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9歲的紮西多吉從(cong) 父親(qin) 手裏接過接力棒,成為(wei) 拉薩郵政墨竹工卡縣分公司的一名基層郵政快遞員。10多年來,他恪盡職守,風雨無阻,將黨(dang) 報黨(dang) 刊第一時間送至千家萬(wan) 戶,將來自五湖四海的快件送到每一個(ge) 需要的人手中。
早上9點多,在拉薩郵政墨竹工卡縣分公司裏,記者見到了紮西多吉,個(ge) 子不高,身材中等,動作麻利,舉(ju) 手投足間彰顯著吃苦耐勞的品質。此刻,紮西多吉正忙著分揀快件,並將當天要送達的快遞包裹裝車。一切準備就緒後,紮西多吉駕駛著郵政車,開啟了一天的投遞工作,他要將這一車快遞送到紮西崗鄉(xiang) 和日多鄉(xiang) 以及沿途經過的村莊。
“格桑,村裏到了你的一本書(shu) ,你記得過去拿一下。”每到一處,紮西多吉總是仔細核對著收件人的信息,挨個(ge) 給他們(men) 打去電話,將快件放在指定位置,並叮囑他們(men) 及時取走,以防丟(diu) 失。
15年的工作,紮西多吉對於(yu) 所負責的區域早已熟絡,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不過他告訴記者,在村裏送快遞麵臨(lin) 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些老年人由於(yu) 不識字,經常找不到快遞,而這時,他總會(hui) 不厭其煩地安撫收件人的情緒,並在第二天將他們(men) 的快遞重新標注,再次叮囑他們(men) 及時取件。因此在紮西多吉看來,快遞員這份工作需要的不僅(jin) 是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客戶的熱情耐心,更需要一份責任和擔當。
“帶的都是別人的東(dong) 西,必須要承擔責任,該打電話的打電話,該溝通的溝通,該交接的交接,都做好後才可以走。”紮西多吉如是說。
正是這種十幾年如一日的敬業(ye) 精神,讓紮西多吉獲得了群眾(zhong) 的信任,也贏得了同事的點讚。
“紮西多吉在平時生活中是一個(ge) 非常細心的人,和同事之間關(guan) 係也處得非常好,在工作上,他也是一個(ge) 認真、細心、能吃苦耐勞的人,對工作是非常盡責盡職的。”拉薩郵政墨竹工卡縣分公司工作人員拉曲說。
紮西多吉的父親(qin) 曾經也是一名郵政快遞員,一身綠色工作服、一輛自行車,構成了紮西多吉兒(er) 時記憶中父親(qin) 的樣子,而穿梭在這條平坦筆直的公路上,紮西多吉也常常想起剛參加工作時的自己。
“2008年,我騎著摩托車送郵件,無論春夏秋冬,下雨也好,下雪也罷,就這樣騎著摩托車送了7年。由於(yu) 這邊夏天天氣多變,我們(men) 郵包裏常備塑料袋,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把報刊、郵件包起來。當時除了318國道以外,很多路都是土路。現在雖然快件變多了,但是路也越來越好了,還有專(zhuan) 門的車送快遞,報刊郵件都不怕淋著雨,對於(yu) 我們(men) 快遞員來說更是便捷。”紮西多吉說。
2022年8月,正是高考錄取通知書(shu) 的投遞高峰時段,疫情突如其來,紮西多吉經常接到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詢問錄取通知書(shu) 能否及時送達?他總是認真地回複他們(men) 說,一定會(hui) 送到你們(men) 手中的。那段時間,紮西多吉和其他同事一起穿上防護服,匆忙穿梭在鄉(xiang) 間村道,把一封封承載著希望和喜悅的錄取通知書(shu) 送到每一個(ge) 學生手裏。
提到這件事時,紮西多吉撓了撓頭說:“我自己沒上大學,看到家鄉(xiang) 的孩子能考取心儀(yi) 的高校,心裏也喜滋滋的。”
從(cong) 業(ye) 10餘(yu) 年,每天跑230公裏,足跡遍布轄區的每一個(ge) 角落…紮西多吉說,每當第一時間將黨(dang) 報黨(dang) 刊送至千家萬(wan) 戶,每當看到收件人拿到快遞時的笑容,自己就愈發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意義(yi) ,也更能充滿工作的動力。
“十一國慶節也好,藏曆新年也好,對於(yu) 我們(men) 投遞員來說,是沒有這些節日的。但我還是很滿足於(yu) 現在的工作狀態,因為(wei) 我知道有很多人需要。”紮西多吉說。
一個(ge) 人,一條路,腳步匆匆,身影挺拔,既是駕駛員,又是快遞員,在這條從(cong) 縣城往返紮西崗鄉(xiang) 和日多鄉(xiang) 的路上,紮西多吉還在繼續走著,他的腳步也愈加堅定有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