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尼瑪堅參(右一)向記者講述照片牆故事。 貢嘎來鬆 攝
海拔4500多米的打隆邊境檢查站是西藏範圍內(nei) 離拉薩最近的邊境檢查站。因高寒缺氧,這裏的夏天僅(jin) 有2個(ge) 月,9月山上的草便開始泛黃,之後進入漫長的冬季。
下午約2時,這座檢查站迎來過往人員高峰期。從(cong) 檢查站往邊境方向走五六十公裏是“網紅”景點普姆雍措,作為(wei) 必經之地,從(cong) 拉薩過來的遊客格外多。移民管理警察們(men) 逐一核實人員和檢查證件放行。這些僅(jin) 是打隆邊境檢查站工作的一部分,他們(men) 還承擔起了巡邏、查處違禁品等工作。
圖為(wei) 遊客排隊接受檢查證件。 貢嘎來鬆 攝
26歲的羅布是日喀則人,2015年入伍參軍(jun) (2019年改製前為(wei) 武警西藏邊防總隊所屬)便一直在這工作至今。他告訴記者,節假日還有旅遊旺季是最忙的。
圖為(wei) 移民管理警察檢查過往車輛證件。 貢嘎來鬆 攝
這座檢查站遠離縣城和村莊,連綿荒蕪的群山以及飛沙走石的天氣,日常生活格外單調。如此環境下,這位年輕人喜歡散步排解孤獨。
副站長次仁歐珠自2013年畢業(ye) 以來,一直在浪卡子縣邊境一線工作,最初他被分到中國海拔最高鄉(xiang) 普瑪江塘工作。那時與(yu) 外界聯係很困難,全憑附近太陽能基站能否正常運轉,用電也全靠太陽能,最冷的時候要蓋五六床被子。他說:“過習(xi) 慣了城市生活突然到這麽(me) 荒涼的地方,落差太大了,身體(ti) 不適應、特別想父母。”
圖為(wei) 趁著還未起風,次仁歐珠收起曬幹的衣服。 貢嘎來鬆 攝
在高海拔呆久了,這位本地人也難以適應當地環境。他坦言,記憶力下降、睡眠質量差,這些問題在周圍人身上很普遍,每次體(ti) 檢,身體(ti) 總會(hui) 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雖然是山南人,但他回家次數屈指可數。
圖為(wei) 羅布日常鍛煉打拳,他背後是去年12月新建的板房。 貢嘎來鬆 攝
眼前的檢查站比三年前記者見到的檢查站條件改善了很多。站長尼瑪堅參介紹,去年12月建了新板房,住宿條件提升了,以前七八個(ge) 人住一間,現在3個(ge) 人。還有蔬果的種類和新鮮程度都比以前好。以前有些食材都是凍食,因為(wei) 長途運輸中解凍再冷凍,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那時還經常吃到變質發酸的豆腐。
雖然生活條件改善了,但是檢查站仍要去4公裏外的地方拉水。尼瑪堅參說:“這裏水質超標,這幾年才喝上純淨水,拉的水都用來洗衣做飯。”
逢年過節,檢查站也會(hui) 組織一些活動,紅歌比賽或是包餃子,讓大家能有些精神寄托。當然最開心的是大家一起圍觀拆包裹,似乎這成為(wei) 了他們(men) 與(yu) 外界最實在的接觸。
談及家庭,三位均感歎遺憾,報喜不報憂也是大家的常態。尼瑪堅參說:“家裏很多事都是在休假的時候才知道,其實家人越理解,我們(men) 越難受。”
臨(lin) 近藏曆新年了,一如他們(men) 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qin) 。這個(ge) 新年,大家將仍舊堅守在崗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