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傑正在投喂藏獼猴。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林則生態文化旅遊景區自然和人文景觀薈萃,許多野生藏獼猴不時出沒於(yu) 路旁。猴群見人不驚且與(yu) 人同樂(le) ,已成為(wei) 這裏發展生態旅遊的“金字招牌”。
藏獼猴一般生活在3000米至4000米的高海拔地區,主要分布在以林芝為(wei) 主的藏東(dong) 南地區和雲(yun) 南西北部,是我國特有的靈長類動物,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前些年,由於(yu) 人類對森林的亂(luan) 砍濫伐,藏獼猴在很多地方銷聲匿跡。得益於(yu) 林則景區完善的森林保護機製,村民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如今已有5000多隻藏獼猴在這個(ge) 依山傍水、風景秀麗(li) 的地方安家,讓這裏成為(wei) 西藏唯一一處野生藏獼猴觀賞景區。
猴群的壯大,少不了景區飼養(yang) 員兼護林員多布傑的功勞。他在山林中默默守護藏獼猴20餘(yu) 年,被鄉(xiang) 親(qin) 們(men) 敬稱為(wei) “猴王”,當地幹部更讚揚他是“高原精靈”的守護者。
從(cong) 護林員到飼養(yang) 員
2000年,當時五十出頭的多布傑來到工布江達縣仲莎鄉(xiang) ,成為(wei) 護林員。起初,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林裏穿梭,負責巡邏山林、保護莊稼。有一天巡山時,他發現幾隻獼猴溜到莊稼地裏啃食青稞。
“我以為(wei) 隻是來了幾隻調皮的小猴子,便在巡山時帶上一些吃的給它們(men) 。”多布傑後來發現,巡護範圍內(nei) 的猴子越來越多,它們(men) 啃食莊稼、破壞耕地,村民們(men) 對這群“小偷”感到十分惱火,他便急忙將此事反映給林則村村委會(hui) 主任。
縣政府得知此事後,決(jue) 定要將這群藏獼猴納入統一保護範圍,提供固定經費購買(mai) 食物投喂,減少猴群對莊稼的破壞。多布傑向林則村村委會(hui) 提議,經過村民的一致同意,製定了禁止砍伐林木、亂(luan) 扔垃圾、捕捉獵殺猴子的村規民約。後來,在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林則村25戶村民將原來的家園讓給猴群,整體(ti) 搬遷到原村址下方的平地上。由於(yu) 多布傑常常在山裏,當地政府便把保護這些“高原精靈”的重任交給了他。
早先,多布傑的工作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但他並不在意,在這片山林裏一守就是20多年。每當提起藏獼猴,這位古稀老人的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笑容。隨著旅遊開發的推進,仲莎鄉(xiang) 在林則村的山穀地帶設立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多布傑也成為(wei) 景區藏獼猴飼養(yang) 員的不二人選。
在廣東(dong) 省的對口支援下,林芝發展全域旅遊,越來越多的村子走上生態之路,吸引各地遊客慕名前來參觀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可愛的猴群,林則村通過旅遊業(ye) 實現了經濟增長。隨著景區名氣越來越大,村裏有不少家庭借勢銷售土特產(chan) 、辦起農(nong) 家樂(le) ,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wan) 元以上。
從(cong) 猴子到家人
卡車的引擎聲剛飄進山穀,山林的枝葉就開始搖晃,藏獼猴爭(zheng) 著跑下山來。“其他車就算按喇叭,猴子都不會(hui) 理。”多布傑說,這些藏獼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多布傑住在景區外約3公裏的村莊,每天吃過早餐,他就開車前往景區給“猴子猴孫”喂食。這些猴子最喜歡吃蘋果,所以每到蘋果成熟的季節,他都會(hui) 給它們(men) 準備當地產(chan) 的蘋果。
近年來,得益於(yu) 完善的環保機製措施,當地群眾(zhong) 生態保護意識逐步提高,環境一天比一天好,越來越多的藏獼猴來到這片“樂(le) 園”生活。村民還時不時主動上山,送一些核桃、水果、花生供猴子食用。
在多布傑看來,猴群也是一個(ge) 小社會(hui) ,母子情深、朋友互助、爭(zheng) 鬥打架都有。在上千隻猴子中,多布傑隻給一隻臉特別紅的小猴子取了個(ge) 名字——“瑪惹”,漢語意思是“小紅”。因為(wei) 出生後猴媽媽沒有奶水,它餓得嗷嗷直叫,多布傑隻得將它帶回家中照料。那時,他的孫女也特別喜歡這隻小猴子,每天放學回家就會(hui) 給它喂吃的。幾天後,孫女翻遍了每個(ge) 角落都沒有找到“瑪惹”,急得嚎啕大哭。多布傑耐心地說,我們(men) 和“瑪惹”是好朋友,帶它回來是為(wei) 了讓它活下去,但它終歸是要回到猴群中,回到猴媽媽身邊。“瑪惹”長大後,也時常會(hui) 找多布傑蹭衣撒嬌。
在這20多年間,多布傑盡心盡力地保護著這些藏獼猴,也見證了猴群一天天發展壯大。“人類應當把野生動物當成朋友、家人來對待,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