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穩就業促發展 築牢民生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日喀則市就業創業工作綜述

發布時間: 2023-02-14 09:30:00 來源: 西藏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作出了“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的重要指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以及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就業(ye) 優(you) 先係列決(jue) 策部署,始終把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頂層設計,堅持高位推動,優(you) 化就業(ye) 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千方百計穩就業(ye) ,凝心聚力促發展。

  10年來,日喀則市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累計184.08萬(wan) 人次,創收111.96億(yi) 元。日喀則市農(nong) 牧民人均勞務收入比10年前增長了281.42%,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

  四級聯動——

  打出就業(ye) 創業(ye) 政策“組合拳”

  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調整充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成立相應機構,各級各部門堅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智往一處謀,將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形成協同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同時,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實行“市縣鄉(xiang) 村”四級聯動機製,形成各級主要領導親(qin) 自抓就業(ye) 、分管領導具體(ti) 抓就業(ye) 的工作格局,成立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zhuan) 班,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調度,嚴(yan) 格落實“4321”結對幫扶責任,全方位、高規格推進就業(ye) 創業(ye) 工作。

  此外,日喀則市還設立7000萬(wan) 元創業(ye) 創新扶持資金和創業(ye) 擔保貸款基金,保障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順利推進;出台《援藏四省市專(zhuan) 招日喀則籍高校畢業(ye) 生補獎辦法》等補貼政策,從(cong) 頂層設計上明確長遠思路、近期目標,具體(ti) 工作抓手、落地操作細則,確保全市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高位推動,高效落實。

  拓寬渠道——

  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成效顯著

  日喀則市有勞動力38.5萬(wan) 人,外出務工是絕大多數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10年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途徑。創新實施項目建設“增崗”、特色產(chan) 業(ye) “轉崗”、各類企業(ye) “保崗”、扶持創業(ye) “生崗”工作思路,助力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日喀則市立足區內(nei) 和區外兩(liang) 個(ge) 市場,組建4個(ge) 援藏聯絡服務中心和6個(ge) 農(nong) 牧民工作聯絡服務站,實行“點對點”輸送,“一站式”服務。同時,創新提出“六位一體(ti) ”勞務輸出模式,組建勞務公司42家,勞務合作社844個(ge) ,培育村居勞務經紀人1653人,搭建就業(ye) 平台,提供用工信息,保障農(nong) 牧民權益。實現轉移就業(ye) 從(cong) “單打獨鬥”向“聯合作戰”逐步轉變,全市組織化轉移就業(ye) 達60%。形成“珠峰勞務”等一係列知名勞務品牌,全區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現場會(hui) 連續2次在日喀則市召開,進行經驗推廣。

  日喀則市還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國家累計補助5億(yi) 餘(yu) 元,免費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3.57萬(wan) 人次,培訓後就業(ye) 率持續保持在70%以上。重點關(guan) 注,優(you) 先安排就業(ye) 困難群體(ti) 、退役軍(jun) 人、殘疾人等,大力推進“訂單定崗”“以崗代訓”等培訓,確保農(nong) 牧民有一技之長,提升技能水平,增加務工收入。

  10年來,日喀則市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累計184.08萬(wan) 人次,創收111.96億(yi) 元。

  提質增效——

  大學生就業(ye) 實現穩中有進

  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民生首先是就業(ye) ”的指示要求,區市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緊緊圍繞“八個(ge) 精準”,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推進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

  ——強化結對幫扶。在全區率先實施“4321”結對幫扶機製,2.13萬(wan) 人次黨(dang) 員幹部與(yu) 2.94萬(wan) 名大學生結對子。按照“N+3”模式,“一對一”“麵對麵”講政策,推崗位,促就業(ye) 。以“五進一送”為(wei) 抓手,以典型成功案例為(wei) 示範引領,每年提前進校園進企業(ye) 進機關(guan) ,宣講就業(ye) 形勢和就業(ye) 創業(ye) 優(you) 惠政策,引導學生和家長轉變就業(ye) 觀念,適應新形勢。成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指導中心,落實全部高校畢業(ye) 生實名製登記管理,提前了解所學專(zhuan) 業(ye) 、就業(ye) 意願,精準推送就業(ye) 崗位,及時掌握就業(ye) 動態。

  ——多渠道解決(jue) 就業(ye) 。每年開發和搜集各類崗位5萬(wan) 多個(ge) ,積極爭(zheng) 取援藏4省市2企業(ye) 崗位支持,舉(ju) 辦多場次“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通過創業(ye) 大賽和就業(ye) 創業(ye) 論壇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多領域、多元化推進就業(ye) 。研究製定《援藏四省市專(zhuan) 招日喀則籍高校畢業(ye) 生補獎辦法》,按照6000元/月標準與(yu) 實際月工資差額對專(zhuan) 招生進行補獎,鼓勵大學生區外就業(ye) 。已為(wei) 735人次高校畢業(ye) 生兌(dui) 現工資補差735萬(wan) 元。

  ——鼓勵創業(ye) 帶動就業(ye) 。市委、市政府設立3000萬(wan) 元的創業(ye) 創新扶持資金,4000萬(wan) 元的創業(ye) 擔保基金,打造1家自治區級創業(ye) 孵化基地,授予23家企業(ye) “創百店、扶千生”基地,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提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積極性。近些年,落實各類就業(ye) 創業(ye) 補貼1.52億(yi) 元,惠及1.06萬(wan) 人次高校畢業(ye) 生。

  10年來,日喀則市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

  “組團”就業(ye) ——

  就業(ye) 援藏工作取得新突破

  上海、山東(dong) 、黑龍江、吉林4省市,以及寶武、中化集團,堅決(jue) 貫徹落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戰略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援助日喀則就業(ye) 工作,作為(wei) 加強合作交流、促進邊疆發展穩定和民族團結的重大政治任務,真情實意、竭盡全力,幫助解決(jue) 日喀則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問題。

  在自身編製緊缺、就業(ye) 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提供企事業(ye) 崗位2.3萬(wan) 個(ge) ,敞開大門、廣開綠燈,幫助435名日喀則籍高校畢業(ye) 生走出日喀則,到援藏省市實現就業(ye) ,賦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的時代內(nei) 涵。

  同時,加大智力援助力度,多次選派創業(ye) 專(zhuan) 家赴日喀則市參加珠峰創業(ye) 論壇,營造就業(ye) 創業(ye) 濃厚氛圍。免費為(wei) 日喀則市300餘(yu) 人開展創業(ye) 師資培訓、大學生電子商務暨“雙創”、幼教、科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培訓。成立援藏就業(ye) 見習(xi) 基地,讓我們(men) 的大學生能夠到區外開眼界、學本領、長才幹。同時,其他省市也積極響應“中央關(guan) 心西藏,全國支援西藏”的偉(wei) 大號召,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該市249名農(nong) 牧民在惠州、無錫、揚州、南京實現“組團式”就業(ye) ,開辟區外就業(ye) 新途徑,以就業(ye) 為(wei) 載體(ti) ,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下一步,日喀則市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攻堅克難,乘勢而上,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優(you) 良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ju) 措,全力以赴做好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貢獻。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