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多瓊個(ge) 子不高,麵露慈祥,坐在一棵有著37年“樹齡”的核桃樹下。每到天氣轉暖時,他都愛坐到這裏曬太陽。
在核桃樹下的多瓊(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這棵核桃樹位於(yu) 多瓊家東(dong) 側(ce) ,是他18歲時種下的。為(wei) 紀念自己的勞動成果,他給這棵樹起了個(ge) 自己的名字:多瓊核桃樹。
多瓊是西藏山南市加查縣安饒鎮拉崗村人,他們(men) 家有13棵核桃樹。
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村民在核桃樹下聊天拉家常(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加查縣盛產(chan) 核桃,全縣20多個(ge) 自然村分布著核桃樹,數量有50多萬(wan) 棵。據介紹,加查縣百年以上的核桃古樹有3600多棵,千年古樹有500多棵。
核桃樹環抱的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2月1日攝 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核桃樹適應性強,壽命在一兩(liang) 百年,很少有地方像加查這麽(me) 多千年古樹。”長江大學博士劉利平說。她認為(wei) ,相比西藏其他地區,加查縣氣候溫和,水資源及熱量資源充沛,人為(wei) 破壞較少,具備核桃生長的各種要素。
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的千年核桃樹(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在拉崗村,每一棵核桃樹都有名字,有的以主人名字命名,有的以戶名命名,也有一些是根據核桃品質命名。村主任桑珠達瓦指著路邊一棵核桃樹說:“這棵叫‘酥油核桃’,因為(wei) 這棵樹上的核桃吃起來像酥油。”
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到處可見的核桃樹(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格桑邊覺 攝
核桃是大自然給予加查人民的財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群眾(zhong) 用牛和馬馱著核桃,到拉薩、日喀則等地售賣,換來油菜籽、酥油、鹽等生活用品。
核桃是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村民家裏最常見的美味(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格桑邊覺 攝
後來,隨著當地群眾(zhong) 生活水平持續提升,核桃逐漸不受村民重視。“有段時間裏村民熱衷於(yu) 挖蟲草,很少有人精心打理自家核桃樹。”桑珠達瓦說。
為(wei) 改變這種情況,2019年加查縣成立專(zhuan) 業(ye) 的公司,研發核桃油、核桃蛋白等產(chan) 品,帶動群眾(zhong) 增收。
“公司以高於(yu) 市場的價(jia) 格收購核桃,我們(men) 不用長途跋涉去外地出售了。”多瓊說,2022年他們(men) 家依靠出售核桃收入超過1萬(wan) 元。
2020年至今,當地核桃種植戶出售核桃的收入已經超過1000萬(wan) 元。
核桃是拉崗村村民日常必備的美味(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為(wei) 進一步挖掘核桃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2021年加查縣與(yu) 長江大學聯合,成立了長江大學高原核桃研究所。
“這幾年我們(men) 主要開展地方良種選育和繁育工作,目前已經篩選出6個(ge) 優(you) 良的核桃古樹單株。”劉利平說,選育的良種已通過嫁接實現無性繁殖,長勢良好,下一步將在全縣範圍內(nei) 推廣。
山南市加查縣拉崗村的村民在核桃樹下聊天拉家常(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格桑邊覺 攝
聽到推廣良種的消息,多瓊非常高興(xing) 。“有些老核桃樹雖然還能開花結果,但殼硬,吃起來很不方便。要是能推廣良種,核桃肯定會(hui) 更加好吃,我們(men) 賣核桃的收入也會(hui) 增加。”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