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劇《光輝永頌》。
話劇《不準出生的人》。
話劇《解放!解放!》。
話劇《八廓街北院》。
60年前,話劇藝術對於(yu) 尚處民主改革之初的西藏而言,還是前所未聞的新鮮事。
60年後,西藏話劇藝術以不可或缺的文藝形式,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發揮著凝聚人心、鼓舞鬥誌、匯聚民力的不可替代作用。
60年來,一代代西藏話劇人活躍在西藏的鄉(xiang) 村、高原牧場,形成了以藏族為(wei) 主體(ti) ,用漢藏雙語創作和演出的全國唯一一家省級專(zhuan) 業(ye) 話劇藝術表演團體(ti) ,為(wei) 民族文化融入中華文化百花園作出了突出貢獻。
60年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始終高擎民族團結的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固本培元,在解放思想傳(chuan) 承藝術中守正創新,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精心謀劃、主動作為(wei) ,佳作頻出,堅守了主陣地、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
從(cong) 無到有、茁壯成長——
話劇藝術在高原落地生根
1962年春,第一批藏族話劇表演學員從(cong) 上海戲劇學院畢業(ye) ,他們(men) 的畢業(ye) 劇目《文成公主》轟動首都,敬愛的周總理蒞臨(lin) 現場觀看演出並勉勵大家:“你們(men) 是高原上的話劇種子,要在西藏生根、開花、結果。”
自此,這句飽含深情與(yu) 期待的諄諄教誨,就成為(wei) 一代代西藏話劇人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擔當,融入了西藏話劇人的血脈中,也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注入了“藝術陣地、人民劇團”的紅色基因。
當年7月1日,沐浴著新中國和西藏民主改革的曙暉,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在高原大地上正式創建。從(cong) 此,西藏的民族話劇藝術以其輝煌的篇章揭開了曆史新的第一頁。
1964年,因演出話劇《不準出生的人》廣受好評,讓剛剛萌芽的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在全國藝術界贏得刮目相看,也使該劇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經典保留劇目,在60年間被四次複排和提升呈現,每次都給觀眾(zhong) 帶來不一樣的教育和啟迪。此前,該劇被區外其他院團以歌劇、京劇、豫劇、楚劇、越劇、河北梆子等藝術形式在多地演出。1981年,該劇被改編成電影《雪山淚》,在熒幕上與(yu) 觀眾(zhong) 見麵。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高原,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率先發出民族團結的時代先聲,1981年傾(qing) 力打造的曆史劇《鬆讚幹布》在北京演出就轟動首都劇壇,得到中央領導和文藝界的高度讚賞,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中國第一屆優(you) 秀劇本創作獎。
此後,西藏自治區話劇團以藏語形式陸續推出濃鬱民族特色的五幕喜劇《阿古頓巴》和七幕悲劇《斯幾比幾》,還將藏族古典文學名著《勳努達美》改編成話劇《意翁瑪》,這是西藏話劇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推進民族文化主動融入話劇藝術的有益嚐試,充分展現了西藏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了話劇藝術強大的適應性和包容性,也寓示著西藏話劇藝術的逐漸成熟。
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藝術作品旨在歌頌黨(dang) 的民族政策、築路英雄、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兩(liang) 路”精神,反映現實生活、謳歌時代,為(wei) 西藏各族人民打造精神家園,那麽(me)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後,西藏話劇人則通過藝術作品《解放!解放!》《共同家園》《八廓街北院》《光輝永頌》《哈姆雷特》等作品的推陳出新,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思想基礎,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職責,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有形、有感、有效,全社會(hui) 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極大提升。
60年間,西藏自治區話劇團黨(dang) 委始終堅持“二為(wei) ”方向和“雙百”方針,堅定黨(dang) 建統領高質量發展,憑借400餘(yu) 部優(you) 秀文藝作品、百餘(yu) 部影視劇佳作,先後榮獲文華獎、梅花獎、金獅獎、金雞獎、飛天獎等各級各類獎項120餘(yu) 次,培養(yang) 和造就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zhuan) 家3人,西藏自治區政府津貼1人,湧現出大旺堆(已故)、多布傑、仁青頓珠等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代表數十名。
堅守本心、披荊斬棘——
西藏話劇人薪火相傳(chuan) 60載
1964年國慶節前夕,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農(nong) 奴》在全國上映。作為(wei) 我國第一部西藏題材電影,影片融紀錄與(yu) 故事、詩與(yu) 戲劇於(yu) 一體(ti) ,用藝術的手段真實再現了舊西藏農(nong) 奴的悲慘生活。該片以極強烈的視覺衝(chong) 擊力和巨大心靈震撼力,不僅(jin) 彪炳於(yu) 新中國電影史,而且在國際影壇也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
在該片中扮演主角農(nong) 奴強巴的大旺堆是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演員,他本就出身於(yu) 舊西藏的農(nong) 奴家庭。他曾說:“飾演強巴就是自己的生活重現。”在影片中,他以樸素、自然、真實、感人的表演,以全身心忘我的投入,迅速成為(wei) 國內(nei) 外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表演藝術家。
影片《農(nong) 奴》的巨大成功,激起了西藏被壓迫人民對黑暗封建農(nong) 奴製的激烈反抗和對自由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之情,為(wei) 推進西藏民主改革奠定了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也讓年輕的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在雪域高原乃至全國範圍內(nei) 名聲鵲起。觀眾(zhong) 也從(cong) 這部影片中認識了許多後來成為(wei) 西藏話劇界知名藝術家的演員,如大旺堆、小次仁多吉、窮達、索朗饒丹等。
他們(men) 是從(cong) 上海戲劇學院畢業(ye) 的第一批藏族話劇表演藝術人才。在隨後的60年裏,上海戲劇學院又為(wei) 西藏話劇事業(ye) 輸送了5批優(you) 秀藝術人才,與(yu) 中央戲劇學院和西藏藝術學校各培養(yang) 的一批人才,先後有300餘(yu) 人步入西藏自治區話劇團這個(ge) 大家庭。他們(men) 一代代以“在高原上生根、開花、結果”為(wei) 使命,以“一架馬車、八隻蠟燭”的精神鞭策自己,用自身的演藝事業(ye) ,親(qin) 曆了高原話劇種子落地生根開花的漫漫歲月,薪火相傳(chuan) 一甲子,生生不息譜華章。
在《共同家園》《可可西裏》《格達活佛》《無人區》等十多部大型話劇和影視劇中擔任過主要角色的國家一級演員多布傑,自從(cong) 事藝術表演以來,就將自己對表演藝術的熱愛詮釋到每一個(ge) 角色中,成為(wei) 西藏乃至全國有名望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同時期的洛丹、紮西頓珠等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仍然活躍在西藏話劇、影視劇和小品表演中,以自身曆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表演主力軍(jun) 。
剛剛進入不惑之年的仁青頓珠是西藏話劇事業(ye) 新的頂梁柱,其作品或個(ge) 人曾榮獲中宣部“五個(ge) 一”工程獎、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第十七屆文華表演獎等眾(zhong) 多榮譽。他自己最為(wei) 看重的是2015年榮獲的第四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榮譽稱號。他說:“作為(wei) 一名演員,通過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來傳(chuan) 遞真善美、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我的本職工作。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迎難而上,下別人下不了的真功夫,才能創作出有感染力、生命力、影響力的好作品。”
阿旺仁青、洛桑念紮、索朗旺姆是西藏自治區話劇團的後起新秀,憑借《五彩神箭》《金珠瑪米》《氣球》《撞死了一隻羊》等作品,在話劇和影視劇領域取得不俗成績。
2021年8月,上海戲劇學院2017級表演係西藏班畢業(ye) 大戲《哈姆雷特》在自治區藏戲藝術中心上演。這批學員是上海戲劇學院為(wei) 西藏培養(yang) 的第六批也是首批四年製本科表演班。他們(men) 的畢業(ye) 大戲《哈姆雷特》漢語版和藏語版首演後,被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給予高度評價(jia) :“這是一次西藏文化與(yu) 莎翁戲劇的‘夢幻聯動’,不僅(jin) 是一次教學成果的匯報,同時也為(wei) 莎翁劇的跨文化改編及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更為(wei) 深刻的素材。”
看著這批充滿生命力的“新芽”,著名表演藝術家多布傑平實且真摯地寄語道:“年輕人趕上了一個(ge) 非常好的時代,要懂得珍惜,要靜下心來把專(zhuan) 業(ye) 搞好。”
“正是老一輩話劇人的艱辛努力和無私付出,讓西藏話劇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如今,我們(men) 擁有一批在全區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的劇作家、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和舞台美術家。他們(men) 有能力創作演出高質量話劇作品,也正蓄力為(wei) 高原話劇事業(ye) 耕耘一片希望的沃土。”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團長普布次仁表示。
守正創新、服務人民——
講好新時代西藏故事
60年來,西藏話劇人肩負著為(wei) 人民抒寫(xie) 、為(wei) 人民放歌的曆史重任,在封建農(nong) 奴製的廢墟上開啟社會(hui) 主義(yi) 新實踐和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新創造,目前,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基本形成了舞台話劇、小戲小品、影視劇三足鼎立的業(ye) 務格局。
60年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始終遵循為(wei) 人民服務的藝術道路,每年創作大量小戲小品,將貼近群眾(zhong) 、貼近民心、觀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優(you) 秀舞台文藝作品送到群眾(zhong) 當中,充分發揮文化藝術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推進作用,極大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
隨著小品創作演出的興(xing) 盛,也出現了許多西藏廣大觀眾(zhong) 非常喜歡的喜劇明星,如被廣大觀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酒鬼拉巴啦”的紮西頓珠、被稱為(wei) “門巴拉巴啦”的洛丹,由紮西頓珠、仁旺、尼瑪搭檔組成的西藏著名小品組合“鐵三角”,至今仍是西藏老百姓每年藏曆新年晚會(hui) 上最大的期待。
長期以來,西藏話劇人堅持“全公益”的惠民定位,積極開展“文藝惠民基層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社會(hui) 演出和全國巡演,以文藝為(wei) 人民服務的行動自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和西藏的農(nong) 村、牧場、學校、寺廟、邊防哨所,全力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樹立國家文化形象,用60年演出5000餘(yu) 場次、觀眾(zhong) 人數超500萬(wan) 人次的成績,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反映好人民的心聲,表達了人民的心願,讓話劇藝術在群眾(zhong) 心中紮下了根,為(wei) 西藏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話劇事業(ye) 取得豐(feng) 碩成果。話劇《解放!解放!》於(yu) 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文華劇目獎。2014年,該劇創作團隊跨越上萬(wan) 公裏,深入13個(ge) 省(市、自治區)巡演49場,現場觀眾(zhong) 達2萬(wan) 餘(yu) 人,在全國範圍提升了劇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15年,《共同家園》作為(wei)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重點獻禮話劇,一經推出便大獲成功,不僅(jin) 榮登國家大劇院的舞台,還登上了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的舞台,為(wei) 省部級幹部做匯報演出,並於(yu) 2019年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獎”。
2019年,“翻身農(nong) 奴把歌唱,共產(chan) 黨(dang) 來了苦變甜”題材話劇《不準出生的人》第四次複排呈現,並在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和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實現全區巡演,把愛黨(dang) 愛國的種子深植在廣大青少年和大學生心中,在西藏民族大學演出時,校領導給予“一場演出勝過百堂思政課”的高度讚譽。2021年,代表西藏進京參加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斬獲最佳劇目獎“圓夢獎”和舞台美術獎殊榮,再次為(wei) 西藏文化事業(ye) 贏得榮譽。
民族團結題材話劇《八廓街北院》幾經沉澱和修改提升,多次進京交流演出,2021年5月,代表西藏進京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優(you) 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2022年8月,該劇成功斬獲西藏首屆文化藝術節最佳劇目獎——格桑花大獎。2022年9月,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七屆文華獎評選結果公布,演員仁青頓珠憑借在該劇中的精湛表演,獲評藝術界最高國家榮譽——第十七屆文華表演獎。
同時,劇團積極投身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將《共同家園》《八廓街北院》等優(you) 秀劇目視頻上傳(chuan) 至“學習(xi) 強國”等平台實現資源共享,或轉化為(wei) 光盤、優(you) 盤載體(ti) ,分送至基層文化站,擴大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在對外交流合作中深入思考謀劃,為(wei) 基業(ye) 長青、事業(ye) 長遠引入源頭活水,搭建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成功爭(zheng) 取到國家藝術基金大型項目資助6次;積極開拓與(yu) 中直院團和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後與(yu) 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兒(er) 童藝術劇院、上海戲劇學院建立中長期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還將拓展與(yu) 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西安演藝集團的合作;來自文旅部的援藏幹部和“訂單式人才”,已為(wei)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注入生機和活力,並取得初步成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團長普布次仁說,西藏話劇人將本著“一棒接著一棒跑,一棒更比一棒好”的精神,紮根西藏、服務人民,在守正創新上展現新作為(wei) ,在未來5年推出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優(you) 秀作品。
未來5年,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將持續做好經典保留劇目《文成公主》《共同家園》的複排和常態化演出;開展好《八廓街北院》《哈姆雷特》《老西藏》《堅守》《特殊作業(ye) 》等劇目的創演和巡演工作;邀請業(ye) 內(nei) 知名導演,開展音樂(le) 劇、話劇、兒(er) 童劇和影視劇創作;推進與(yu) 文博、非遺、紅色資源、旅遊、教育、團委等融合創作,積極從(cong) 文學經典、影視作品、民間文學、網絡文學、民俗節慶等發掘素材和劇目。
未來5年,西藏自治區話劇團還將通過新建劇場的數字化運用,打造“線下演出+線上演播”深度融合的“雙演”生態係統,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不一樣的觀劇體(ti) 驗。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全平表示,未來,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將踔厲奮發強黨(dang) 性,凝心聚力抓創作,誓以抓鐵有痕的精神、久久為(wei) 功的毅力,團結帶領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幹部職工,樹立西藏文化發展新標杆,為(wei) “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作出新的時代貢獻。
(本版圖片均由西藏自治區話劇團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