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玉麥炊煙嫋嫋,巍峨的雪山、茂密的森林、現代化的藏式樓房、幹淨整潔的街道見證著玉麥邊境小康村的祥和安寧。
村民紮西卓瑪家中開設了茶館和小賣部,2022年還買(mai) 了車,出入有車,進貨更方便了,一年下來有9萬(wan) 多元的收入。她說:“身邊的變化就是我們(men) 小康的模樣。希望朋友們(men) 多來玉麥做客,玉麥歡迎您!”
玉麥鄉(xiang) 藏豬生態養(yang) 殖基地的豬個(ge) 個(ge) 被養(yang) 得肥肥胖胖的。正在給豬喂飼料的員工巴桑達瓦說:“搬遷到玉麥後,我有了新的生活。我在這裏學到了養(yang) 豬技術,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以後我要把豬養(yang) 好,多掙錢,過更好的日子。”
普瑪江塘位於(yu) 喜馬拉雅山北麓,這裏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40%,氣壓隻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在邊境地區,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民警燃燒青春,巡邊守邊、戍守國門。他們(men) 視駐地為(wei) 故鄉(xiang) ,把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守護萬(wan) 家燈火,用一顆顆赤子之心維護邊境轄區的和諧與(yu) 安寧。
“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催人奮進。接下來,我們(men) 將認真學習(xi) 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精神,在具體(ti) 工作中與(yu) 民警一道同甘共苦,繼續守好邊境的安寧。”山南市邊境管理支隊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政治教導員索朗達傑說。
10年來,山南市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ju) 、固邊和興(xing) 邊並重,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邊境道路交通網絡日趨完善,邊境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全麵落實黨(dang) 的各項惠民政策,因地製宜發展清潔能源、特色農(nong) 牧、生態旅遊等邊境特色產(chan) 業(ye) ,抵邊一線群眾(zhong) 可支配收入高於(yu) 全市平均水平,邊境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