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共同守護濕地 讓人民群眾盡享生態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拉薩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小記

發布時間: 2023-02-06 14:46:00 來源: 拉薩晚報

  青山依濕地,綠水繞淨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緊扣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定位,聚焦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總體(ti) 布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濕地保護與(yu) 修複,濕地生態環境得以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feng) 富。流水潺潺、樹影森森,魚兒(er) 潛遊、候鳥翔集,自然生態之美在古老的雪域高原盡情展現。如今,拉薩市已劃定18個(ge) 濕地生態功能保護區,濕地保護率達到100%。

  生態文明建設是國之大者,關(guan) 係世代民生福祉。近年來,林周縣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義(yi) ,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更大步伐。

  冬季的帕熱濕地內(nei) ,大批候鳥成群結隊,或拍水嬉戲,或展翅翱翔,它們(men) 徜徉在陽光下,蹁躚的姿態與(yu) 湖水融為(wei) 一色,構成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靈動畫卷。目前,林周縣共有三處市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分別為(wei) 帕熱濕地、江熱夏濕地和甘曲濕地。

  2020年至今,林周縣投入近3000萬(wan) 元推進甘曲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以及雅江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薩片區林周縣濕地項目,項目的實施能夠有效地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棲息地環境,進一步完善西藏濕地保護網絡體(ti) 係的構建,增強濕地保護體(ti) 係建設,孕育豐(feng) 富的濕地生物多樣性係統。

  林周縣林草局工作人員索朗卓嘎說:“目前我們(men) 對三個(ge) 濕地的主要管護措施是防止牲畜和人員隨意進入。針對甘曲濕地,主要采取宜濕還濕,在濕地裏修築土建水壩,確保濕地內(nei) 的自然水渠還有河灘的蓄水量水位上升,保障濕地的含水量。同時,我們(men) 每年利用世界濕地日等宣傳(chuan) 機會(hui) 向全縣廣大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濕地保護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成效。”

  距離拉薩市區約30公裏的巴嘎雪濕地,是達孜區內(nei) 第二大濕地。濕地內(nei) 蘆葦、燈芯草、杉葉藻等植被豐(feng) 富,是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等珍貴野生物種的天然棲息地。成為(wei) 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7年來,嗬護濕地生態環境,早已成為(wei) 附近村民群眾(zhong) 的共識。

  巴嘎雪村委會(hui) 主任邊巴說:“一直以來,我們(men) 都在盡力做好保護濕地的工作。不管是村委會(hui) 、村民小組還是全體(ti) 村民,大家都在盡自己所能做好管護,一方麵是對濕地內(nei) 的黑頸鶴等野生動物加強保護,另一方麵對整個(ge) 濕地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保護濕地生態,為(wei) 群眾(zhong) 帶來更多生態獲得感。在達孜區政府及巴嘎雪村村民的堅持保護下,巴嘎雪濕地麵積持續擴大,各種魚蝦在此大量繁殖。同時,達孜區堅持在保護優(you) 先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發展生態旅遊等產(chan) 業(ye) ,促進了百姓增收和經濟發展。無論冬夏,巴嘎雪濕地的美麗(li) 風光都吸引著大批遊人前來“打卡”觀光,也讓達孜百姓在家門口盡享“詩和遠方”。

  達孜區林草局工作人員次旺卓瑪說:“在今後的工作中,達孜區林草局將持續加強濕地保護宣傳(chuan) 工作,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壓實縣、鄉(xiang) 、村監管責任,確保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

  阿熱濕地位於(yu) 當雄縣城東(dong) 北側(ce) ,麵積約為(wei) 9668.42公頃,屬於(yu) 典型的高原草甸濕地類型。自2016年起,當雄縣成立濕地管理站,落實專(zhuan) 職管護人員兩(liang) 名,設立濕地管護人員37人。隨著近年來建設和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濕地生態功能凸現,在為(wei) 周邊區域補充氧氣、增加濕度、涵養(yang) 水源、淨化環境和維持生態係統平衡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阿熱濕地已然成為(wei) 當雄的“天然綠肺”。

  當雄縣公塘鄉(xiang) 衝(chong) 嘎村一組聯戶長次仁桑珠說:“沒有保護之前,老百姓在濕地內(nei) 隨意放牧,這樣一來各種鳥類、野生動物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數量比較少。自有效保護濕地後,草的生長都有明顯變化,比以前更茂盛長勢更好了。以前濕地裏沒有多少野生動物,現在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開始在濕地裏出現。”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