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解鎖守護文物背後的“藍焰密碼”

發布時間: 2023-02-08 10:36:00 來源: 人民網-西藏頻道

  酥油燈,是以酥油作為(wei) 燃料的油燈,在藏文化中有著悠久曆史,常見於(yu) 寺廟等地。在西藏,一盞盞酥油燈背後,是一座座見證曆史文明的寺廟文物古建築,更是火焰藍和橙色光的默默堅守,他們(men) 共同構成了寺廟文物消防安全保護的動人畫麵。

  西藏寺廟文物古建築多為(wei) 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消防安全條件先天不足,火災風險高。1984年,西藏成立了首個(ge) 寺廟消防隊伍——布達拉宮消防班。自此,西藏消防救援總隊開啟了為(wei) 寺廟文物消防安全事業(ye) 不懈奮鬥的新征程。

  製度保障是消防安全之根

  在寺廟幹消防工作多年,對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格桑頓珠而言,“責任心”是第一要務。“布達拉宮這個(ge) 複雜的宮堡群建築,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對防火工作的要求很高,需要我們(men) 不斷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工作多年,他見證了布達拉宮消防安全基礎、火災防控工作的不斷提升。“在總隊支隊兩(liang) 級黨(dang) 委和布達拉宮管理處黨(dang) 委的高度重視下,我們(men) 不斷加強消防宣傳(chuan) 教育培訓,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專(zhuan) 項整治,落實火災隱患整改措施,消防安全工作有了全方位提升。”格桑頓珠說。

  消防安全是頭等大事。長期以來,麵對複雜的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形勢,西藏消防指戰員以勇於(yu) 拚搏的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奮戰一線,積累了大量豐(feng) 富的寺廟消防工作經驗,力保西藏全區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

  近年來,特別是改革轉隸後,西藏消防救援總隊緊密結合區情、社情和隊情,謀實策、出新招、下硬功,全麵推動實現寺廟消防安全工作的提檔升級。


圖為(wei) 檢查消防裝備器材。圖片由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隊提供

  “我們(men) 力戒單打獨鬥,充分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和參謀助手作用,指導各市(地)支隊成立寺廟消防工作專(zhuan) 項辦公室,主動向黨(dang) 委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提交各類分析評估報告400餘(yu) 份,引起了黨(dang) 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工作成為(wei) 黨(dang) 政常態研究議題。文物、宗教、消防等部門建立了消防安全聯席會(hui) 議製度、聯合督察製度、信息共享製度,每個(ge) 季度開展文物消防安全督察,定期通報文物消防安全突出問題,共同研究製定防範措施。”格桑頓珠說,“保證寺廟文物消防安全已經成了全社會(hui) 的共識。”

  2021年西藏頒布新版《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辦法》,2022年新修訂的《西藏自治區消防條例》頒布實施,都不斷推進全區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向“職責明晰化、機製健全化、管理精細化、基礎優(you) 質化”的新軌道邁進。

  此外,西藏自治區公安廳、宗教局、文物局和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印發了《西藏自治區文物單位和博物館安全管理製度》,為(wei) 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理順了四部門在寺廟文物古建築領域的部門監管權責體(ti) 係。

  守正創新是消防安全之本

  麵對改革轉隸後消防工作的新體(ti) 製新形勢,西藏消防形成了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防控的新思路。

  轉變的第一步是舊習(xi) 向新風轉變。以前,不少群眾(zhong) 手持酥油燈進寺廟,對於(yu) 寺廟文物古建築來講,好似一個(ge) 個(ge) 移動的危險源。怎麽(me) 辦?“宣傳(chuan) 、引導,轉變觀念。通過廣大消防指戰員的反複勸說,群眾(zhong) 從(cong) 不理解到真心認可,從(cong) 不配合到主動支持,將手持明火酥油燈的方式轉變成向燈池添加酥油。”大昭寺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旺堆紮西介紹,“針對寺廟文物古建築內(nei) 固定設置的酥油燈具多、燈芯多、火源多等問題,在消防指戰員們(men) 的宣傳(chuan) 引導下,減少了1.83萬(wan) 根燈芯,動員寺廟外遷供燈房進行單獨設置,消除了最可能引發火災的高危隱患。”


圖為(wei) 更換老舊設備。圖片由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隊提供

  西藏消防救援總隊還創造性地推出了仿真幹電池酥油燈代替傳(chuan) 統明火酥油燈。“在尊重民俗、傳(chuan) 統的基礎上,我們(men) 大膽創新,研發出幹電池酥油燈,並且在全區推廣開來。”旺堆紮西介紹。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寺廟消防安全物防技防的手段同樣在更新。

  有著11年寺廟消防工作經驗的拉巴紮西是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隊二級消防士。剛到小昭寺大隊工作時,他發現小昭寺內(nei) 消防安全基本都靠人防,缺乏消防安全物防技防措施。“我就在如何更好地運用現有滅火救援裝備上做創新,對當時配備的前置器材進行了改良。”拉巴紮西說。同時,他積極學習(xi) 相關(guan) 平台的運用和維護,在寺廟消防安全“七項新措施”推廣期間,憑借前期對裝備創新改良的經驗,參與(yu) 酥油燈防火池及防火燈罩創新改良工作。

  再以布達拉宮為(wei) 例,為(wei) 提高火災預防預警質效,推動敷設線型感溫光纖、加裝吸氣式火災探測係統、增設視頻火災探測器等,搭起了物防技防的四梁八柱。


圖為(wei) 消防員教授消防裝備器材正確使用方法。圖片由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隊提供

  “我們(men) 還引入智慧用電、雷電預警等更先進更精密的現代化科技手段,有效解決(jue) 了以往雷、電風險隱患預警難、報警慢的問題。”格桑頓珠說。

  多年來,西藏消防救援總隊始終把“科技強防”擺在文物消防安全的突出位置,先後開展高海拔、低氣壓、低氧量環境下的寺廟文物火災危險性分析和滅火裝置、報警係統靈敏度等係列課題實驗,不斷提升物防技防水平。主動深度吸收應用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前沿科學技術,不斷從(cong) 人防物防向技防摸索前行,逐步走向現代化的智防。

  打鐵還需自身硬,消防安全工作還要實現他防他救向自防自救的轉變。西藏消防救援總隊立足實際,以各寺管會(hui) 為(wei) 主體(ti) ,成立寺廟消防安全委員,將駐寺幹部職工、公安民警、僧人納入風險監管力量體(ti) 係中,製定《寺廟消防安全自查指南》,建立並落實多項工作機製,構建起“消防+N”無縫銜接的聯合監管模式,形成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條。

  科學備戰是消防安全之要

  “每天會(hui) 巡查,重點針對執勤裝備、可燃物、酥油燈、電氣線路開展工作。還會(hui) 對所有區域進行防火檢查巡查,確保24小時監控到位。”旺堆紮西介紹,“另外,我們(men) 不斷總結經驗,製定各類應急處置預案,因地製宜開展演練,不斷提高指戰員自我防護與(yu) 應急處置的能力。”


圖為(wei) 檢查消防裝備。圖片由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提供

  大昭寺消防救援大隊自2011年成立以來,在西藏消防救援總隊、拉薩消防救援支隊兩(liang) 級黨(dang) 委的指導下,圍繞確保世界文化遺產(chan) “大昭寺”消防安全這項中心工作,不斷增強執法為(wei) 民服務意識,創造了平時、戰時、冬季、夏季等全天候、無縫隙、不間斷的勤務模式。

  能滅是最後防線,科學備戰才是消防安全之基。西藏寺廟文物古建築滅火救援因海拔高、氣候惡劣、建築土木石結構等特點,其技戰術訓練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隻能就地取材、因地製宜。為(wei) 此,西藏消防救援總隊在高標準建成寺廟滅火救援專(zhuan) 業(ye) 隊的基礎上,創新訓法,推行共同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與(yu) 戰術、單兵與(yu) 合成、集中與(yu) 分散訓練“四結合”的實裝實訓,組織開展寺廟滅火救援實戰演練月活動,拉近操場與(yu) 戰場的距離。還自主研發了“寺廟消防水帶背包和執勤服”,為(wei) 一線勤務人員增配電動推車式細水霧裝置、便攜式測溫儀(yi) 、懸掛式超細幹粉滅火裝置、大流量手抬機動泵等新型應急裝備器材,建立3D沙盤和360度全景模塊,定期組織開展3D模塊推演,全方位確保指戰員“打得贏”。


圖為(wei) 檢查消防設備。圖片由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提供

  水是消防安全中打贏製勝的關(guan) 鍵,針對西藏寺廟大多在海拔較高的山上,缺乏消防水源這一困境,西藏消防救援總隊再次研究出自己的“獨門秘訣”——運用消防遠程供水係統,探索出消防水帶前置、前沿陣地分設的“寺廟消防應急戰法”,在通往寺廟文物古建築的主要道路靠前配置水帶前置箱,預鋪耐磨、耐腐蝕、抗老化的“紅綠藍”彩色水帶,確保一旦有事,消防水源隨時“供得到”,確保了快速從(cong) 山下往山上供水。

  不僅(jin) 如此,西藏消防救援總隊結合實際,完善寺管會(hui) 、公安派出所、便民警務站、消防等部門聯勤聯動聯訓機製,實現了“一鍵式、一次性、多部門”聯勤聯動、快速應急。

  守護每一盞酥油燈,守護萬(wan) 家平安幸福。初心不忘來時路,勇擔使命再出發。下步,西藏消防救援總隊還將在寺廟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的大道上不斷砥礪前行、接續奮鬥篤行,為(wei) 寺廟文物消防安全保護貢獻更多更好的西藏智慧、西藏方案!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