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農行拉薩分行:十年奮進路 圓夢再出發

發布時間: 2022-10-24 09:28: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農(nong) 行拉薩分行員工走進田間地頭為(wei) 農(nong) 牧民普及金融知識。


農(nong) 行拉薩分行舉(ju) 辦“百年薪火相傳(chuan) 青年歌聲嘹亮 獻禮二十大 慶祝建團百年”合唱比賽。


農(nong) 行拉薩分行向該行駐村點尼木縣聶玉村捐贈大型收割機。


農(nong) 行拉薩分行創新推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林卡貸”支持農(no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

  拉薩,一座橫亙(gen) 於(yu) 雪域高原的文化古城。在這裏,布達拉宮的紅、雪山的白、納木錯的藍交相輝映,與(yu) 這些美麗(li) 色彩交織的,還有農(nong) 業(ye) 銀行的綠色標識。近千名拉薩農(nong) 行人,默默駐守在社區、鄉(xiang) 村、田野、牧場,為(wei) 了實現人民群眾(zhong) 天塹變通途、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安居樂(le) 業(ye) 的夢想堅守初心、矢誌不渝,與(yu) 全市各族人民一起見證拉薩最好的發展時期。

  圓夢·致富奔小康

  翻開農(nong) 行拉薩分行的發展曆史,每一頁都飽含著與(yu) 地方經濟發展共生共榮的滿滿真情。把特色產(chan) 品推向全國,幫助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奔小康,進行產(chan) 品創新、特色服務,農(nong) 行拉薩分行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因為(wei) 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古藏香技藝是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也是當地百姓推開致富之門的重要動力源。坐落於(yu) 拉薩市達孜區工業(ye) 園區的某傳(chuan) 統藏香生產(chan) 企業(ye) 開發的160餘(yu) 種藏香、藏香水產(chan) 品遠銷海內(nei) 外,尤其是藏香類產(chan) 品區內(nei) 市場占有率超50%。2021年,為(wei) 幫助企業(ye) 擴大生產(chan) ,農(nong) 行拉薩分行發揮“金融活水”之力,穩企紓困,助力企業(ye) 順利渡過難關(guan) 。其實,早在2003年,公司以家庭作坊形式經營時,農(nong) 行康昂東(dong) 路支行就與(yu) 其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20年間,農(nong) 業(ye) 銀行已累計向該公司發放各類貸款超億(yi) 元,圓了藏香走出國門的夢。

  藏香走向了世界,而堆龍德慶的糌粑也讓達瓦次仁黝黑麵龐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我真的特別幸運,一是趕上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二是農(nong) 行多年來像家人般的幫助和扶持。記得我第一次申請銀行貸款的時候,對辦理貸款流程一無所知,資料也看得不太明白,但農(nong) 行的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給我解釋,還幫助我的企業(ye) 收集和完善資料。”如今,每次談到企業(ye) 的發展曆程,達瓦次仁總是無比激動。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農(nong) 業(ye) 銀行的貸款從(cong) 最初的70萬(wan) ,到200萬(wan) ,再到700萬(wan) 。達瓦次仁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病找醫院,有資金困難找農(nong) 行。”如今,談到企業(ye) 未來的發展遠景,達瓦次仁充滿信心,底氣十足,農(nong) 業(ye) 銀行圓了他們(men) 一家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小康夢。

  追夢·天塹變通途

  西藏有綿延起伏的雪山,有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但起伏不定的地勢和高海拔地區的惡劣氣候,讓這裏的交通基礎設施落後。在西藏,交通建設對於(yu) 經濟振興(xing) 的作用尤為(wei) 重要。

  2014年8月16日,在汽笛的長鳴聲中,由拉薩發往日喀則的首趟列車緩緩駛入日喀則火車站,結束了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不通火車的曆史。在這條鐵路建設過程中,農(nong) 行拉薩分行優(you) 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為(wei) 鐵路順利開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離天空最近的鐵路”是人們(men) 為(wei) 拉日鐵路打上的浪漫標簽。從(cong) 2010年起,作為(wei) 拉日鐵路的金融服務銀行,農(nong) 行拉薩分行工作人員就開始了積極地溝通、協調,先後完成上線現金管理係統、賬戶開立、進行財務人員培訓等各項工作。為(wei) 了保障拉日鐵路早日完工造福百姓,農(nong) 行拉薩分行為(wei) 拉日鐵路開設專(zhuan) 櫃,抽調熟悉業(ye) 務的櫃員為(wei) 其提供金融服務。為(wei) 讓施工人員按時拿到工資,該行派出專(zhuan) 職人員上門收集資料,營業(ye) 廳工作人員則加班加點為(wei) 上萬(wan) 名一線施工人員辦理工資卡。“那時候,做夢都是在為(wei) 他們(men) 辦理業(ye) 務;夢醒了,最大的願望就是等拉日鐵路通車後,也能坐一坐這趟列車。”時任城西支行的主任普珍回憶道。在長達四年的合作中,農(nong) 行以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如今的拉日鐵路,是連接拉薩和日喀則的交通大動脈,而普珍和她的同事們(men) 早已乘坐過這趟列車。無論是巍峨的雪山腳下,還是遼闊的羌塘草原,無論是險峻的峽穀地帶,還是平緩的河穀緩灘,一條條鐵路、一條條公路正在編織,將城市和鄉(xiang) 村連接,將過去與(yu) 現在聯通,將農(nong) 行人與(yu) 西藏的群眾(zhong) 拉得更近。

  助夢·樂(le) 業(ye) 又安居

  林周,藏語含義(yi) 為(wei) 天然形成的沃土,是拉薩的“後花園”。從(cong) 昌都芒康縣易地扶貧搬遷過來的老百姓在這片美麗(li) 的“後花園”裏安家落戶,農(nong) 行拉薩分行無縫銜接地將金融服務送到了他們(men) 身邊。

  搬遷之初,農(nong) 行拉薩分行工作人員重點針對農(nong) 牧民金融知識的薄弱環節和金融需求,開展了惠農(nong) 金融政策的宣講,在廣泛宣傳(chuan) 的同時及時掌握他們(men) 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完善措施,提升金融精準度,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為(wei) 將金融扶貧工作無縫對接,農(nong) 行拉薩分行協同昌都分行、相關(guan) 部門開展聯合作戰,入戶調查、收集資料,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及時足額給予資金支持。

  在開展好一係列紮實有效的金融資金扶貧工作外,農(nong) 行林周縣支行全體(ti) 黨(dang) 員通過個(ge) 人捐款,籌集資金6000元,為(wei) 他們(men) 送去了農(nong) 行人的真情慰問,同時將“誌智雙扶”融入幫扶活動中,著重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為(wei) 了讓農(nong) 牧民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農(nong) 行拉薩分行先後在縣裏建設了“三農(nong) 金融服務點”162個(ge) ,布放移動POS機162台,實現全縣行政村全覆蓋。

  昌都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們(men) 從(cong) 此在林周安了個(ge) 新家,當雄縣的旺紮也在自己的故土過得怡然自得。旺紮是出生在當雄草原上的牧民,全家人都靠著犛牛維持基本的生計。2009年,旺紮的人生迎來了轉折點。農(nong) 行當雄公塘營業(ye) 所的客戶經理在下鄉(xiang) 入村宣傳(chuan) 惠民利民金融政策時,得知旺紮有買(mai) 種牛以及“跑大車”的想法,經過審批,為(wei) 他發放了1萬(wan) 元的信用貸款。這筆資金讓旺紮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幾年下來,旺紮家的犛牛從(cong) 剛開始的7頭變成了10多頭。2011年,他又從(cong) 農(nong) 行借到了2萬(wan) 元的貸款購買(mai) 了一輛二手運輸車,開始了他“跑大車”的生活。雖然他每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車上度過,但一年下來賺到了10萬(wan) 元,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的旺紮已經有了30多頭犛牛、一輛全新的運輸車和挖掘機,他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蓋上了兩(liang) 層小樓,年收入也達到了25萬(wan) 元。他總對兒(er) 子說:“最忘不了的是農(nong) 行的工作人員不辭辛苦,扛著複印機來到村裏,現場為(wei) 我們(men) 複印身份證,收集資料,真的非常感謝農(nong) 業(ye) 銀行。”

  築夢·家和萬(wan) 事興(xing)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西藏作為(wei) 邊疆民族地區,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hui) 穩定,每一位拉薩農(nong) 行人責無旁貸。農(nong) 行拉薩分行是一個(ge) 由漢、藏、回等民族員工組成的大家庭,多年來,同事們(men) 交往交流交融,十分融洽。

  來自農(nong) 行拉薩康昂東(dong) 路支行的羅旭是一個(ge) 出生在天府之國的女孩子,是什麽(me) 讓她來到了拉薩?故事還得從(cong) 六年前說起。六年前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羅旭遇到了她如今的先生紮西邊久,一段愛情故事由此萌芽。他們(men) 相識、相知、相愛,在經曆了一係列挫折之後,終於(yu) 決(jue) 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初到拉薩,羅旭一邊讀研,一邊工作,一邊還要照顧家庭。對老人,她十分敬重,時常問候紮西邊久的父親(qin) ,定期給老人準備一些生活必需品,天氣漸涼時夫妻二人總不忘為(wei) 老人添置衣物;對小孩,她極其耐心細致,一到周末便給姐姐的孩子輔導英語,孩子們(men) 也十分中意這個(ge) 來自遠方的舅媽;對兄弟姐妹,她也是熱心幫助,紮西邊久的姐夫是來自青海的土族人,在這個(ge) 三個(ge) 民族組成的民族融合大家庭中,大家相處得其樂(le) 融融。

  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齊心澆灌培育民族團結之花,使其在高原大地常開長盛。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農(nong) 行拉薩分行將恪守使命,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貢獻更大力量。(圖文均由農(nong) 行拉薩分行提供)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