,甲竹林鎮工作人員刁鳳已經和隊友們(men) 並肩作戰10餘(yu) 天了。
包括刁鳳在內(nei) ,這個(ge) “流動搬磚小分隊”還有:司機桑珠絨波、誌願者拉巴次仁、醫護人員白瑪德吉。
自從(cong) 這個(ge) 4人小分隊成立,頂著太陽出門、伴著月色回家,是他們(men) 的常態。
“疫情開始,我們(men) 就成立了流動核酸檢測組。”刁鳳說道。
“微服務”體(ti) 現“大關(guan) 懷”。流動核酸檢測組的服務對象,除了高齡老人、殘疾群眾(zhong) 、孕婦等特殊群體(ti) ,還包括偏遠村小組、護路隊、砂石場、寺廟僧人等,每天采樣量1100人次左右。
刁鳳告訴記者:“因為(wei) 防護服穿脫耗時長、非常不方便,為(wei) 了節約時間,保證工作任務,我們(men) 盡量少吃少喝少上廁所。像平常午飯我們(men) 都還能正常吃,晚飯一般就是什麽(me) 時候結束什麽(me) 時候吃,淩晨一兩(liang) 點是常事。”
甲竹林鎮鎮長李易介紹,為(wei) 減少因人員流動出現的疫情傳(chuan) 播風險,我們(men) 對甲竹林居委會(hui) 下轄各組采取醫護人員上門的方式,進行核酸檢測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空港新區管委會(hui) 動腦筋想辦法,多措並舉(ju) 嚴(yan) 防死守,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截至目前,甲竹林鎮本地居民沒有發生一起確診或無症狀感染病例。
物資供應保障——
線上推送、線下配送
“我們(men) 煤氣罐需要加氣”“今天我這裏比昨天多加4份餐”……一大早,李易的“警民聯係”微信群已經開啟了全新一天的工作。
李易告訴記者,“警民聯係”微信群今年年初建立,初衷是發布各類預警信息、反詐騙宣傳(chuan) 、法律知識、服務指南等,搭建起“警民”聯動的指尖微信平台。“疫情發生後,這個(ge) 群成了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大家有什麽(me) 問題、困難都會(hui) 第一時間發布在群裏,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後及時聯係溝通反饋,確保各項工作快速、精準、有效推進。”
疫情防控無小事,民生保供是大事。為(wei)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菜籃子”“米袋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工作,空港新區管委會(hui) 、貢嘎縣物資保障組全力保障防疫抗疫醫療物資、生活物資儲(chu) 備供應,嚴(yan) 格執行配送車輛和人員一律憑證件、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通行的規定,落實“線上推送、線下配送”等模式,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jia) 格穩定。
目前,僅(jin) 甲竹林鎮就有6家菜店、7家超市、2家餐飲店作為(wei) 保供點,確保轄區內(nei) 各族群眾(zhong) 生活必需品充足。
“我們(men) 也會(hui) 有專(zhuan) 人負責每天清點物資情況,對於(yu) 緊缺且需求量不大的醫療和生活物資向貢嘎縣物資保障組聯係,由他們(men) 統一調配;需求量大的生活物資則由幾家保供點根據自身情況去拉薩購買(mai) 。”李易介紹道。
26日,山南市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目標。這對空港新區的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xing) 的事情。
空港新區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鄒雲(yun) 表示,疫情得到有效控製,意味著離回歸日常生活又近了一步。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並不代表零風險,下一步,空港新區將繼續保持耐心和定力,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堅持防疫不放鬆、生產(chan) 不耽誤,切實抓好“三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守住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安全線,確保群眾(zhong) 取得好收成,做到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