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幸福生活像蜜一般甜”

發布時間: 2023-03-31 09:19: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3月28日一大早,五星紅旗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前迎風飄揚。

  家住拉薩林周縣的康堆老人今年80歲高齡,原本住在林周縣旁多鄉(xiang) 寧布村,後來因為(wei) 旁多水庫的修建,享受搬遷政策遷居到了林周縣城。老人的新家麵積大、屋內(nei) 設施齊全,小院裏種了不少綠植和鮮花。康堆老人告訴記者:“在國家的關(guan) 懷和惠民政策下,日子越過越紅火,陽光充裕的午後,兒(er) 孫繞膝,賞花品茶,幸福生活像蜜一般甜。”

  64年前的這天,西藏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開啟了西藏曆史上最偉(wei) 大最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當年16歲的康堆出生在一個(ge) 農(nong) 奴家庭,他依稀記得村民在村頭興(xing) 高采烈焚燒地契的場景:“大家一下覺得腰杆硬了,再也不怕官家老爺欺負了。”

  初春的西藏山南普瑪江塘鄉(xiang) 透著新生的氣息。走進普瑪江塘鄉(xiang) 下索村,一條條寬敞平坦的馬路四通八達,一排排整齊舒適的“小康房”錯落有致,下索村75歲的村民歐珠坐在自家門前,正和村裏孩子講過去的故事。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我們(men) 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居無定所。民主改革後,我們(men) 住過‘地窩子’。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住進了草坯房。2008年在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下,我們(men) 有了第三代住房安居房。2019年我們(men) 住進了寬敞舒適的小康房。”歐珠老人激動地說,“哪像你們(men) 這一代這麽(me) 幸運直接就住進了小康房啊。”

  普瑪江塘鄉(xiang) 位於(yu) 山南市浪卡子縣東(dong) 南部,全鄉(xiang) 平均海拔5373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xiang) 。該鄉(xiang) 於(yu) 2017年啟動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2019年全麵建成了設施齊全、寬敞舒適的小康房。

  隨著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力推進,普瑪江塘鄉(xiang) 以發展畜牧業(ye) 增加經營性收入為(wei) 主線,堅持牧業(ye) 內(nei) 部與(yu) 外部增收並舉(ju) 、政策補貼與(yu) 項目拉動增收互動、特色產(chan) 業(ye) 開發與(yu) 勞務輸出增收共促,開辟多元化增收渠道,穩步推動全鄉(xiang) 農(nong) 牧民增收工作。截至2022年年底,普瑪江塘鄉(xiang) 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43元,在全縣鄉(xiang) 鎮中名列榜首。

  位於(yu) 日喀則聶拉木縣樟木鎮的“國旗老阿媽”黨(dang) 性教育基地,前來參觀學習(xi) 的人絡繹不絕。3月28日這天,由樟木邊境派出所教導員郎涵程擔當講解員,為(wei) 轄區群眾(zhong) 代表和參觀遊客講解老阿媽次仁曲珍的生平事跡。

  西藏民主改革前,次仁曲珍做過背夫,承擔著繁重的苛捐雜稅和服不完的徭役,生活毫無希望。民主改革後,次仁曲珍同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一樣翻身做了主人,過上了好日子。

  為(wei) 了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次仁曲珍從(cong) 1959年民主改革後直到2013年去世,50多年時間裏,她每天風雨無阻在自家院子裏升國旗,以此來感謝黨(dang) 和政府。

  為(wei) 了延續“同升一麵旗、共守一方土”的傳(chuan) 統,樟木邊境派出所民警每周一都會(hui) 組織群眾(zhong) 到基地升國旗,將老阿媽樸實的愛傳(chuan) 遞下去,也讓一代又一代人銘記曆史,珍惜如今的好日子。

  “一滴水裏觀滄海,一粒沙中看世界。”西藏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說,新西藏的時代變遷正是新中國改革發展的生動縮影。在解決(jue) 致富難、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取暖難、上學難、看病難、養(yang) 老難、邊境發展難的前行道路上,新舊西藏一組組數據、一項項事業(ye) 的鮮明對比,無不印證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永遠值得信賴和追隨的唯一正確依靠,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唯一正確選擇。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