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守藏:石油“大白”的“戰疫”90天

發布時間: 2022-11-18 09:09:00 來源: 人民網客戶端

   近日,隨著西藏疫情防控形勢的日趨平穩和持續向好,中國石油西藏銷售公司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經過90天的艱苦奮戰,順利完成工作交接,集體(ti) 撤離,疫情防控誌願服務工作圓滿收官。

   90天,“石油藍”披甲上陣 逆行出征

   沒有生而英勇,隻是選擇無畏。時針撥回到8月初,西藏疫情突發,牽動著每一個(ge) 雪域石油人的心。“在此,我們(men) 作為(wei) 西藏青年誌願者,自願請戰加入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為(wei) 抗疫工作貢獻一份力量。”一份請戰書(shu) 、12個(ge) 紅手印成為(wei) 第一批踏上征程“逆行者”。

   9月5日,再次接到選派幹部下沉一線參與(yu) 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後,不到2個(ge) 小時,一支由公司紀委書(shu) 記劉強帶隊的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組建完成,接過交接棒接續前行。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執行董事郭廣海向大家做出發前動員,叮囑大家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jue) 服從(cong) 指揮,積極服務全區疫情防控大局,切實擔起責任義(yi) 務,充分彰顯高原石油人的責任和擔當。


圖為(wei) 披甲上陣,列隊出征。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執行董事郭廣海做出發前動員。

   核酸采樣、信息錄入、封控巡查、卡點值守、物資保供、轄區消毒、人員轉送……每天十幾個(ge) 小時工作量是常態。“疫情最嚴(yan) 峻的時候,我們(men) 早上9開始工作到晚上8點,夜晚11點開始搬物資,直到淩晨3點多,第二天8點多起來值班。”比起搬運物資到淩晨,最難的就是巡夜。“淩晨3點起床巡夜到早上6點,休息一下上午9點接班直到晚上8點換崗。”回想起最忙的時候,馬華說。

   “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無力伴其成長;我與(yu) 歲月一樣,言不由衷;歲月與(yu) 我一樣,說來話長。”這是馬華的朋友圈狀態。在他每天十幾個(ge) 小時服務他人時,遠在3000多公裏外的陝西安康,2歲多的小孩和60多歲的父親(qin) 雙雙住院,小孩因為(wei) 肺炎,老父親(qin) 因為(wei) 膝蓋滑膜炎入院手術。為(wei) 何當誌願者?他說:“我是黨(dang) 員我不上誰上!”

   在全民對病毒避之不及的時候,公司19個(ge) 誌願者時刻與(yu) 病毒短兵相接。“怕嗎?”這是每個(ge) 誌願者都聽到過的問題。“說不怕肯定是假的,但忙起來就會(hui) 忘了身處高風險區,隻想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這是全貴川唯一能想到的答案。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與(yu) 病毒交手的這些天裏,這句話在李方的內(nei) 心紮了根,“病毒倒不怕,怕的是吃飯和上廁所。”

   忙完吃飯時,飯菜早已涼透,為(wei) 了盡快投入工作隻能囫圇吞下去,導致看到盒飯就“胃疼”;穿著防護服上廁所不方便,於(yu) 是白天基本不敢喝水,渴得不行了就小喝一口潤潤唇;睡覺是在幼兒(er) 園的地板上打地鋪,白天太陽直射防護服裏麵是一身汗,夜晚在零下10攝氏度的地板上瑟瑟發抖,他們(men) 在“冰與(yu) 火”之歌中淬煉著身心……

   9萬(wan) 餘(yu) 支,10萬(wan) 餘(yu) 件 守一片區域護一方人

   “完成核酸采樣9萬(wan) 餘(yu) 支,消殺高風險區域上千餘(yu) 處,搬運配送物資累計10萬(wan) 餘(yu) 件,查驗車輛500餘(yu) 車次……”這些數據成為(wei) 公司誌願服務隊“抗擊疫情”的生動記錄。

   誌願者服務隊所在的吉日街道鐵崩崗社區和八朗學社區是拉薩城關(guan) 區疫情最為(wei) 嚴(yan) 峻的區域,劃定為(wei) 高風險區域。“您放心,我們(men) 馬上協調物資給您送去。”何榮桂掛掉電話後,立馬準備好物資在一片“我去”“我去”“還是我去吧”的爭(zheng) 搶聲中送給群眾(zhong) 。為(wei) 了更方便服務轄區人員,何榮桂和誌願者們(men) 將自己的聯係方式貼在了小區門口,加入了小區業(ye) 主群,方便居民群眾(zhong) 有需要就能聯係上。

   兩(liang) 次誌願者領隊,41天誌願服務時間,有一件事讓呂延山想起來就後怕。一次淩晨5點,在裝貨過程中整車貨物坍塌,呂延山第一時間推開身邊的誌願者,而自己卻被重重地砸在物資底下,一瘸一拐的站起來後說的第一句是:“快重新裝吧,日喀則市一線人員還等著這些物資呢!”,早上7點結束後,他才感受到痛感,身上早已是青紫一片,向同行關(guan) 心他的人開玩笑地說:“沒事,幸好我是一個(ge) 靈活的胖子,晚一秒估計就傷(shang) 及骨頭了。”

   “某區混陽沒有進行二次單管采樣。”“某區采樣完沒有及時送檢!”這是“追陽”工作組周詩傑每天回複最多的信息,憑借豐(feng) 富的製表及數據分析經驗,他先後在數據分析組及“追陽”組工作,高效完善數據統計、數據分析等,還要24小時關(guan) 注微信工作群,隻為(wei) 不錯過任何一條關(guan) 鍵信息。一天下來,往往是電話打“爆”、嘴巴說“幹”、腿腳跑“斷”……


圖為(wei) 李韜韜上門為(wei) 臥病在床老奶奶上門做核酸。

   都說男兒(er) 有淚不輕彈,臥病在床的老奶奶一句“土基起(藏語:謝謝)”讓隊伍中最年輕誌願者,95後的李韜韜濕潤了眼眶,他說:“奶奶已經很可憐了,還對我們(men) 說謝謝”;從(cong) 值班點到休息點近3公裏,邊巴索朗把家裏一輛摩托車、一輛電動車“充公”方便大家“上下班”;剛結束人民醫院和拉薩市柳梧新區園區倉(cang) 庫誌願服務工作的李方、李高寒,“無縫銜接”新戰場……一身身白衣服下,是一個(ge) 個(ge) 鮮活的生命,因愛而無畏,因信仰而不悔。

   去嗎?去啊 戰嗎?戰啊!

   物有甘苦,嚐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11月3日上午10點,在拉薩市政小區消殺後,李生鴻終於(yu) 脫下了“焊”在身上60天的防護服。作為(wei) 誌願服務時間最長的人,李生鴻是這場“戰疫”最直觀的見證者。

   問起脫下“大白”後的感受,李生鴻說:“感到開心,開心是因為(wei) 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們(men) 圓滿完成了任務;也感到有點酸酸的,畢竟60天全身心投入在誌願工作中,到了分別的時候也有不舍。”

   問起脫下“大白”後最想幹的事情是什麽(me) ,李生鴻說:“最想拿著榮譽證書(shu) 、錦旗趕快向組織匯報,我們(men) 不負組織的重托。”隨後,話鋒一轉說“可惜沒成行,因為(wei) 被隔離起來,哈哈。”這就是李生鴻,也是以李生鴻為(wei) 代表的中國石油西藏銷售公司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看似輕鬆幽默的背後,是負重前行的擔當。


圖為(wei) 誌願者日常工作。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中,公司誌願者隊伍被吉日街道辦授予了“最美抗疫誌願者”榮譽稱號。看到錦旗的那一刻,李生鴻感慨萬(wan) 千。“為(wei) 什麽(me) 當初去做誌願者,最大感悟是什麽(me) ,最想說的是什麽(me) ,如果重來你還會(hui) 做這個(ge) 選擇嗎?”一大堆問題,李生鴻隻是說了一句:“《孤勇者》裏有一句歌詞:去嗎,去啊,以最卑微的夢;戰嗎,戰啊,以最孤高的夢,我想這就是我的內(nei) 心獨白。”

   直接參與(yu) 誌願服務的公司黨(dang) 委委員、紀委書(shu) 記劉強說道:“在這期間,公司黨(dang) 委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相關(guan) 處室最大限度提供各方麵的支持,公司車隊班長陳龍不顧個(ge) 人安危一趟趟地運送抗疫物資和生活物資,拉薩的幾個(ge) 二級單位也經常給我們(men) 送點熱乎的飯菜,讓大家倍感溫暖。這兩(liang) 個(ge) 月,對於(yu) 所有參與(yu) 的誌願者都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曆,大家吃了很多苦但沒有一句怨言。在這些年輕同事身上,能看到我們(men) 的‘老西藏精神’,能看到新時代西藏石油人講政治、顧大局、敢擔當、能吃苦、肯奉獻的良好精神風貌,他們(men) 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圖為(wei) 公司誌願服務工作得到八廓古城管委會(hui) 、街道辦、社區肯定。

   沒有從(cong) 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90天,中國石油西藏銷售公司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星夜奔赴,連續作戰,用一組組沉甸甸的數據、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書(shu) 寫(xie) 了在全區抗疫“一盤棋”中“雪域石油人”的責任擔當。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