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南克鬆村春耕。(資料圖)記者 阿旺尼瑪 攝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全區春播工作即將從(cong) 東(dong) 至西陸續展開。今年,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堅持“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的工作要求,積極統籌協調、細化措施、搶抓農(nong) 時,強化“農(nong) 資保障、科技服務、農(nong) 機投入、技術服務”的工作舉(ju) 措,奮力確保春耕備耕生產(chan) 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據悉,今年全區計劃落實糧食播種麵積280萬(wan) 畝(mu) 以上,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
積極落實好糧食播種麵積
據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為(wei) 確保糧食播種麵積落到實處,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印發了《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關(guan) 於(yu) 下達2023年農(nong) 牧業(ye) 工作主要目標任務的通知》,督促各市(地)將相關(guan) 目標任務落實到縣、到鄉(xiang) 、到村、到戶。今年全區計劃落實糧食播種麵積280萬(wan) 畝(mu) 以上,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同時,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狠抓青稞良種繁育、推廣工作,今年安排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5.66萬(wan) 畝(mu) ,持續加大“喜瑪拉22號”“藏青2000”“藏青3000”等青稞良種推廣力度,青稞良種覆蓋率力爭(zheng) 達到93%。
針對今年冬播作物的管理,目前各市(地)正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苗情、墒情、病蟲害發生情況,嚴(yan) 格監測病蟲害發生動態,指導農(nong) 民加強冬播作物的田間管理,促進越冬作物的返青、苗情轉化升級。今年冬播作物長勢良好,未發現病蟲害、凍害等自然災害,隨著氣溫逐步回升,越冬作物將陸續進入返青期。
多措並舉(ju) 保春播順利進行
據悉,為(wei) 全力保障農(nong) 機供應,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中央、自治區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資金共計8035萬(wan) 元提前下達各市(地),預計投入春耕春播的農(nong) 機具達到43.2萬(wan) 台(套),調試檢修農(nong) 機具41.5萬(wan) 台(套)、培訓機手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達14.6萬(wan) 人。
今年,自治區化肥補貼資金1.1億(yi) 元已下達至各市(地),計劃采購化肥5.14萬(wan) 噸;已下撥補貼資金3000萬(wan) 元用於(yu) 農(nong) 藥采購;計劃施用農(nong) 家肥550萬(wan) 噸;計劃籌備春播青稞種子3670萬(wan) 公斤,各市(地)已籌備到位2370萬(wan) 公斤。目前各項農(nong) 資正在積極有序籌備調運中,春播前將全部到位。
除此之外,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及時組織區市縣鄉(xiang) 農(nong) 技人員適時深入基層,在冬播農(nong) 作田間管理、春播作物種子精選包衣、農(nong) 資采購、農(nong) 機具維修保養(yang) 、防災減災、渠係清理等方麵加強指導,確保春播工作順利進行。
強化技術指導提升農(nong) 技水平
“西藏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強化督導檢查,全麵複墾撂荒地,落實好糧播麵積,確保青稞麵積隻增不減,充分挖掘糧食增產(chan) 潛力,全麵提升糧食生產(chan) 能力。加強化肥、農(nong) 藥、種衣劑等主要農(nong) 資供需調度,加強餘(yu) 缺調劑調運,確保春耕生產(chan) 農(nong) 資供需。並分組分區域組建科技下鄉(xiang) 和技術包保團隊,以穩糧增產(chan) 增效增收為(wei) 目標,全麵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示範推廣,加快先進適用技術進村入戶到田,不斷提升農(nong) 技推廣技術應用水平和能力建設。”該負責人說。
下一步,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把抓好春耕備耕工作作為(wei) 確保2023年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進一步加大行政推動和技術服務力度,妥善組織各市(地)、區(縣)提早做好種子、肥料、農(nong) 藥等生產(chan) 資料調劑、調運和儲(chu) 備,促進形成備耕早、起點高、工作實、政策穩、基礎牢的良好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