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造林綠化保護生態環境工作綜述:守護百姓門前的綠水青山

發布時間: 2023-04-06 09:2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樹上結出酸甜的野果,草叢(cong) 冒出碩大的菌菇,風兒(er) 帶出鳥鳴蟲啼聲,寒來暑往,莽莽林海像一個(ge) 無邊樂(le) 園護佑著萬(wan) 物茁壯成長,將西藏的秀麗(li) 山河繪成一幅美畫展現於(yu) 世人麵前。

  近年來,西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做好國土綠化工作,積極推進營造林先造後補、飛播造林、鄉(xiang) 村“四旁”植樹行動等亮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2年,西藏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出台《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全區各級各部門認真開展植樹造林,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完成營造林117.85萬(wan) 畝(mu) ,其中人工造林38.65萬(wan) 畝(mu) 、封山育林4.19萬(wan) 畝(mu) (含防沙治沙)、飛播造林75.01萬(wan) 畝(mu) 。

  新模式讓高原變得更美

  南山公園是俯瞰拉薩的絕佳位置,遊客登高遠望,將美景收入鏡頭。因此,這裏也成為(wei) 遊客旅行打卡必到地。為(wei) 了更好地改善拉薩周邊生態環境,2021年,規模宏大的營造林建設工程——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著手啟動。

  為(wei) 科學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布好局、謀好篇,2022年,西藏正式印發《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該工程以拉薩河為(wei) 主線,以山體(ti) 兩(liang) 側(ce) 第一重山脊可視範圍為(wei) 重點,以原先植被不破壞為(wei) 前提,堅持保護優(you) 先、自然修複為(wei) 主的原則,研究出台《關(guan) 於(yu) 鼓勵和支持參與(yu) 拉薩南北山綠化的政策措施》等一係列文件,全力推行承包造林模式,引導造林企業(ye) 參與(yu) 國土綠化,涉及拉薩市城關(guan) 區、柳梧新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曲水縣、墨竹工卡縣、林周縣和山南市浪卡子縣、貢嘎縣9縣(區)35個(ge) 鄉(xiang) 鎮。

  工程規劃建設期為(wei) 10年,計劃完成營造林206.72萬(wan) 畝(mu) ,配套開展水利、電力、道路等工程建設。2022年,建設範圍涉及拉薩市城關(guan) 區、柳梧新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曲水縣、山南市貢嘎縣6縣(區),已完成營造林10.34萬(wan) 畝(mu) ,力爭(zheng) 實現“一山一景”“一坡一色”“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規劃目標。

  2020年西藏營造林先造後補試行以來,積累了可複製的成功經驗,為(wei) 大麵積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先後在日喀則、山南、昌都3市開展營造林先造後補工程建設,共完成建設任務3.47萬(wan) 畝(mu) 。營造林先造後補項目將造林成效與(yu) 項目資金兌(dui) 現掛鉤,有效提升造林企業(ye) 責任心,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切實加強造林地管護,確保造林質量成效。

  新技術助力增添“一抹綠”

  “這次播區的植被、土壤、水熱、地形條件以及宜播麵積率均達到了飛播造林(種草)的要求。”2021年5月,西藏首次開展無人機飛播造林(種草)試驗飛行作業(ye) ,共25個(ge) 飛播作業(ye) 區,樹種為(wei) 花棒、踏郎、沙棘、側(ce) 柏、沙打旺等16種樹(草)種。

  2020年6月,自治區林草局在拉薩市組織開展首次飛播造林工作,共設計9個(ge) 飛播作業(ye) 區,其中,拉薩市7個(ge) 、山南市2個(ge) ,通過直升機播種沙棘、砂生槐等樹(草)種約119.3噸。

  有了近一年的實踐經驗,2021年,西藏再次開展飛播造林工作時更加得心應手。除了新增一些技術措施和人工幹預措施外,還增加了鄉(xiang) 土樹(草)種的數量與(yu) 播種麵積,取得了良好成效。

  “從(cong) 前光禿禿的山上,如今已種上了密密麻麻的草木。看著生活的地方越來越美,我們(men) 心裏別提多高興(xing) 了。”拉薩市柳梧新區柳梧鄉(xiang) 察古村一組的村民們(men) 相互閑聊著。察古村一組的山溝裏,是2020年飛播造林的試驗區,如今這片土地綠草茂盛、綠樹成蔭。

  為(wei) 加快國土綠化步伐、降低造林綠化成本,2022年6月,自治區林草局繼續組織開展飛播造林工作,先後在拉薩、日喀則、山南3市完成飛播造林75.01萬(wan) 畝(mu) 。相比較,2022年飛播造林優(you) 先選擇土壤質地和水源條件好、宜播麵積比例高的區域,同時加大江孜沙棘、藏沙蒿、栒子、醉魚草等鄉(xiang) 土樹(草)種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種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

  多舉(ju) 措為(wei) 雪域大地披綠

  近日,拉薩市林草局通過西藏自治區全民義(yi) 務植樹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公眾(zhong) 號和拉薩林草公眾(zhong) 號發布招募令,將“學雷鋒”活動月與(yu) 植樹節相結合,招募廣大群眾(zhong) 誌願參與(yu) 撫育活動,不斷豐(feng) 富義(yi) 務植樹活動載體(ti) 和盡責形式。

  在“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形式的號召下,許多群眾(zhong) 在網上報名後準時準點來到活動現場當誌願者,開展義(yi) 務植樹活動。在植樹現場,誌願者與(yu) 各市直單位工作人員手拿工具,有的鬆土挖坑,有的施肥澆水,現場不時響起爽朗的笑聲,一派熱鬧和諧的景象。“此次活動樹立了我的環保意識,讓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今後我將為(wei) 生活的這片熱土增添一抹又一抹綠色。”現場人員紛紛說道。

  除了拉薩市,其他各市地也將綠化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點工作,積極利用廢棄閑置的土地等開展環境綠化。一批批森林公園和森林鄉(xiang) 村應運而生,一條條生態道路和綠色驛站不斷湧現,市民群眾(zhong) 出門就能欣賞綠色美景,鄉(xiang) 村環境更加優(you) 美,鄉(xiang) 村更加生態宜居。

  科學實施國土綠化不僅(jin) 保護了環境,還實實在在惠及群眾(zhong) ,不少百姓端起“生態碗”,吃上“綠色飯”,生態衍生出的綠色產(chan) 業(ye) 產(chan) 出更多效益已成為(wei) 現實。

  為(wei) 全麵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決(jue) 策部署,按照《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四旁”植樹行動方案(2021—2023)》,2022年,西藏繼續組織指導開展鄉(xiang) 村“四旁”植樹行動,完成營造林538萬(wan) 株,力爭(zheng) 2021年至2023年在2261個(ge) 行政村完成營造林1027萬(wan) 株,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消除“無樹村、無樹戶”成果,為(wei)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奠定基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