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風吹不止,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體(ti) 感冰冷。旭日東(dong) 升,高原朝霞灑落草原,26歲的格桑旺拉跟4名同事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西藏措美哲古風電項目一處風電機組。(三峽集團西藏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確保風電場的安全生產(chan) 和穩定運行,是保障發電效率的關(guan) 鍵因素。這麽(me) 高的海拔,早上風相對小一些,我們(men) 要趁這時候趕緊進行風力發電機組錨栓維護,以保證正常發電運轉。”格桑旺拉電力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後,入職三峽集團西藏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已在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工作3年。
西藏措美哲古風電項目是西藏首個(ge) 並入主電網的風電項目,總裝機22兆瓦,風機建設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間。這一項目自2021年底全麵投產(chan) 發電以來,截至2023年3月,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減排二氧化碳8.32萬(wan) 噸,節約標煤3.05萬(wan) 噸,有效緩解了西藏冬季缺電情況。
格桑旺拉戴著安全帽仰望風機,“祖祖輩輩常年經曆寒風刺骨,沒想到如今能通過風力發電保障人們(men) 每天的生產(chan) 生活需要,把自然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紅利,參與(yu) 並見證項目建設和投產(chan) 運營,我很自豪。”他說。
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當鄉(xiang) 現代生態產(chan) 業(ye) 示範園內(nei) 的“光伏+儲(chu) 能”電站(2021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洪明 攝
“高海拔風電機組的建設與(yu) 運營,海拔越高,麵臨(lin) 氣壓低等挑戰就越嚴(yan) 峻,除了克服這些困難,我們(men) 還對電氣電控、冷卻係統、防雷係統等進行專(zhuan) 門設計,持續開展一係列高原風電的科技創新。”三峽集團西藏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工程師尹舒展說,西藏措美哲古風電項目填補了超高海拔地區風力發電開發建設的行業(ye) 空白,在科技創新、風機設計製造等方麵取得新突破。
西藏緊抓雪域高原水風光資源優(you) 勢,電源和電網建設突飛猛進,有效緩解了冬春季節缺電狀況,越來越多的西藏高海拔偏遠地區農(nong) 牧民近年來用上了穩定電力,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用電需求得到快速釋放。截至2022年年底,西藏已建、在建電力裝機1757萬(wan) 千瓦,全年並網電站發電量同比增長30.4%。
西藏華電那曲色尼區12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電力保供項目全景。新華社記者劉洪明 攝
在海拔約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區甘丹康桑村,占地2200畝(mu) 、25000多塊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這是目前西藏最大的光伏發電電力保供項目——西藏華電那曲色尼區12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電力保供項目,建設規模“12萬(wan) 千瓦光伏+12萬(wan) 千瓦時儲(chu) 能”,設計年平均發電量2.47億(yi) 千瓦時。
這一項目於(yu) 2022年12月底投產(chan) 發電,並入西藏電網,不僅(jin) 填補了那曲電力缺口,更是在2023年1月極低溫時,通過藏中聯網線路供電,緩解了當地農(nong) 牧民用電的燃眉之急。
“白天光伏組件正常發電,晚間儲(chu) 能係統還可穩定提供超過4小時共12萬(wan) 千瓦時的電能。”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項目負責人薑佳保說,截至2023年3月,項目累計發電超4000萬(wan) 千瓦時,成為(wei) 西藏海拔4500米以上“光伏+儲(chu) 能”能源保供的先行先試者。
民生用電得到保障和改善,得益於(yu) 西藏大力實施“光伏+儲(chu) 能”能源保供模式。2022年6月,西藏自治區印發“十四五”期間電力保供方案,明確通過實施存量光伏電站改造升級新增配置儲(chu) 能設備的方式,提高冬季用電早晚高峰最大負荷時段保障能力,並新建一定規模“光伏+儲(chu) 能”能源保供項目滿足需求,開啟了雪域高原“光伏+儲(chu) 能”能源保供新局麵。
與(yu) 此同時,西藏還把清潔電力輸送給其他省市。2022年夏、秋季,西藏電網通過“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輸電通道,外送14.34億(yi) 千瓦時富餘(yu) 清潔電量至10餘(yu) 個(ge) 省市,助力相關(guan) 省市“迎峰度夏”電力保供。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西藏將積極推進百萬(wan) 千瓦級光伏基地和高海拔風電建設,有序推進“新能源+儲(chu) 能”試點示範,光伏太陽能力爭(zheng) 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wan) 千瓦。隨著國家統籌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西藏近年來緊抓機遇,大力發展光伏、水電等新能源,進一步推動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民生紅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