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堅守一線,用行動書寫擔當

發布時間:2022-09-04 09:38:00來源: 西藏日報

  8月的山南,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了暫停鍵,街道上沒有了往日的喧囂,隻有一群群身著白衣、向疫而行的“戰士”,他們(men) 無懼無畏,用生命守護生命,用行動書(shu) 寫(xie) 擔當。來自山南市衛生健康委的多吉就是其中一員。

  “我要立即回單位”,這是正在休假的多吉接到單位電話通知排查日喀則市旅居史人員時的第一反應。憑借著在衛生係統多年的工作經驗,他敏銳地察覺到此次疫情的嚴(yan) 峻態勢,和家人簡單道別後,於(yu) 8月7日當晚主動放棄休假,連夜返回工作崗位。

  “2003年我參加過抗擊‘非典’的一線工作,我是黨(dang) 員,又有經驗,理應讓我先上。”哪有那麽(me) 多“理所應當”,有的隻是多吉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責任與(yu) 擔當。

  乃東(dong) 城區人口基數大、暫住人口多,疫情防控各項任務特別是疫情初期核酸檢測任務十分繁重。為(wei) 確保主城區第一輪三天三檢核酸采樣及檢測工作在規定時限內(nei) 完成,除了人員調度,多吉還成了各核酸采樣點的“大管家”,協調采樣管、檢測試劑、生物安全櫃、PCR設備、負壓救護車、車載移動核酸實驗室等等。這幾樣東(dong) 西看似簡單,但因要從(cong) 各個(ge) 地方和各級醫療機構進行調配,然後再根據各采樣點的實際進行分發、轉運,實則複雜繁重。他一個(ge) 電話接著一個(ge) 電話地打,一天下來就沒和手機分開過。嘶啞的聲線、發燙的手機、酸痛的胳膊,換來的是疫情前期核酸采樣及檢測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為(wei) 山南市衛生健康委醫政管理科科長,多吉對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情況了然於(yu) 胸。接到山南市委、市政府支援拉薩方艙醫院的指示後,根據山南市衛生健康委主要領導的安排,他立即從(cong) 全市醫護人員中選出精兵強將,迅速成立了由20名核酸采樣人員和6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山南市支援拉薩抗疫醫療隊,連夜趕赴拉薩方艙醫院開展支援工作。

  將核酸采樣和檢測工作理順後,多吉再次主動請纓,義(yi) 無反顧地走向抗疫一線——

  在臨(lin) 時方艙醫院,他與(yu) 疫情防控救治專(zhuan) 家組對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不斷健全完善診療工作流程和救治措施;

  在乃東(dong) 區新人民醫院,他參與(yu) 新建核酸實驗室的建設和試運行全過程,堅守兩(liang) 天兩(liang) 夜未眠。從(cong) 籌備建設到落成使用,這座全新改造完成的核酸實驗室僅(jin) 僅(jin) 用了大約40個(ge) 小時,目前每天能夠滿足7到8萬(wan) 人次的檢測量,有效緩解了各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工作壓力;

  在市直醫院,他積極與(yu) 山南市區各醫院、自治區衛健委直屬醫療單位溝通對接患者救治轉運事宜,保障疫情期間全市急危重症患者和孕產(chan) 婦等急需就醫患者的正常醫療救治工作;

  在機場、高速檢查站、國省道進出口,他協調全市100餘(yu) 名醫護人員派駐至各聯合檢疫點,一同守住了山南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關(guan) ”;

  在各醫療單位、集中隔離點、核酸采樣點檢測點等,對醫療廢物轉運處置和消毒消殺等工作,每個(ge) 細節他都看得仔細講得認真,悉心叮囑工作人員做好個(ge) 人防護措施,指導一線醫護人員規範穿脫防護服;

  ……

  8月7日至今,多吉不分晝夜、毅然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每天工作12個(ge) 小時以上,累了就在車上休息一會(hui) 兒(er) 。

  “我辛苦點兒(er) 沒什麽(me) ,隻要能換來感染風險的有效降低,一切都是值得的。”看到全市疫情得到有效控製,多吉露出了笑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那曲市聶榮縣以訂單服務解決群眾困難

    為切實保障群眾生產生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近期,聶榮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行訂單服務項目,有針對性地解決縣域內牧民群眾、流動人員、遊客的實際困難。[詳細]
  • 昌都市方艙醫院投入使用

    為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8月31日,昌都市首座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據悉,昌都市方艙醫院位於卡若區孜通壩,是在市綜合體育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擴建而成,總建築麵積約3萬平方米。[詳細]
  • “小網格”織就“大屏障”

    村(社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也是服務保障民生的最前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