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西藏邊檢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玉麥邊境派出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政治教導員,1986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2009年從(cong) 黑龍江公安警官學院特警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毅然奔赴西藏,成為(wei) 一名戍邊民警。
“那時派出所剛成立,正在修建營房,周圍除了大山還是大山,住宿條件也比較差,4個(ge) 人擠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裏,吃住都在裏麵。”王微至今記得剛到山南市隆子縣加玉邊境派出所時的情景。
回想起在加玉邊境派出所工作的經曆,王微總有講不完的故事。麵對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個(ge) 積極樂(le) 觀的東(dong) 北小夥(huo) 並沒有氣餒,而是選擇在艱苦環境中“幫大家做點事”。
剛到派出所不久,王微就發現旁邊敬老院裏的9位老人無兒(er) 無女,加上年齡較大,常常生活不能自理。熱心的王微隨即變身“護工”,隔三差五就去幫助他們(men) 打掃衛生,經常給老人們(men) 送去生活物資。漸漸地,老人們(men) 與(yu) 他熟悉了起來,每次他要離開的時候,老人們(men) 都會(hui) 緊緊拉著他的手不鬆開,將他的手背貼向額頭。
老人們(men) 溫暖的舉(ju) 動,給了王微很大觸動。接下來的日子裏,他的工作勁頭越來越足,經常走家串戶,拉家常、問寒暖,聊天的“成果”記了一大本,成了派出所裏名副其實的“大忙人”。
2014年,王微在一次走訪中了解到,龐村村民的生活供水管道修建在山的背陰麵,每到冬天管道會(hui) 因結冰無法供水,村民隻能到河邊背水度日,生活極不方便。
王微經過多次調研,並前往市、縣相關(guan) 部門匯報協調,最終在山南市爭(zheng) 取到50萬(wan) 元冬季飲水工程建設費,在山的向陽麵建成了通往家家戶戶的自來水管,徹底解決(jue) 了龐村冬季飲水難的問題。
“村裏每家每戶都存了他的手機號碼,隻要遇到困難,大家想到的第一個(ge) 人就是他。”加玉鄉(xiang) 村民洛桑旦增說。
2015年9月,王微從(cong) 鄉(xiang) 政府了解到,山南市正在推進“短、平、快”項目建設,於(yu) 是提出申請資金給村民修建玻璃溫室。
那段時間,他頻繁前往市、縣、鄉(xiang) 三級相關(guan) 部門溝通協調。最終,經過近2個(ge) 月的努力,爭(zheng) 取到21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為(wei) 轄區村民修建了3棟玻璃溫室。溫室建成後,他又開始操心種植問題,主動對接專(zhuan) 家指導村民科學種植。最終,溫室裏的蔬菜喜獲豐(feng) 收,不僅(jin) 豐(feng) 富了村民的“菜籃子”,還拓寬了村民收入渠道。
從(cong) 2009年到2021年,王微在加玉鄉(xiang) 一待就是12年。12年裏,身邊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王微也從(cong) 最年輕的民警“熬”成了最年長的那一個(ge) ,成了群眾(zhong) 心裏的“家裏人”。
2021年6月,王微從(cong) 隆子縣加玉鄉(xiang) 調到玉麥鄉(xiang) 工作。離開的那天,轄區數百名群眾(zhong) 自發為(wei) 他送行,獻上潔白的哈達,很多人流下了不舍的淚水。
“做好群眾(zhong) 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時時刻刻為(wei) 他們(men) 著想,讓他們(men) 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這是王微開展群眾(zhong) 工作的秘訣。
來到玉麥鄉(xiang) 後,他組織警民聯合啟動“邊境遊”“牧家樂(le) ”等特色旅遊模式,幫助村民拓寬犛牛肉、藏藥材、木製手工藝品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通過走訪調研,王微結合玉麥鄉(xiang) 社情、民情,創新推出了鄉(xiang) 長、村委會(hui) 主任、派出所所長三方服務模式,形成了“排查在先、教育在先、調解在先”的社會(hui) 麵綜合治理模式。
“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這是王微一直堅守的工作信條。從(cong) 2021年6月來到玉麥邊境派出所至今,他先後排查化解各類隱患糾紛17起、開展救援27起,派出所也在今年獲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如今,作為(wei) 政治教導員的王微,不僅(jin) 擅長做好民警思想工作,把單位管理得秩序井然,還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觸角延伸到轄區群眾(zhong) ,激勵村民主動參與(yu) 巡邊守邊。
“桑傑曲巴一家三口愛國守邊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作為(wei) 玉麥的一員,我更要通過努力,帶動群眾(zhong) 守護好國土、建設好玉麥。”王微說。
每個(ge) 月,王微都會(hui) 在轄區群眾(zhong) 中開展“愛我中華、守土有責”“反對分裂、維護穩定”等主題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同時,他還聯合駐地部隊,帶領民警和轄區群眾(zhong) 開展“重走桑傑曲巴巡邊路”活動,穿密林、涉冰河、過懸梯,在沿途樹幹上綁上五星紅旗,在路旁岩石上噴塗“中國”“CHINA”字樣。
邊關(guan) 的寒風,蕭瑟凜冽,吹走了他的青春,吹皺了他的臉龐,卻吹不散他守邊為(wei) 民的決(jue) 心。
王微說,他要像玉麥的樹一樣,一直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