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老公,在這個(ge) 藏北小鄉(xiang) 鎮也能吃到西餐,真開心!”黃昏時分,來自廣東(dong) 的黃先生與(yu) 妻子走進那曲市比如縣白嘎鄉(xiang) 的薩普酒店。在這裏,沒人會(hui) 想到它隻是西藏的一個(ge) 小鄉(xiang) 鎮,這裏不僅(jin) 有酒店還有大型超市、洗浴中心、快修市場、農(nong) 貿市場……
白嘎鄉(xiang) 是西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扶貧開發工作,出台重大措施,給予政策傾(qing) 斜。西藏各級黨(dang) 委、政府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取得脫貧攻堅的全麵勝利,正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中闊步前行。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山南市加查縣的莫熱壩,曾經滿是沙塵,是當地村民口中的不毛之地。2016年8月,莫熱壩被劃定為(wei) 加查縣冷達鄉(xiang) 精準扶貧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2017年全村貧困人員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如今,莫熱壩綠樹掩映、民居鱗次櫛比,發展步伐越來越快,群眾(zhong) 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64歲的紮西旺堆老人是從(cong) 加查縣較偏遠的牧區搬來的住戶,對於(yu) 前後生產(chan) 生活環境的變化,他感觸頗深:“以前買(mai) 東(dong) 西要去縣裏,身體(ti) 不舒服想去看醫生要走幾個(ge) 小時的山路。如今,村裏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小孩在村裏就能上幼兒(er) 園,村民生病了有衛生院,還有超市、茶館、餐館……這樣的日子在以前幾乎不敢想。”
2016年以來,西藏建成965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6萬(wan) 餘(yu) 套安置房,26.6萬(wan) 人搬遷入住,並在安置點實施“水電路訊網、教科文衛保”十項提升工程,確保每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穩步實施,全麵助力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19年底,西藏74個(ge) 縣(區)全部脫貧摘帽,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得到極大改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紮實做好銜接工作
“我們(men) 研究出台了《關(guan) 於(yu)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政策辦法,全麵係統梳理脫貧攻堅政策,配套出台涵蓋‘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鞏固、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資金管理、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兜底保障等30餘(yu) 項銜接政策。”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自2022年1月1日起,西藏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910元提高到927元,農(nong) 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5060元提高到5160元,惠及15.8萬(wan) 人;集中供養(yang) 和城市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4196元提高到14461元,農(nong) 村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7590元提高到7740元……一係列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措施的實施,確保了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yang) 人員基本生活,切實提高了困難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統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接續奮鬥,堅持“五級書(shu) 記”抓,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不摘”要求,把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nong) 牧民,把工作任務轉向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我們(men) 將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把工作舉(ju) 措轉向促進發展,通過轉職能、穩政策、建機製,有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序推進
走進索朗見參家庭牧場,隻見年輕的索朗見參忙個(ge) 不停,喂牛、擠奶、打掃牛圈……28歲的索朗見參是加查縣人,2017年大學畢業(ye) 後,他瞅準家鄉(xiang) 快速發展的時機,在黨(dang) 和政府的幫扶下,辦起了家庭牧場,養(yang) 起了雅江雪牛,不僅(jin) 解決(jue) 了自己的就業(ye) 問題,還帶動村民增收。
在西藏,像索朗見參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men) 都是瞅準了家鄉(xiang) 快速發展的時機,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為(wei) 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西藏圍繞“四地一通道”,打出高原牌、綠色牌、特色牌,加快發展種養(yang) 業(ye) 、文化旅遊業(ye) 、民族手工業(ye) 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不斷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和相關(guan) 幫扶政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拉薩市堅持安居與(yu) 樂(le) 業(ye) 並舉(ju) ,積極有序推進鄉(xiang) 村建設。據了解,2022年擬實施鞏固提升類(人居環境整治)項目12個(ge) 、計劃投資4.39億(yi) 元,擬實施整村推進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村建設)項目14個(ge) 、計劃投資4.7億(yi) 元。
經過層層篩選,山南市瓊結縣通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開展的創建評審,入選2022年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
…… ……
如今,行駛在高原廣袤大地上,一座座幹淨整潔的農(nong) 家小院煥發新顏,一個(ge) 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依偎在青山碧水間,如同一粒粒種子在萌生新的希望。闊步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康莊大道上,一幅全麵推進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美麗(li) 畫卷正次第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