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追光|除了賺錢養家,山裏的爸爸們還能修足球場

發布時間: 2022-12-13 09:11:00 來源: 新華社


川藏公路西藏昌都市境內(nei) 的“怒江72拐”。

  西藏昌都市位於(yu) 橫斷山脈南段

  峽深高山險,江洶大河急

  隻有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

  將掛在山崖上的一個(ge) 個(ge) 村落

  連接起來


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馬利村村民們(men) 自發修建的足球場。

  就在盤山公路旁的一塊野球場上

  一群孩子們(men) 正在拚搶、飛奔

  如果撤掉球門

  這塊野球場在路邊毫不起眼

  但也是峽穀中難得的一小片開闊地

  是孩子們(men) 好不容易才擁有的球場


馬利鎮馬利村村民自建的足球場位於(yu) 半山腰上。

  這裏是昌都洛隆縣馬利鎮馬利村

  從(cong) 村子到有標準足球場的縣裏

  騎摩托車要近三個(ge) 小時

  為(wei) 了能有一塊可以肆意奔跑的球場

  熱愛足球的孩子們(men)

  從(cong) 2015年開始自發組織起來

  利用假期

  在這塊起伏不平、碎石遍地的小小空地上

  “建造”球場


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馬利村。

  今年24歲的嘎瑪

  是曾參與(yu) 球場最初建造的“元老”

  當年還在上高中的他

  在那塊球場上揮舞過鋤頭和鐵鍁


嘎瑪(右一)和同事在洛隆縣小學的足球場上。

  他回憶說

  “村裏的孩子們(men) 非常熱愛足球

  當時我們(men) 二十幾個(ge) 人

  從(cong) 剛上小學的‘小不點兒(er) ’

  到像我一樣的高中生都有

  大家一起修球場

  找來兩(liang) 根木頭插在地上當球門”


馬利鎮馬利村的孩子正在跟大人們(men) 一起平整場地。

  因為(wei) 孩子們(men) 力氣小

  場地裏大塊的石頭又特別多

  隻挖一兩(liang) 個(ge) 小時就累得幹不動了

  所以最後

  也隻清理出供七八個(ge) 人踢球的地方

  後來

  嘎瑪考上了西藏民族大學的體(ti) 育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成為(wei) 馬利鎮第三小學的一名體(ti) 育老師


嘎瑪(左一)正在教學生們(men) 運球。

  今年8月

  嘎瑪這些已經長大的“孩子們(men) ”

  為(wei) 了讓同樣熱愛足球的弟弟妹妹們(men)

  有更好的踢球場地

  各自去遊說村中有威望的“元老”

  請他們(men) 出麵

  號召大家一起幫忙擴建球場


馬利鎮馬利村的村民們(men) 正在平整場地。

  嘎瑪小時候

  村裏的大人們(men) 對踢球還大多持反對態度

  但現在,大家的觀念已經轉變

  認識到體(ti) 育鍛煉是件有益健康的事情

  於(yu) 是

  馬利村的爸爸們(men) 帶頭

  在那片空地上揮舞起鋤頭和鐵鍁

  開著拖拉機、翻鬥車運送土方


鎮子裏的電焊工正在焊接球門。

  在爸爸們(men) 的帶動下

  幾乎全村人都參與(yu) 進來

  大家還湊份子買(mai) 了鋼管

  找鎮裏的電焊工焊起了像模像樣的球門

  孩子們(men) 再也不用拿小木棍代替球門了


馬利鎮馬利村的村民騎著摩托車把球門運回村裏。

  9月中旬

  球場建好後沒多久

  嘎瑪等人就組織起附近村子間的足球聯賽

  修球場的爸爸們(men) 也組了隊

  和孩子們(men) 的隊伍比賽

  隻不過

  贏的總是孩子們(men)


在村民們(men) 修建的足球場上,舉(ju) 辦起幾個(ge) 村子間的足球聯賽。

  即使是不踢球的人

  也被吸引而來

  村民們(men) 騎著摩托車

  帶著青稞酒、酥油茶和風幹肉

  席地坐在場邊看球

  有時候看得入神了

  連吃飯都嫌浪費時間


在村民們(men) 修建的足球場上,舉(ju) 辦起幾個(ge) 村子間的足球聯賽。

  但是

  球場也有令孩子們(men) 不滿意的地方

  土球場上碎石頭還是有點多

  比較費球

  而且不能開大腳

  因為(wei) 建在半山腰的球場沒有圍欄

  一個(ge) 大腳勁射

  球就會(hui) 飛下山

  大家隻能騎著摩托車去撿

  比賽隻得中斷

  在山高穀深的橫斷山區

  球場建設確實不易

  但嘎瑪他們(men) 還是相信

  自己村的小球場會(hui) 越來越規範

  去縣裏踢標準球場的路

  也會(hui) 越來越方便

  記者:孫非、周荻瀟

  攝影:晉美多吉、嘎瑪、嘉措、桑周吉、赤來桑布、旦巴、次多、旦增念咋、次仁旺秋、明瑪多傑、旦增加參、布瓊、尼瑪

  部分圖片、視頻素材來自昌都市洛隆縣融媒中心、日喀則市定日縣融媒中心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