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選手參加響箭比賽。 李林 攝
3月28日,選手參加響箭比賽。 李林 攝
3月28日,選手參加響箭比賽。 李林 攝
3月28日,選手射中靶心後慶祝。 李林 攝
3月28日,選手參加響箭比賽。 李林 攝
3月28日,參加響箭比賽的選手們(men) 。 李林 攝
3月28日,選手參加響箭比賽。 李林 攝
3月28日,參加響箭比賽的選手們(men) 。 李林 攝
3月28日,參加響箭比賽的選手們(men) 。 李林 攝
“工布響箭”藏語稱“畢秀”,是西藏林芝特有的一項民間傳(chuan) 統體(ti) 育競賽項目,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被列入第二批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響箭比賽類似於(yu) 射箭比賽。響箭的頭部由一個(ge) 刻有小孔的木質圓錐體(ti) 組成,箭射出後通過空氣摩擦,箭頭會(hui) 發出響亮的口哨聲,“響箭”因此得名。在賽場另一頭,掛著一張攔截響箭用的布簾,其前方懸掛一個(ge) 三圈皮質標靶,射中後,靶心內(nei) 圈隨箭脫落,即為(wei) 勝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