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幹部黃劍鋒:建設西藏 愛上西藏
圖為(wei) 在西藏工作時的黃劍鋒(坐姿左一) 受訪者供圖
這幾天,結束援藏工作1個(ge) 多月,仍處在休息期的黃劍鋒一直在昆明家中陪伴家人和孩子。“在外三年,確實對家人照顧少了,現在就想好好陪孩子寫(xie) 作業(ye) ,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個(ge) 飯。”去年今日,他還在西藏文化廣電藝術中心(下稱西藏廣電中心)項目指揮部奮戰,力爭(zheng) 該項目早日投入使用,填補西藏自治區沒有省級大劇院的空白。
黃劍鋒是河南許昌人,2004年大學畢業(ye) 後,積極投身到國家“西部大開發”建設中,成為(wei) 中國能建葛洲壩建設公司的一員,曾參與(yu) 雲(yun) 南漫灣二期水電站、雲(yun) 南魯地拉水電站等“西電東(dong) 送”重點工程建設。
2019年7月,由於(yu) 有在西藏建設水電站的工作經驗,黃劍鋒與(yu) 300多名中央單位援藏幹部人才一道,奔赴雪域高原,進行為(wei) 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中國的援藏工作始於(yu)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拉開了支援西藏的帷幕。23年間,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登上雪域高原,一方麵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麵鍛煉了幹部、成長了隊伍。
“我的首個(ge) 工作崗位是在西藏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質量和安全管理處,由於(yu) 要到各地進行工程項目檢查,3年間走遍了西藏7個(ge) 地市的37個(ge) 縣區。”黃劍鋒回憶,他報到後不到10天就迎來了首次出差,途經拉薩、林芝、昌都、那曲4個(ge) 地市16個(ge) 縣區,“西藏的美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讓我舍不得走。”
行走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之間,黃劍鋒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wei) 當地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三年間,黃劍鋒先後參與(yu) 脫貧攻堅領域建設項目、邊境小康村建設等調研活動;參與(yu) 製定《西藏自治區城市建設和建設工程安全專(zhuan) 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西藏自治區建築垃圾減量化實施方案》等重要製度文件;不斷優(you) 化“安全生產(chan) 許可證”“安管人員證書(shu) ”等行政審批事項業(ye) 務網上辦理指南和辦理流程。
三年努力奮鬥,黃劍鋒榮獲西藏住建廳頒發的2019年度、2020年度“優(you) 秀援藏幹部”稱號、2021年度“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為(wei) 援藏經曆留下“軍(jun) 功章”。
“我本身就是從(cong) 事工程建築行業(ye) 的,對這方麵的工作更加熟悉,也更敏感。”黃劍鋒說,他在工作中發現,由於(yu) 各種各樣的原因,西藏建築領域最高獎“雪蓮杯”已多年未開展評選。“如果一個(ge) 項目高質量完成了,卻沒有得到當地建築行業(ye) 的獎項,真的很可惜,也不利於(yu) 調動企業(ye) 積極性。”
黃劍鋒積極向相關(guan) 領導提出建議,並重新修訂了“雪蓮杯”評選細則,最終於(yu) 2019年重啟了“雪蓮杯”評選,當年就吸引了十餘(yu) 個(ge) 項目參與(yu) 。
2021年3月,黃劍鋒從(cong) 住建廳質量和安全管理處調至西藏廣電中心指揮部,任該項目建設單位安全和質量總監,發揮他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特長。他介紹,西藏廣電中心是近70年來當地規模最大的單體(ti) 建築,總建築麵積為(wei) 12.14萬(wan) 平方米,是自治區重大文化工程和意識形態領域重要陣地。
來到指揮部後,黃劍鋒發現該項目建設要求高、任務重、工期緊,要解決(jue) 的問題不少。“我在企業(ye) 的工作習(xi) 慣就是講效率、拚速度,‘掛圖作戰’。”黃劍鋒說,他與(yu) 指揮部成員群策群力定下了2021年6月30日實現主體(ti) 封頂的目標,為(wei) 此,他吃住都在指揮部,提供專(zhuan) 業(ye) 建議、協調相關(guan) 部門工作,並參與(yu) 到指揮部進度、技術、合同等管理工作中。最終,“6·30計劃”圓滿完成,該項目將力爭(zheng) 2022年10月1日前投入使用。
在高原工作,稀薄的氧氣讓人與(yu) 人之間連結了更為(wei) 深厚的感情。“雖然我是從(cong) 雲(yun) 南過去的,到了西藏還是麵臨(lin) 高原缺氧的問題,身體(ti) 、心理都需要適應。”黃劍鋒說,援藏幹部們(men) 工作上互相幫忙、生活上彼此關(guan) 心,結下了“革命友誼”。
此外,西藏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質量和安全管理處處長次仁江措就像黃劍鋒的親(qin) 兄弟一樣,時常到宿舍看望他、約他吃飯,關(guan) 心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麵麵,情誼深厚。他還受邀去了次仁江措的老家察隅縣,在那裏學藏語、跳鍋莊舞,藏族同胞的熱情樸實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022年7月28日,西藏召開第九批、十批援藏幹部人才迎送大會(hui) ,至此,黃劍鋒的三年援藏工作圓滿結束。看著即將接過“接力棒”的幹部們(men) ,他心中感慨無限,“他們(men) 或將走過我走過的路,經曆我遇到過的困難。但我相信,援藏工作將成為(wei) 我們(men) 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曆和財富,通過建設這片熱土,大家都會(hui) 愛上美麗(li) 的雪域高原——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渝北區鬆樹橋中學教師李旭:把重慶先進教育經驗帶到昌都
“尊敬的李老師,謝謝您對我的教導,祝您節日快樂!”9月10日是教師節,渝北區鬆樹橋中學政治教師李旭的手機響個不停,一條條來自藏族學生的祝福短信紛至遝來。[詳細] -
陝西援藏考古:在“世界屋脊”找尋多民族文化融合之“跡”
“我們用考古實證了自古以來青藏高原都並非隔絕於世的‘孤島’,多民族在這裏交往交流交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席琳說,三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的陝西援藏考古工作者為西藏考古積累了大量基礎資料和研究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