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甥和葉社稷如一統,情誼綿長,結此千秋萬(wan) 世福樂(le) 大和盟約……”這是唐蕃會(hui) 盟碑藏譯漢碑文中的一段。
時光越千年,碑麵冰冷,卻仍能感受到文字的溫度。這塊被拉薩當地群眾(zhong) 稱之為(wei) “祖拉康多仁”的唐蕃會(hui) 盟碑,不僅(jin) 見證著曆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中華兒(er) 女團結一心建設邊疆的生動實踐,還見證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區黨(dang) 委、政府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團結奮鬥、頑強拚搏,聚力“四個(ge) 創建”“三區一高地”建設,推動形成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民族和睦、邊疆鞏固的嶄新局麵。
同心攜手共謀發展
盛夏,清晨的拉薩,2022環拉薩城自行車大賽在拉薩河南岸的頓珠金融城開賽。
“啪!”隨著發令槍響,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自行車愛好者展開角逐。比賽途經的頓珠金融城、南環路、藏熱大橋、濱河路、東(dong) 環路、中華文化公園等地,都是近10年來拉薩城市發展的新地標。
作為(wei) 一座古老與(yu) 現代交融的高原城市,拉薩擁有獨特魅力。據拉薩市體(ti) 育局局長拉珍介紹,自行車大賽是拉薩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希望通過這個(ge) 窗口,展示雪域高原首府城市的秀美風光、悠久的民族曆史文化、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成果以及“健康拉薩”的建設進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與(yu) 兄弟省市交流合作逾加緊密,援藏幹部、進藏幹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從(cong) 業(ye) 者,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一起艱苦奮鬥,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區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位居西部地區前列。雪域高原各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入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持優(you) 良。遼闊的土地上,天塹變通途,高速公路和鄉(xiang) 村公路四通八達,民航客貨運連接全國各個(ge) 城市,鐵路運輸與(yu) 全國聯網,5G通訊瞬達世界各個(ge) 角落……
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
盛夏時節,正午的高原藍天上白雲(yun) 朵朵,會(hui) 盟碑前遊人如織。幾百米外一個(ge) 特產(chan) 店裏,一對來自廣東(dong) 的母女正與(yu) 店主討價(jia) 還價(jia) 。
“這是正宗的高原有機茶,貴有貴的道理。”店主是一位藏族姑娘,她指著一款墨脫產(chan) 的紅茶向顧客介紹著,“給您打個(ge) 八折行不行,交個(ge) 朋友……”
西藏人喜歡喝茶的習(xi) 慣,由來已久。在英雄史詩《格薩爾》中,歌頌茶馬貿易、民族友誼的詩句比比皆是。然而,西藏產(chan) 茶,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事。
茶馬古道鈴聲遠去,波密縣易貢湖畔的茶樹鬱鬱蔥蔥。寬闊的山穀間,有一片從(cong) 福建引進的高香茶樹長勢喜人,這背後凝聚著福建科技特派員大量的心血。
同樣的正午,經過六天五夜跋涉,某物流公司駕駛員李國順抵達堆龍德慶區物流園。車裏裝的是來自雲(yun) 南普洱的低氟茶。始於(yu) 兩(liang) 年前的低氟健康茶的推廣,續寫(xie) 著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響樂(le) 章。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千百年來,茶如紐帶、如橋梁,把西藏和祖國腹地緊密聯係,在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中,使西藏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愈加牢固。
2020年1月11日,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從(cong) 當年5月1日起實施,西藏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工作被納入法治軌道。
2021年10月,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進一步要求,要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
固邊興(xing) 邊成為(wei) 各族人民自覺行動
下午,陽光掠過會(hui) 盟碑碑亭,照在牆根下巨大的銅水缸上。會(hui) 盟碑東(dong) 南,數百公裏外,陽光穿透雲(yun) 層,照進綠油油的玉麥山穀。
寂靜的小鎮裏,一座座黃藍相間的小樓錯落有致。風起雲(yun) 湧後,山穀間又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水衝(chong) 刷下,“家是玉麥 國是中國”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地處喜馬拉雅邊陲的隆子縣玉麥鄉(xiang) ,全鄉(xiang) 曾僅(jin) 有央宗、卓嘎和她們(men) 已過世的父親(qin) 三人,他們(men) 幾十年如一日放牧守邊,守護著神聖國土。
如今,玉麥已成為(wei) 一鄉(xiang) 兩(liang) 村的小康鄉(xiang) 鎮,全鄉(xiang) 居民增加到200多人。鄉(xiang) 親(qin) 們(men) 與(yu) 邊防子弟兵、邊境派出所民警同生產(chan) 、共巡邏,建設著、守衛著家園。
來自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加入到建設西藏的隊列當中,使祖國邊疆更加鞏固。近年來,西藏大力實施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成為(wei) 西藏邊境小康村的“標配”,邊境發展穩定進入新階段。
沿喜馬拉雅,從(cong) 南伊溝“紅色小牧屋”到獅泉河畔典角村,“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已成為(wei) 全區各族人民的自覺行動。
“當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西藏發展也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隻要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同心協力,加強民族團結,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響徹高原大地。西藏各族人民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正以昂揚的精神狀態闊步前行在社會(hui) 主義(yi) 的康莊大道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