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那曲市小朋友展示他們(men) 參加“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的作品。那曲采訪組 攝
藏北的冬天,河湖冰凍、冷風呼嘯。然而,伴隨著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委、市政府對第一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在技能大賽中競技奪冠的農(nong) 牧民進行隆重表彰,羌塘草原沸騰了!
獲獎的選手佩戴真金白銀的獎牌,手捧證書(shu) 與(yu) 鮮花,被市領導隆重送回家鄉(xiang) 。家鄉(xiang) 的男女老幼敲鑼打鼓,手捧哈達排起長隊,以草原人最熱烈喜慶的方式歡迎“新英雄”的歸來。
今年以來,在我國海拔最高、陸地國土麵積最大的那曲市,從(cong) 線下到雲(yun) 端,牧民們(men) 在各類技能比賽中大顯身手,激烈的競賽場景和晶瑩的汗水,在參賽選手身上閃耀出光彩。驕陽熱烈,獎牌閃耀,這是獨屬於(yu) 勞動者的光輝,照耀著羌塘兒(er) 女的奮進路。
巧思琢心意 技能展風采
手指翻飛,創新設計,一幅幅編織圖案栩栩如生;穿針引線、精心剪裁,一件件傳(chuan) 統服飾精美絕倫(lun) ;烹炒煎炸、燒煮燉蒸,一道道美食色香味俱全……
從(cong) 藏式縫紉、編織技藝、皮具製作、乳製品加工、藏餐廚藝等傳(chuan) 統技藝,到酒店服務、摩托車維修、汽車維修、挖掘機操作等現代職業(ye) 技能,選手們(men) 大展身手,紛紛拿出看家本領,熟練的操作不斷刷新大家對牧民的傳(chuan) 統印象。
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通過巧思和智慧,把藏北牧民愛黨(dang) 愛國愛家鄉(xiang) 的熱情注入到傳(chuan) 統技藝當中,或自發編織黨(dang) 旗、國旗,或製作天安門模型、沙雕等,還有選手緊跟潮流,將傳(chuan) 統手工藝品進行創新,製作出一係列精美的文創產(chan) 品,充滿新意和心意。
索縣瓊科寺僧人在石頭上一錘一鑿雕刻出國徽,還用酥油製作天安門模型,技藝精湛,作品惟妙惟肖。“創作過程中,滿心都是黨(dang) 的好政策帶給每位僧尼幸福生活的場景,我們(men) 會(hui) 繼續潛心修行,不斷提高造詣,更好地為(wei) 廣大信教群眾(zhong) 服務,引導他們(men)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談起參賽作品,僧人們(men) 眼眶濕潤,滿懷激情地說。
這場賽事,不僅(jin) 讓牧民群眾(zhong) 的智慧與(yu) 創造力得以充分施展,在無數巧思與(yu) 真摯心意的裝點下,傳(chuan) 統技能也煥發出新的光彩。
精心搭平台 競爭(zheng) 增活力
“以前,我們(men) 覺得打酥油、做各種乳製品是家家戶戶都會(hui) 的技能,沒想到有一天還能靠這些技能參加比賽、獲得榮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為(wei) 我們(men) 牧民提供了一個(ge) 展示自己的舞台,真的特別好,明年我還要參加。”安多縣措瑪鄉(xiang) 措亞(ya) 瑪村的魯央在乳製品加工項目的比賽中獲得了總決(jue) 賽第一名,這位樸實的牧民從(cong) 未想過自己製作乳製品的技能竟然可以贏得榮譽和豐(feng) 厚獎金。
為(wei) 充分調動那曲市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強大內(nei) 生動力,今年,那曲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了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為(wei) 主題的群眾(zhong) 性競賽活動,貼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實際,共設計文藝文化、語言文字、“小手拉大手”實踐活動和生產(chan) 技能4大類比賽項目。
其中,“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農(nong) 牧民技能大賽,把皮具製作、乳製品加工、編織技藝等這些牧民群眾(zhong) 日常生活技能列為(wei) 比賽項目,為(wei) 每一名群眾(zhong) 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索縣加勤鄉(xiang) 群眾(zhong) 達傑是村裏有名的“怪人”,村民們(men) 覺得他不安心放牧、掙錢,就愛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東(dong) 西。
今年,達傑報名參加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在比賽中發明了“新式火爐”、青稞清洗機、青稞炒製機、糌粑研磨機等生產(chan) 生活用具。村裏人都十分驚訝,原來達傑這麽(me) 厲害,發明出來的東(dong) 西都很實用。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給了我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這場比賽讓我不斷拓寬眼界,激發我產(chan) 生更多的靈感和創意。”現在,達傑不再是大家眼中的“怪人”了,而是名副其實的“發明家”,他投入研究的動力更足了。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讓無數牧民群眾(zhong) 有了展示自己的廣闊舞台,那些淹沒於(yu) 日常瑣事中的技能特長,如今已經成為(wei) 無數牧民身上的閃光點。
奮進新征程 逐夢向未來
舉(ju) 行各類比賽1.3萬(wan) 餘(yu) 場次,參賽群眾(zhong) 26萬(wan) 餘(yu) 人次、參與(yu) 群眾(zhong) 150萬(wan) 餘(yu) 人次……
從(cong) 破土萌芽到全麵開花,“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留下了一組組讓人震撼的數字,不僅(jin) 挖掘出一批富有創造力的技能人才,也讓牧民群眾(zhong) 看到了更多可能。
廣大群眾(zhong) 在參與(yu) 過程中集體(ti) 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有效萌芽紮根,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理念得到了“更新”、思想得到了“洗禮”。
從(cong) 村一級的比賽開始,牧民群眾(zhong) 的競爭(zheng) 意識被充分調動。你在氆氌上織五角星,我就要手工編織一麵國旗;你製作的“堆”(一種乳製品糕點)很美味,我就要在“堆”上繪製出美麗(li) 的花紋……
大家在比賽中你追我趕,相互競爭(zheng) ,相互交流,不僅(jin) 精進了技藝,也收獲了認可與(yu) 稱讚。
“這次比賽讓我意識到即使圍著鍋台轉,我們(men) 也可以有一番作為(wei) ,以後我想開一家自己的餐館。”安多縣幫愛鄉(xiang) 措姆在鄉(xiang) 級農(nong) 牧民技能大賽藏餐廚藝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這次比賽中收獲的肯定,讓措姆對於(yu) 未來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新的規劃。
第一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剛剛落下帷幕,第二屆已經開始動員部署。在安多縣措瑪鄉(xiang) ,擅長藏式縫紉的51歲牧民次成正在飛針走線,傳(chuan) 統的黑頸鶴圖案在他手下栩栩如生。“我今年參加第一屆比賽時沒有發揮好,現在我要好好為(wei) 參加第二屆比賽做準備。”
在次成家的窗外,熱烈的陽光照耀著金色的草原。依托“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無數羌塘兒(er) 女和次成一樣,正在逐夢的路上奮力奔跑,使勞動者的光輝在這片高原更加閃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