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江孜縣卡爾村集體經濟:從100元到150萬元的致富密碼

發布時間: 2023-03-16 09:18: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短短4年,村集體(ti) 經濟實現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村集體(ti) 賬戶資金從(cong) 100元累計到150萬(wan) 元;

  2018年,全村總收入477.46萬(wan) 元,人均收入10826.85元,到2022年,全村總收入達872.94萬(wan) 元,人均收入達到19484.77元……

  這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江孜縣日朗鄉(xiang) 卡爾村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交出的一份答卷。

  自2019年江孜縣選優(you) 配強卡爾村“兩(liang) 委”班子以來,新一屆村“兩(liang) 委”班子帶領全體(ti) 村民立足自身實際,結合資源稟賦,多種形式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邁出堅實步伐。

  從(cong) 無到有,探尋集體(ti) 經濟發展之路

  卡爾村平均海拔4200米,距離江孜縣城13公裏,全村總共83戶450人,是典型的半農(nong) 半牧村。

  2019年初,江孜縣選優(you) 配強卡爾村“兩(liang) 委”班子,年富力強、頭腦活躍的鄭堆被推選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鄭堆滿懷信心上任,但馬上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村裏集體(ti) 經濟發展滯後,賬上僅(jin) 有100元,這可怎麽(me) 辦?”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鄭堆一下犯了難。

  思前想後,鄭堆盤算,“有‘高原陶鄉(xiang) ’之稱的江孜縣卡麥鄉(xiang) ,該鄉(xiang) 朗嘎村整體(ti) 搬遷至卡爾村,並成立了卡爾藏式手工製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把合作社經營好是不是就有錢了?”

  經過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商議,鄭堆發動全村勞動力以投工投勞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幫助合作社擴大生產(chan) 規模,加大陶藝師培訓力度,提升製陶的工藝品質。

  這一年,卡爾藏式手工製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實現收入60多萬(wan) 元。

  賺到第一桶金後,鄭堆利用村集體(ti) 分紅後的積累資金加上自己貸款的30萬(wan) 元,購買(mai) 了收割機,成立了江孜縣日朗鄉(xiang) 卡爾村農(nong) 機服務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進一步拓寬了致富渠道。

  通過成立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鄭堆嚐到了甜頭,又相繼成立了生態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生態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勞務輸出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自此,卡爾村的產(chan) 業(ye) 格局基本形成,開啟了新的致富之路。

  從(cong) 小到大,破解增收致富財富密碼

  2022年,在江孜縣有關(guan) 部門的統籌安排下,卡爾村農(nong) 機服務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參與(yu) 了全縣的青稞收割。由於(yu) 工作細致,全力做到了顆粒歸倉(cang) ,卡爾村的農(nong) 機合作社贏得遠近群眾(zhong) 的口碑。

  眼下,今年的青稞還未播種,已有5個(ge) 鄉(xiang) 鎮主動聯係到卡爾村農(nong) 機服務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預定收割業(ye) 務。

  成立至今,卡爾村農(nong) 機服務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經擁有大型收割機6台、拖拉機5台、各類收割播種機12台,以及6名技術人員。2022年,該合作社總收入35.7萬(wan) 餘(yu) 元,帶動就業(ye) 6人,為(wei) 全村分紅17.17萬(wan) 元。(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卡爾村的溫室大棚內(nei) ,青椒、西紅柿、大白菜應有盡有,來自白朗縣巴紮鄉(xiang) 彭倉(cang) 村的技術員普瓊達正在傳(chuan) 授蔬菜種植技術。

  據了解,為(wei) 了辦好生態種植合作社,卡爾村專(zhuan) 門請來了普瓊達,並按每天150元發放工資。目前,普瓊達已經為(wei) 卡爾村培養(yang) 了20多名技術員,這些技術員基本掌握近20種常見蔬菜瓜果的種植技術。

  2022年,卡爾村達昂生態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總收入49.22萬(wan) 元,分紅約6.76萬(wan) 元。

  今年2月9日上午,卡爾村舉(ju) 行了隆重的分紅儀(yi) 式,各合作社總計分紅68.75萬(wan) 元。

  村民索朗多布傑分到4000元現金,6袋米、6袋小麥、1套餐具。索朗多布傑開心地說,沒想到隻交了50元加入勞務輸出合作社,就能年年分紅,感謝村“兩(liang) 委”班子,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

  原來,考慮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勞務輸出合作社的融合發展,不光能實現產(chan) 業(ye) 互補,還能解決(jue) 老百姓就近就便就業(ye) ,卡爾村動員全村村民每戶隻需繳納50元股金,就能實現年年分紅。

  提檔升級,繪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藍圖

  這兩(liang) 年,80歲的老黨(dang) 員旺慶桑珠感覺到村子裏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環境改善了,路上有垃圾不光黨(dang) 員幹部會(hui) 主動清掃,村民也會(hui) 自願清掃;村裏的矛盾糾紛少了,鄰裏之間的關(guan) 係越來越好;收青稞不再每家每戶都派人,村裏統一收割不收一分錢,缺勞動力的家庭也不用擔心青稞收割的困難了……

  旺慶桑珠老人坦言,這樣的變化主要還是歸功於(yu) 村“兩(liang) 委”班子,沒有他們(men) 的辛苦付出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期待他們(men) 帶領卡爾村越來越好。

  如今,麵對全麵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新任務,鄭堆又有了新的思路:

  一方麵要做大做強現有的合作社。派技術員去景德鎮學習(xi) 最新技術,推動製陶傳(chuan) 統工藝改造升級;招錄一批有能力的大學生、高中生進入合作社,為(wei) 合作社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村裏的溫室大棚還要繼續擴建,讓更多的江孜人吃上本地菜;積極爭(zheng) 取工程項目建設,讓更多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以更好的服務樹立口碑,購買(mai) 更多的農(nong) 機設備,培養(yang) 更多的技術員,做大農(nong) 機合作社。

  另一方麵要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卡爾村有很深的曆史文化底蘊,關(guan) 於(yu) 卡爾村許多美麗(li) 的傳(chuan) 說廣為(wei) 流傳(chuan) ,整理好這些故事,講好卡爾村的故事;結合村子的發展曆程、好人好事等,建立一個(ge) 村史館,讓村裏人都能從(cong) 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逐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最終把卡爾村打造成江孜周末旅遊休閑的目的地,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吃上“旅遊飯”。

  夕陽下,一陣微風拂過,卡爾村村委會(hui) 院內(nei) 鮮豔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眼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藍圖徐徐展開,相信卡爾村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好!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